教育文化讲座4.4
原创: 闫贵忠 志正书院 2018-05-08
环境是人的作品,人是环境的产物。
我们走在修己利人,走在生命支撑生命的这一条路上,我们就不需要在对面的这个学生身上下辛苦,对面的这个儿女身上下辛苦,我不直接干涉他的行为,我不直接左右他安排他。而是在他所生活的这个环境上下辛苦,怎么下辛苦?我散发出去的一些生命信息,都是构成他精神环境的一些因素。
文化根据就是《道德经》里面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经常现在用的一个词,叫利用。我又被利用了,我在利用谁。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看这里面就出来利用了。
当然稀里糊涂念叨念叨感觉挺好,一下他领会不了那么深刻。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这个杯子,杯壁有利,杯心有用。如果杯心也是实的、有利的,那这个杯子就没用了。
昨天谈了个文心雕龙里面的,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就出来了响应,我们现在用响应这个词,但是这句话不用了。我们现在讲利用这个词,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不用了。正好把个最要紧的东西给扔过了,就剩下个利用,叫利用,而且把这个利用给曲解了 。
我经常和一些朋友们谈,我说别怕利用,利用不是个坏事。你有利,人家才用你呢,你没利,人家用你干什么呢?但最初从哪来的?从《道德经》里面来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我们那个车轮子有辐条,有那么多的辐条撑起一个车轮子来。但是他有空间,形成了个有弹性的车轮子。如果做成个实的的话,那他就没有弹性了。我们这车在路上跑的话呢,坑坑洼洼的,他需要有弹性。所以他说的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我们拿这样的方式作出的车轮来,那就我那就是我们古代的减震器嘛。
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盖这个楼房有门有窗户,如果没有门和窗户的话,我们这个楼房还有什么用呢,就没用啦。有门有窗户,有虚有实,就有用了。
这个杯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什么是有?做这个杯子用的塑料材料,玻璃杯子用的是玻璃材料。用这个材料边上围起这么一圈来。这一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有。这个有呢,能用它卖钱。我们商家生产这个杯的时候呢,算他的成本算他的人工什么的时候,算他的利润利益了,就从外面围起这个杯子外面这层塑料,和他的工艺和他的人工用了多少料,多少人工,多长时间,最后一算成本,说一个成本是两块五,最后再加上点利润加上两块五,说一个杯子卖五块。卖的是外面有形的这一部分,只是在商家的眼里,这叫有之以为利。
但是在消费者的眼里,我们买回来用的时候用什么呢。用的是他外面围起来里面的这个空间呢。我们盛水是用里面那个空间来盛,我们喝水不是要嚼着吃这个塑料杯子,是不是,是喝里面的水。而里面的这个水呢,是外面这个有给围起来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外面有的这一部分能能卖钱,里面无的这部分有用,所以外面有利,里面有用。
我们这个房子也是,开发商卖楼房的时候,他得考虑成本核算,我的水泥,我的钢筋,我的人工,最后一核算一个平米算下一千五,那卖的时候呢,我卖到三千二。他卖的是有的这一部分,但是我们消费者买回来用哪一部分呢,买回来不是用水泥钢筋,我们用围起来的这个空间呢。我们消费者是用这个围起来的,真正对我们有用的是中间的这个空的部分,不是这个顶棚这个墙壁。那个有的部分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大用,但是没有他还不行。有了它才出现了我们可使用的这个空间。
所以有人问我,闫老师,你这个不言之教,他不教如何能会呢?不管如何能懂呢?那就和你没关系了。我说怎么能和我没关系?我就是那堵墙嘛,我就是那个地面儿,我就是那个顶棚,我就是给人家围起来的这个空间嘛!
父母亲是什么,父母亲就是儿女成长的一片天地。天的功能就是每天大把大把把阳光洒下来,地的功能就是我们聚集起水分来,聚集起营养来。让这个小孩儿成长在这片天地里面,既能晒上太阳,又能吸收上水分、营养,他不就好好成长了吗,用你干涉他?
