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不是说我行我素,特立独行,不管别人的感受;而是一种直面问题,直面生活的勇气。
本书以青年和哲人辩论的形式,通过一步步解答青年的疑问,逐步向我们展示何为被讨厌的勇气。何为获得幸福生活的方式。全书体现的就是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
第一部分,我们感到不幸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论认为不幸是由过去决定的,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目的论认为现在的不幸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不是过去的产物,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选择了现在的不幸。目的论也就是阿德勒主张的心理学思想。
我们很多时候认为,是过去的一些经历或是创伤导致现在的我,形成现在这样的个性,应对事情的表现。但阿德勒的观点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比如书中说到一个女学生的案例,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她找到哲人想治好自己的脸红恐惧症。原因是她有一个喜欢的男孩,一直没有表明心意。所以她说一旦能治好就去告白。她为什么患有脸红恐惧症而总不好呢?我们可能想她是从小的经历或是父母的压迫让她变得不善于表达,见到陌生人就脸红。这也是原因论的说法。但阿德勒的目的论说因为她自己需要脸红这一症状,因为她害怕被拒绝,而自我否定。那只要有脸红恐惧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
比如,我们书中青年说我如果变成像Y那样的人就能够获得幸福。但像这样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如果可以变成像Y 那样的人,正是为自己不做改变而找的借口。
很多时候我们是下定决心不改变,因为觉得即使对现在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而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往往选择了后者,所以便会为了不改变这个目标而找相应的借口。
所以不幸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就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并不否定它可能会给我们造成影响,但那都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选择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
第二部分,要认识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我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宇宙中。所以种种的烦恼,便在人际交往中得以体现。
比如自卑感,便是与他人的比较中产生。书中哲人说他身高155厘米,之前也苦恼于自己的身高,他想如果自己拥有正常的身高,哪怕再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他告诉朋友后,朋友说,长那么高干啥,你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的确高大强壮的男性给人震慑感,而另一方面矮小的自己却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所以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数字而已,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所以,这种自卑感来自于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
通过虚假的优越感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中。这就要说自卑情结,便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像这样因为A所以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便是自卑情结。自卑感的存在,是觉得自己有欠缺,那问题就在于如何弥补欠缺,那健全的状态是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但缺乏勇气的人便会陷入自卑情结,比如说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来暗示自己的能力,真正的我是非常优秀的。于是自卑情结就容易发展成优越情结,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中。比如宣扬自己的权利,只谈自己曾经的辉煌,骄傲与自我功绩。陷入别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的一种优越情结。还有一种便是夸耀自己不幸,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的特别,来压住别人。这都属于优越情结,而非真正的优越感。会以别人的价值判断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还有来自于和他人的竞争,竞争便有胜者和败者,便会产生比较,A君上了品牌大学,B君进了那家大企业,C君找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的之类的想法,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便容易产生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甚至产生敌对,觉得人人随时会嘲讽、攻击自己。在意自己长相的其实只有自己。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可能我们接受到的是要超过某人,要排名靠前……但自己有没有不断的变得更好,还是只在为了满足别人的欲求或是竞争的人际关系中而如此选择。那只有在不断超越自我的时候,才能找到内生动力不断向前,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人生都要面对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在不得不面对的三类课题中,就是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比如工作中,因为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开始讨厌再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没能力,不适合之类的标签,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像交友和爱的课题更是直接的人际关系。
企图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而找的种种借口书中称作人生谎言。比如前面提到的脸红恐惧症的女生,用脸红这一症状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人撒谎。认为自己是因为脸红而不能去表白,也让别人觉得是如此。但其实真正的是因为害怕人际关系中被拒绝,害怕表白失败,而用脸红恐惧症来进行欺骗,达到自己不去表白的目的。不去做当然就不会有失败而言。
在面对人生三大课题的过程中,便会产生因人际关系而带来的种种烦恼。因此获得直面生活的勇气,便需要戳破谎言,不害怕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三部分,获得直面生活的勇气。
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课题分离。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方法就是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比如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后果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最终承担者也是孩子,不是父母,因此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可能父母会说为了你好之类的话,但行为有时候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或是支配欲。所以学习是孩子的问题,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自己的课题。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放任,而是在了解孩子在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给予帮助指引,随时做好准备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立刻给与帮助。
父母和孩子之间要进行课题分离。父母往往觉得孩子的人生就是我的,把孩子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但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完全按照父母所想。也就是别人不会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与其他人之间也要进行课题分离。关于自己的人生,能做的就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根本无法左右。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了非常简单的答案。那是因为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自己的课题。
在进行课题分离时,有哪些不好处理的情况呢?比如回报思想和认可欲求。
回报思想,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有回报思想的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与我相应的回报这样的想法。这是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比如我对某个人好,我希望某个人也同样对我好,那如果对方没有回馈或是回馈没有达到预期,便会产生落差。那其实我对某个人好,我就是发自内心想对她好,至于她是什么样的怎么回馈那是她的课题。我选择是否对他好这是我的课题。
认可欲求,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在意别人的视线,看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能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因为不想被任何人讨厌。试想不被任何人讨厌怎么做呢?就要迎合所有人,做不到的也要承诺,负不起责任的也要包揽,最终谎言被拆穿,失去信用使自己更加痛苦。便会用更大的人生谎言来欺骗自己,也在欺骗周围的人。(还记得刚才说过的人生谎言吗?)
