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介绍下先:
文章标题是《如何达到职场巅峰——管理自己》,
听的多的是《管理自己》这个名字。
这篇文章是《哈佛商业评论》创刊以来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节选自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首次发表于1999年,原题《Managing Oneself》,翻译来自中文版《商业评论》
我蛮喜欢读管理类的文章,
虽然很长,但内容框架清晰,有料有深度,
百看不厌,酣畅淋漓,非常舒服。
原文总计12850字
总共分7个小标题。
从管理自己这个主标题来看的话,
开门扣题,
其实开场是三连问:
1、我的长处是什么?
2、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3、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要了解自己,不妨先回答这三个问题。
不知道如何回答?那就看看这篇文章吧~
开场提问,开场三连问,
是不是很好的一个开场白或场景切入方式?
跟大师学到了吗?
01
如何了解自己的长处?
文中主要介绍了一种方法,回馈分析法。
原文是这样说的: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feedback analysis)。
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
通过分析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接下来怎么办?
1)专注自己的长处,找到合适的地方发挥;
2)加强自己的长处,改善技能并学习新技能;
3)克服和避免不良的心态(特别是恃才傲物,认为别人都是蠢)和行为习惯(比如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特别增加了一点补充说明,要有礼貌。
礼貌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润滑剂。
如果自己不会还无礼,更显拙劣。
毕竟,每个人都有许多一窍不通、毫无天分的领域,
在这些领域我们甚至连平庸的水平都达不到。
不要去试图去完成这些领域的工作和任务。
应该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胜任的领域上,
因为从无能到平庸要比从一流到卓越需要人们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一句中国话总结——扬长避短。
02
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式,要从四个特征分析
1)你是读者型还是听者型?
习惯接受信息还是善于倾听?
不要试图改变,这个在进入职场前就形成了。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
2)你是如何学习的?
比如通过写、讲话、读,
学习的方式很多,也最容易判断和了解,
最关键的是,
要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做到知行合一。
3)你是如何于别人共事的?
喜欢单枪匹马还是与人合作?
有人适合做领导,有人适合做部属,
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4)你是如何取得成果的?
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还是作为部属?
在压力下表现出色?
还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
是在一个大公司还是在一个小公司中工作表现最佳?
一个结论:
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你不大可能成功。
但是,你应该努力改进你的工作方式。
另外,不要从事你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工作。
03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价值观,是工作最终的试金石。
镜子测试
——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组织和人一样,也有价值观。
为了在组织中取得成效,个人的价值观必须与这个组织的价值观相容。
两者的价值观不一定要相同,但是必须相近到足以共存。
不然,在组织中不仅会感到沮丧,而且做不出成绩。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相反,两者能产生互补。
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
小结论:
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
(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的,
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
准备把握机遇时水到渠成的。
04
我该属于何处?做什么工作?
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比如有天赋的,
但大多数不知道。
知道自己属于何处,
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
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人应该决定自己属于或不属于何处,
已经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
知道自己不适合做领导,就不要做。
从别人告诉我应该什么,到我想做什么,
从“组织人”到“自由工作者”。
05
我该做出什么贡献?
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需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因为他们该做出什么贡献是由别人告知的。
他们的任务或是由工作本身决定的(例如农民或工匠的任务),
或是由主人决定的(例如佣人的任务)。
以前的人大多都处于从属地位,别人吩咐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现在的时代变了。
当然,
改变,从制定小目标开始!
问自己:我在哪些方面能取得将在今后一年半内见效的结果?
如何取得这样的结果?
确定了要实现的结果之后,接着就可以制订行动方针:
做什么,
从何处着手,
如何开始,
目标是什么,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06
要对自己的人际关系负责
没有人可以完全的独立。
有两个要点
1)要接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2)要学会——与人沟通、了解和交流
07
管理自己的后半生
看看,
原来中年危机不是这两年就有的。
德鲁克老爷爷20年前就说了。
每个人都会遇到中年危机,
解决方案是发展第二职业——为自己创造多一点的选择。
什么是第二职业?
1)转型,完全投身一个新工作;
2)发展一个平行职业(在本行业内);
3)发展第二兴趣,社会创业;
(在进入后半生之前就准备)
最后总结一下
自我管理需要做的,是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
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自己的CEO。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会从一切听从别人吩咐的体力劳动者(或知识民工)到不得不自我管理的知识工作者,你的人生会不一样。
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倾向最强的社会,
都认为两件事情理所当然(即使只是下意识的):
第一,组织比员工更长寿;
第二,大多数人从不挪地方。
如果更多的人学会独立思考,
做好自己的选择,整个社会会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知识工作者的寿命超过了组织寿命,
而且可以来去自如。
非常经典的文章,
文章还提了不少的案例,
有兴趣,推荐你一定要看一下原文哦。
我自己学习的方式是——在白纸上记录要点,涂涂画画。
然后输出。
More
推荐延伸阅读
看完这篇笔记,感觉还不够?
那就不妨看看原汁原味的文章~~~
点链接查看《哈佛商业评论》上这篇文章。
再次致敬德鲁克先生。
另外,还有一篇相关的文字,
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杂志编辑万艳写的,
也非常值得一看,推荐~~
《跟着管理大师德鲁克,你才能真正成为更好的自己 》——5个德鲁克的职场成功秘诀
点击阅读原文,
看看我写的一篇关于如何靠技能成长的文章。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