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又到我们语言组教研时间了。2:30开始,先由刘慧给大家分享讲座《幼儿园环创》:
1、 环境到底是谁的?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提供的材料),孩子真的喜欢吗?
2、我创设的环境孩子真的需要吗?
3、能激发幼儿的新经验吗?
环境是为幼儿的游戏和生活服务的,应该用儿童理解的符号去表示,能用图片或照片的不用文字,能用孩子自己表征的不用照片或图片。
材料支配的主体是孩子而不是教师,从收集到整理到使用都应该交给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用课程的方式支持幼儿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环境创设的主题是孩子,儿童应该参与环创的全过程(把四步还给孩子)1内容讨论 2符号表征 3图片张贴 4 过程的使用与调整。
班级课程环境调整.-----创设五点建议
1、保证“安全”、“卫生”、“有序”是教师工作的核心。
2、设计好班级基础环境框架,内容静等孩子(内容根据后继游戏和孩子的需要)
3、开具“资源”清单,动员更多的家庭和幼儿参与其中(在资源收集过程中,让幼儿思考三个问题:1我带来的资源有什么特点 2我带来的资源可以放在哪个区域 3我带来的资源大概可以怎么玩儿) 一资源收集的过程就是儿童学习的过程。
4、对班级环境有一个初步设计的“隐形思考"和“行动维形”。
5、共同备好一节课“如何带着孩子们一起创设班级环境”(现场模拟)
这次分享对我们平时的环创工作做了很好的指导,让我重新认识了环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