我们外面长着一圈一圈的树,你多会看见那太阳洒阳光的时候和那个树安顿一句,你得吸收的阳光呢,你得进行光合作用呢啊,要不然你成长不起来啊。他没有安顿那颗述吧?
所以孔子站在和黄河边上感慨地说了一句,四个字,天何言哉。说老天爷从来都没说话,但是我们这个大地上的万事万物,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感受着我们这个天传递到地球上的阳光信息。他从来都没有说话,没有要求过你什么。我们这片土地这片大地,也从来没有安顿那棵树,你得从这儿吸收水分啊,你不是吸收这点水分,不吸收这点营养,你咋能如何如何了。
这片大地,他就在尽自己的性,尽他自己的本分。他的本分就是 ,人类用完的污水杂物,我消化,我变成纯净水,我变成有营养的养分。至于变成养分以后,哪棵树吸收了,哪苗草吸收了,那我就不管了。
所以天也不干涉你的成长,地也不干涉,破坏你的成长。天只尽着天的性,地只尽着地的性。都在尽着自己的本分,我们这个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才欣欣向荣。
我们家庭就是一片天地,父亲有天的价值,母亲有地的德行,是应该有,现实中他不一定有。因为我们现实中的天,每天面对儿女,就像一个领导一样,训来训去,唤来叫去的。现实中的地,也是每天不得安宁,所以对这个小孩来说,他的命不好在哪儿啦?一个每天嘚嘚上没完的一个父亲母亲的话呢,对他来说那叫天崩地裂。他就不可能过一天安宁的日子,他咋能成长了呢!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离道越来越远啦,离生命之道越来越远了。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道德经》里面的句子。所以我们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孔子、老子、庄子、列子,学这些内容要结合我们的现实,你要脱离了我们的现实来学,那就变成神神叨叨的迷信了。
我搞教育,有两个怕,第一怕不信,第二泡迷信。但是现在我们还真是就是这样,要不不信,要不迷信,就学不会坚信。学不会站在现实中,去做这些学问方面的事情。一去了学问方面,那些学理方面,忘了现实了。要不干脆我这辈子都不和你玩,那片天空打交道。
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们学《道德经》,看到《道德经》那本书,那叫有。那个有,围起来的空间,你看见没看见。那个《道德经》是一本书,那本书上有八十一章,有五千多字。那么由这一本书,八十一张五千多字这个有,围没起来那个空间,那个无,在哪儿?没有意识到。
我们学《大学》学《中庸》也是一样。因为什么?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你光看见这个有,你为那个有兴奋,没有找到那个无,所以你没用。
如果学《庄子》的话,那更有意思。你要有时间看看庄子,看看白话文就行。因为庄子里面都是点小故事。一看这些小故事,对这个有和无,这个有用和没用,这个大和小,论证得非常好。
而且做学问的话呢,如果通了道家,你发现佛家非常简单。因为道家,那真是有点儿高有点儿玄。儒家,虽然最简单,表面看起来最简单,语言文字,他那些道理看起来最简单,但是儒家是难在哪儿呢?儒家是在红尘中,让你做出来。道家能让你想通了,能让你看得开,看得很开。
所以在传统文化这块呢,我是对我个人来说,学的时候,反正难度差不多,要学就学那个最高级的。哪一个是最高级的?儒家佛家道家中医,这四个。因为你要考虑三教九流的话呢,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那太多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家杂家纵横家,非常非常多,这是上九流。
我就学儒家佛家道家中医,最要紧的。你像中医我就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有这几本就足够了。你每看一点,你就受到一点的启发,道家也是。
你学中医,越学越畅通,能想的通。学佛家,越学越放得下。学道家,越学越想得开、看得开。因为道家潇洒。儒家,你越学越能拿得起。我们现代人比较麻烦的,不就是看不开,想不通,放不下,拿不起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