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了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李焰老师的研修课《叙事疗法-遇到更好的自己》
李老师从一个案例,开始了叙事疗法的脉络讲解,案例如下:
入学五年了,抑郁了5年;
上大学就被打击。钟爱话剧,考话剧队,终面被拒,杯具;
谈恋爱了,发现被女朋友看成是钱袋,分了;
每次考试,尽管很努力,总是得低分--老师永远都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彻底放弃了;
清华的生活一败涂地,现在抑郁得连吃饭都觉得费劲儿;
就这样5年光阴流逝,要毕业了!
遇到这样的来访者,如果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会去询问,来访者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是不是童年遇到了不为人知的创伤。当我们试着去寻找原因、探明究竟的时候,虽然多了些理解,可是问题还在那里,来访者还是处在困惑中。从以上的案例,我们是否可以发现来访者身上的亮点呢?有哪些亮点呢?“钟爱话剧”--有自己的爱好,“谈恋爱了”--说明他还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尽管很努力,总是得低分”--虽然每次都得低分,不过对方依然很努力,“就这样5年光阴流逝,要毕业了”--虽然抑郁了五年,可是依然毕业了。经验本无所谓好和坏,经验最本质的是积极正向的,如何让对方知道自己做什么可以让事情更好,看到自己的力量、资源和优势,这才是叙事治疗最核心的,用现在在组织机构中比较流行的词来表达,就是“赋能”。
来访者的问题从哪里来的呢?
后现代治疗有个前提假设,人从哇哇落地到不断的成长,会遇到各种的事情,在学走路的时候不断的跌倒、起来,继续,再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后面就是大学,在这期间或许学习好,也许不好,经常被老师批评,工作后,你会发现,他和学校有诸多的不一样,他是人的江湖,唯有把人搞定,事情才可以顺利进行,会有挫折、失败、沮丧、结婚生子,而立之年,我们一直在忙碌,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的披荆斩棘,那这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是什么样的驱动力让人们不断的前进呢?是人的精神本质,每个人都期望自己,并发自内心的相信自己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可爱的-被别人喜欢、自尊的-有价值。我有能力做这件事情,事情做好了,说明我是有价值的,同时因为我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带来了价值,因此,我是被别人喜欢的。
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深刻的理解了这个精神本质,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人与人互动会是如此的舒服。可是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甚至,即使了解了,在交往的过程中,也很难践行,才导致我们会有诸多的精神问题。
比如,现在开始流行二胎,作为父母,如何平衡和兼顾两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稍有不慎,会导致老大的内心受伤,因为在他的眼里,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现在来一个不明之物开始和我分享一切,当爸爸妈妈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照顾老二的时候,老大就会被忽略,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是不是不爱我了。
再比如:等开始上学后,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在了方方面面,比如有些孩子喜欢数学、有些孩子喜欢语文,有些孩子喜欢历史,有些孩子喜欢音乐、有些孩子喜欢体育。有些孩子喜欢学习,有些孩子不喜欢学习,有些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很强,有些孩子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做。尽管每个单独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可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要比较一二,在比较一二中,发现和找到更优秀的人才。这种比较标准更多的是体现在做题能力上,而有些孩子是不擅长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在每次考试不如别的同学的情况下,就容易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没能力啊,当孩子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同时自信心就受到了打击,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加上父母的严格要求,孩子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增加。
再比如恋爱上的成功或失败,
再比如,职场的成功或失败。
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从最开始的无所不能:我是自信的、被别人喜欢的、有价值的,经过种种的事件后,你会发现一个别样的自己,更加现实的自己:自卑的,不招人喜欢、没有价值的。
所谓的叙事治疗,就是讲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治疗师通过好奇、贴近来访者问题故事,通过外化、解构、重写等技巧,帮助来访者用较期待的故事去替换被压制的问题故事,从而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其发现改变的内在力量。叙事治疗是发自内在的相信:每个生命都有来自本能的活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