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所谓精彩恶心到我了
朋友圈是个大染缸,苍白的灵魂进去,炫彩的躯壳出来。朋友圈有个怪现象:无论你是什么阶层的人,任何时候点开,总是可以看到一具具化着艳妆,颇具格调的友人,呼喊着从屏幕里跳出来:快看我!和我那精彩的生活!
不信?翻翻你的朋友圈,看看有多少这样的事:一张妹子的美颜自拍,下面配上一句鸡汤式的读白?先是姐妹的聚餐照,再来一个健身房的悔过贴?是不是经常可以看见几篇禅语珠玑的旅行文?
朋友圈变成了“精神圈”。面对这些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单单解读为妹子(当然对任何性别都适用)在表达自己的小心思那可就错了,其实潜意识里妹子们是在展示一种更高级的状态,一种更高雅、更内涵的精神生活。
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曾提出一个社会比较理论,大意是人类自我评价的方式,是利用他人为尺度而作比较。后有学者发展成了比较型社会说,即“比较”是社会认知的最普遍方式,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便是比较。不仅认识他人、团体和社会是通过比较进行的,而且我们在做决定时,也是通过自觉不自觉得与他人做比较来评价结果,简单说就是“比较”决定行为。
此理论在如今的朋友圈时代被发挥到了极致。移动社交让人们得以非常便利的分享,既满足了个体被关注的需要,又满足了社会利用个体信息,相互比较的需要。但由于信息分享方式的便利性,导致了信息的廉价,换句话说,人们是用一种最原始的方式把个体需要表达出来,最好的例子就是强调物质性——炫富。当看客们利用这些信息与自身做比较时,对这种赤裸裸的物质欲产生了极大的排斥,这便造成了一波强烈反弹。于是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现在再来看看妹子们的朋友圈就一目了然了:自拍下面放一段鸡汤读白,潜台词是对花瓶的鄙视,光长的美没用,内心还要纯净、有勇气;大餐过后晒个健身悔过照,意思是说吃的再丰盛只是口舌之欲,姐早就崇尚健康了;分享几篇诗意盎然的旅行推介文,潜意识里是在攻击那些晒机票、晒酒店的,因为本宫的灵魂已然在路上......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说,精神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
平和是保持信息私有性的能力
以上现象即是过度比较的典型。她们犯了一个把精神当做攀比工具的错误,这与“精神追求”背道而驰。我认为精神之所以比物质更高级,是由于精神上的富足可以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指内心的平和。显然,平和是无需用来比较的。
我认识一个妹子,天天喊着要辞职,理由是我们这个二线城市观念太落后,总是以物质多少衡量别人,所以她要到更有追求的地方去。对人文环境的不认同本无可厚非,就在今年元旦夜的时候,妹子四处喊人去酒吧跨年,理由是要在有意义的时刻谈人生聊理想。结果到了零点倒计时,老外们都欢呼起舞的时候,妹子则掏出手机一圈一圈地扫,于是乎朋友圈就这么被刷爆了。
后来妹子自己也承认,说这个时候朋友们都去世界各地游玩了,自己也不能太落后,要尽量让生活看起来精彩些。当时我很想告诉她,其实妹子你先别考虑辞职了,不如先把自己“比较”的欲望压一压。如果讨厌别人衡量你,不如先具备不怕被衡量的底气。正所谓“外修于行,内修于心”,若把本应是内在的东西外化出来用作比较,那么真实的内在多半非常躁动。精神追求的本真是平和,放在如今信息社会里,便是一种保持信息私有性的能力。
再回到妹子们的朋友圈瞧瞧。上面分析过,既然大家分享信息的动机是比较,那必然离着精神富足的初衷相差十万八千里,现在让我们来还原一下: 鸡汤读白,表面上宣扬纯净与用气,实则嗷嗷待哺,脆弱可怜;健身悔过贴,看似一举三得,晒了美食、身材和运动,实际上远比粗茶淡饭的广场舞大妈困惑的多,因为后者的满足感完全不需要其他形式补偿;禅语珠玑的旅行文,咋读起来有点寄托灵魂的味道,事实上是一种精神的空虚,是逃避现实的另类诉说。
“把日子过成诗”只不过是欲望的变体
如果以上例举的“比较信息”释放得还算是含蓄,那么圈圈里的各种文艺照,以及说教式的“精神追求文”则就如一坨大便被丢在了天平上。
很多人都对我抱怨过,说尽管朋友圈充斥着黑瓷盘的美食,精致清欢的小店,绚烂的美景,但看起来总觉得是灰蒙蒙的一片。我回答说只因现在的人都明白富裕不等同于富足,却又误把精彩等同于华丽。这本质上还是过度比较的衍生品,发一张被精心粉饰过的图片,正是信息的释放,是希望在被人比较的时候列为参考的数据,而已。
故一张瑜伽图并不能代表自己的平静,因为平静是抑止而非表达;一张海景图不代表自己会欣赏美,因为把自己置身于美的中间,恰恰是不懂得发现美的表现;看一场公映电影兴奋的感慨一番,这直接出卖了自己的品味,不信上影评论坛上和cult粉聊聊看。诚然人类是群居动物,表达自己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种行为不是发自内心本真,却又硬将之包裹在“精神”的皮囊之下,就有些不妥了。
不过相比起另一种形式,那些小文青的图片就有点小儿科了。更高级的是一些宣扬精神追求的文章,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法国人只有十件衣服》及其无数衍生文。这些契合了反物质欲思潮的文章,很容易得霸占道德制高点。
简单分析便知,这类文章的核心就是”比较”:拿中国人与西方人比较,或拿一种社会与另一种社会比较。在这里并不是反对比较这种形式,不过这类文章总以更高的姿态出现,把生活的丰富性等同于精神的精彩性,强调过程,同时也强调结果。且不论我们能否和发达国家一样依靠平平收入去过逍遥生活,就算可以,那这种生活所指不就是吃喝玩乐吗?不就是欢愉的欲望替代了物质欲望吗?不就是一种欲望对另一种欲望吗?
还有这么一句话,“把日子过成诗,和贫富无关,只和修养有关。“一种小资、文艺之感扑面而来,致使“修养”也被熏黑成了精致与丰富。古往今来诗都是抒发悲悯与惆怅的工具,其释放的信息是“不完美”,与“丰富多彩”正好相反。我想写这句话的人,是想表达一种平和与淡然的精神追求,可还是那句话,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追求往往是纯思维上的东西,是足不出户的思考,是粗茶淡饭的清闲,这才是清修,才是修养,即不强调过程,更不一定有结果。
综上所述,人们对精神追求的误读与滥用,统统都体现在照搬物质世界的“拥有观”,来填充所谓精神世界。若如此无法抑止精神比较的冲动,无法保持信息的私有性,便会错把一切都精神化,以获得等同于拥有物质欲的虚荣感。于是乎便有了现在司空见惯的调调:读书变成了修行,旅游变成了灵魂净化,健身则是身心救赎,就连一杯咖啡也有了浓浓的鸡汤味。
说来说去,在朋友圈晒来晒去的东西,只不过是释放一种用于比较的信息,即不论我消费了时间也好,消费了金钱也罢,总之我消费了——而且是消费在了更高级的精神世界里,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你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