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曾在斯里兰卡立下石碑,但是这块石碑一直湮没无闻,直到1911年才在斯里兰卡南部港口城市加勒发现。
石碑高约1.7米,表面呈褐黄色,碑首雕刻着二龙戏珠,两侧有简朴文饰。
石碑上刻着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大部分已模糊难辨。
汉文部分主要是礼赞释迦牟尼佛对船队远航的庇护,开头部分的字体较大:“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深赖慈佑,人舟安利,来往无虞……”
泰米尔文是颂扬印度教大神湿婆,波斯文则是赞美真主安拉和伊斯兰教先贤圣人。
郑和对三种宗教都给予了同等奉祀,总计布施“金一千钱,银五千钱,各色肘丝五十匹,织金肘丝宝幡四对,古铜香炉五对……香油二千五百斤……”
郑和碑承载着极重的历史价值,使一段飘忽的辉煌历史有了清晰轮廓。
附图摄自《大美亚细亚》展览,此碑为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