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字理(130)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囫囵”“馄饨”

      四川大竹张军老师问: @黄亢美(广西师范学院)黄老师:“囫囵”当何解?谢谢!

      黄老师:应是拟声词,快速吞咽时的响声。与”咕咚”,”叮当”等拟声词一样。

      拟声词往往是连绵词,二字一体不可拆分。在”囫囵吞枣”中可作拟声,但也作整体整个意,古籍中也把整个称之为”囫囵”的,即整个吞咽。

      面食”馄饨”亦是既取其形,也取其声。吃馄饨时无须像米饭肉食那样细嚼,稍加咀嚼就”馄饨”一声吞下去了。

      河南漯河王西耀:混--囫囵,孔--窟窿。猜想,不一定对。

      黄老师:猜想有道理,古音与今音,普通话与方言,口语与文字,相当多看似不同,实际一样。如《高祖还乡》中的”曲连”在我们客家话中现在依然是这样说的,汉字书写就是”圈”,即”曲连”是”圈”的合音词。”窟窿”有时在方言中就是”窿”。

      河南漯河王西耀:我们也说“曲连”。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黄教授:辨识上面门联的篆书是什么字?

      广西南宁朱晓蓉:居敬持志 知行合一

      广西宜州扶正祥: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他指出,“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1]所谓“居敬”,敬,恭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

      明代王守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命题。反对“知在行先”的说法,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又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致吾心之良知;行,即致良知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贵州贵阳鸿雁:“一”:一笔成字,连续不断,没有旁枝。

      河南漯河王西耀:话说回来,独特的中国书法艺术给汉字的传播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贵州贵阳鸿雁:换个角度看:一时灵感,画符挨边,留给世人无限想象空间。

      广西宜州扶正祥:@河南漯河王西耀  篆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作为一门艺术去传承她!

      河南漯河王西耀:个人认为是种矛盾。汉字和书法的结合在给人们带来美的同时又造成了汉字结构的复杂多变,给人们的学习掌握造成很大的负担,当然这主要是历史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产生废除汉字,引进字母文字这种思潮的原因吧。要想让中华文明真正在世界范围传播,汉字非改造不可。一种连母语者都解释不明白的文字,没有不改造的理由。

      广西宜州扶正祥:@河南漯河王西耀  我常常会被汉字的音韵美、形体美、意蕴美所陶醉!听黄老师的课更是沉醉其中!我为中国汉字的渊远流长而自豪,为没能深入领会她的神韵而愧疚!却从没想到要改造她,更不说摒弃她!

      河南漯河王西耀:既不表音又不表义沦为符号的汉字数量太多了,很多汉字溯源都是众说纷纭,失去了文字的基本作用。

      广西宜州扶正祥:@河南漯河王西耀  漯河许慎之故乡,说文解字之圣地。我曾有幸登临圣地,颇感无尚光荣与自豪,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您身居圣地应有更深理解!

      河南漯河王西耀:改造不等于废除呀,而且汉字几千年来不是一直在变化发展吗?

      (三)“无尚”与“无上”

      黄亢美教授:@广西宜州扶正祥在评论中写道“漯河许慎之故乡,说文解字之圣地。我曾有幸登临圣地,就颇感无尚光荣与自豪。”

    讨论一一

    是”无尚光荣”还是”无上光荣”?为什么?

      广西宜州扶正祥:@黄亢美(广西师范学院)完全是我一时疏忽错误!“无上”和“无尚”是一对异形词。意思是“最高、没有超出 他(它)的”。《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推荐“无上”为规范词形。所以,应该采用“无上”这一词形,应写成“无上光荣”![抱拳][抱拳][抱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时候我希望会下雨 这样就可以在自己心里的房子安静的呆一下
    甜甜果子阅读 910评论 0 0
  • 这两天在APP上听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课。谈到唐诗对宋词的影响。的确唐诗是古典文学的一大高峰,影响深远。读过一本《在唐...
    花间星事阅读 8,972评论 14 63
  • 题记:我们充其量生养孩子最基本目标不过是、也一直是个人未来生活的保障。于是国人不遗余力地生养孩子,以求承继传统,多...
    辛琳阅读 1,560评论 0 1
  • 001选专业,实用至上 我要报考中文,不行!读金融!学中文以后喝西北风!读热门的好就业。 上什么院校、学什么专业,...
    猫妈聊教育阅读 838评论 0 2
  • 1. 我看了某期的《奇葩说》,辩论:分手该不该当面说?双方辩手表现优秀,正方辩手感性化把分手的遗憾含泪诉说,反方辩...
    公子妙阅读 2,84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