关于认可欲求,我们要明白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你的人,也会有讨厌我的人。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获得自由的生活方式就是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但这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课题分离,即使有人不喜欢我,那也并不是我的课题。
引用书中这句话: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便是对人生而言的自由。(次第花开中,关于真正的自由)所以获得幸福的勇气包括被讨厌的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第四部分,认真活在当下,获得幸福生活的勇气。
首先,说说什么是共同体感觉。比如我们会认为不顾别人感受,只考虑自己,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着自己转,独断专行类似这样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像寻求别人认可的人也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因为他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关注的是他人如何评价我,如何关注我,多大程度满足自己的欲求?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但每个人都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会拥有归属感,归属感也是人的基本欲求。例如学业、工作、交友,还有恋爱结婚等都与归属感紧密相关。
我们也从属于不同的共同体,小范围的家庭,学校,公司,大范围到城市,国家,世界……那我们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共同体中,也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考虑的是我能给共同体带来什么,而不是他们能给我什么。因为一味的关注自我,那期待落空的时候便会大失所望或是感受到极大的屈辱。而考虑到我能贡献什么价值,我能带来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获得正向生活的勇气,需要学会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什么是自我接纳?比如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接受现实的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努力去改进。
只有能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够了解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才能努力做的更好。如果自我肯定,明明做的不好,也觉得是运气不好之类的想法,那就会陷入人生谎言,通过虚无的优越情结让自己不去改变。而自我否定就相当于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让自己不去改变的目的。
他者信赖,无条件的相信便是信赖。就是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抱着信赖的态度。假如建立在怀疑之上,那对方也能够感觉到怀疑的目光,这样必然不能建立积极的关系。那只有信赖,才可以构筑深厚的关系。虽然信赖可能遭到背叛,但在课题上那属于对方的课题,但我们总不能因为担心背叛而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那怎么能建立起积极的关系。
他者信赖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但不是说基于道德价值观去无条件信赖。比如我们觉得那个人不值得建立良好关系,那我们大可以剪短关系,不去建立,这是我们自己的课题。所以并非要对所有人都无条件信赖。如果不慎遭到背叛,那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不去逃避,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我们通过自我接纳,让自己不断进步,不逃避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是真诚的接受并寻求改变,不找借口成为原因论的信徒,那便不惧怕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便能做到他者信赖。建立良好关系,这样的关系是一种伙伴关系。而非竞争或敌对关系。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他者贡献的意思不是自我牺牲,不是舍弃“我”为他人效劳,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因为我们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对共同体有益,也就会说“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比如工作,到社会上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不仅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取自己存在的价值。像拥有巨额财富的人,大多数依然在忙碌着工作,这是一种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那在判断自己是否有价值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会陷入误区,比如说别人觉得自己是否有价值?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比如做了一件事对某人有帮助他觉得有贡献,但另一个人觉得没有贡献。也就是说,进行他者贡献时候的我们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是他者贡献。
还有一个误区,获得贡献感不是寻求他人认可。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
概括来说,接受真实的自我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所以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进而获得直面生活的勇气,不惧被讨厌的勇气。但获得辛福生活有这些就可以了吗?那还有一点便是活在当下。
人生是由一连串的刹那构成,我们每一个此时此刻的行动构成一个连续的人生。哲人说,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第一部分的目的论);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有目标有理想,但不是焦灼于未来,忽略了此时此刻。
就像在舞蹈中,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会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当然,作为跳的结果最终会到达某个地方。因为一直在跳动就不会停在原地。但是并不存在目的地。那我们定义的目标便是潜在的人生,期望的结果,但我们都不能预测到达的某个地方和期望的结果是什么距离。像此刻跳舞一样的人生就是现实的人生。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蓦然回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了这里”。在跳着小提琴之舞的人中可能有人成了专业小提琴手,在跳着司法考试之舞的人中也许有人成为律师,或许还有人跳着写作之舞成了作家。当然,也有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人生都不是终结“在路上”,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好。
愿我们都能拥有幸福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