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瘾,很好理解。

有人犯烟瘾,有人犯酒瘾,有些人甚至还犯毒瘾。

老林和这些人都不一样,不抽烟,不喝酒,但他的瘾和这两种瘾有相同之处,全在嘴上。

老林好聊天,老林媳妇说他犯的是嘴瘾,老林反驳,怎么能是嘴瘾呢,那烟酒不都过嘴么,搞混了搞混了。

老林媳妇懒得搭理他。

老林又说,叫你把我都带偏了,这哪能叫瘾呢,就是爱聊天么,顶多算是个话痨。

老林媳妇呛他,那行,你试试一天不说话,看看你难受不。

莫说一天,就是一个小时,老林也坚持不住的。

于是就认罪伏法,却还要做最后的抗争,不能叫嘴瘾,容易和烟鬼、酒鬼扯混了,说是瘾也行,就叫聊天瘾算了。

老林媳妇撇撇嘴,还是懒得搭理他。

老林回过头来,自己也觉得这是一种瘾了。

他总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一句挨着一句,一句压着一句,层层叠叠,密密麻麻。

有的话一直想说,总是找不到机会,最后自行消散去了。旧的散去了,新的又不断生出来,肚子里的话总还是熙熙攘攘,等待出口。

有些话还是一直想说,但总是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每次话到嗓子眼又咽下去,这句话就像一条鱼一样在肚子里面游来游去,一直说不出,又搅得自己不安生。

要说上面这些都能忍受,那下面这种就简直太煎熬了。

有一些话可能一直在肚子里面等着出口,或者是临时想起来的,总之需要一个契机,有时候被别人不经意的几个字给勾引了起来,就像是闻着腥味的猫,迅速从肚子里面窜到了嗓子口,等着出口大放异彩。但偏偏就是这个时候,或是对方岔开了话题,或是有一些其他事情打断,话题被调转或者被终止。这只猫就在嗓子眼里面磨着爪子,惹得嗓子眼里面一阵刺挠,老林就赶紧用一些其他话,想把话题调转回来,但已经偏出轨道的火车又岂是那么容易拉回来的,往往任这猫再怎么哀怨,机会也已经飞走啦。却惹得老林不得安生,有时候半夜起来还在想,你说咋就这么不凑巧呢,你咋就不让我把这话说出来呢,这样想的时候,猫又在肚子里面开始挠上了,搅扰得老林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搅扰得老林媳妇嫌弃地蹬他两脚。

想到这里,老林不得不承认,自己这聊天确实成瘾了。

老林挨了两脚,还是睡不着,但也不翻腾了,开始想起从前。

其实老林媳妇以前也是个爱聊天的人——不然怎么能和老林走到一起呢?

老林年轻的时候就爱聊天。

年轻人么,找对象都有自己的标准,有人说要漂亮的,有人要温柔的,有人要头发长的,偏也有人喜欢头发短的。

老林——那个时候应该叫小林——和他们不一样,小林最在意的,是一定要能和自己聊到一块来。

最终果然是被小林找到个合适的。

小林是陪朋友相亲的时候碰到的,朋友相亲没成,他却看上了陪女方来相亲的那个小姑娘。他把这想法告诉朋友,朋友说,呀,那叽叽喳喳的,我两相亲的没话,话全让她说了。

朋友没想到,小林看上的正是这一点。

那天相亲的时候,小林离老远就看见两个姑娘过来了,两个人一般高,一个文文静静地走着,一个偏要蹦蹦跳跳的;一个低着头不说话,偶尔地点点头,另一个嘴皮子不停,叽叽喳喳地像一只小鸟。

吃饭的时候,相亲的两位坐了对面,小林自然和这个“小鸟”坐了对面,坐下却还是不停地说,瓜子来了,就不停地嗑瓜子,不停地把瓜子壳翻到嘴唇外面,有些就挂在了嘴唇上,嘴巴不停地哒哒哒,像是停不下来的小马达,小林就用了两只胳膊支起头来不停地看,也听。

后来朋友相亲没成,他俩走到一块了。

在一块也只是个说,刚开始的时候,小林让着她,总是她说得多一点。她说自家的家长里短,说别人的分分合合,说电视里的俊男靓女,但有时也说冬天的雪、夏天的雨、天上的星以及林间的风。不管她说啥,小林都爱听。

后来时间长了,小林也想说,就总是买瓜子给她吃,她吃瓜子的时候,小林就趁机说些啥。无非也就是自己的基本情况,厂里的福利待遇,但有时候也说北岛、说顾城、说文章里的情仇,说诗词里的家国。说到姑娘不爱听的时候,她也不打断,依旧笑吟吟地看着小林。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简直有说不完的话。不光他俩聊,往往还把身边的东西牵连进来。骑自行车带着姑娘的时候,小林对自行车说:你可得给咱争口气啊。姑娘听见了也对自行车说:听小林的,你没问题的,两个人就一起发笑起来。

小林那时候觉得,这姑娘就像是自己缺失的那根肋骨,现在终于物归原主了。

小林那时候还觉得,聊天就像是月老的红线一般,将自己和这个姑娘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两个人一直聊天,在公园的长椅上,在湖面的小船上,在双方的家里,在去民政局的路上,一直到新婚的婚房吗,他俩还在聊天,聊到未来的憧憬,聊到恋爱时候同游的公园,聊到叠在一起的蜻蜓的时候,小林掀起红被子,把两个人卷了进去。

第二天早上,小林媳妇早早地起来,把床单和被套丢进了洗衣机去,然后就开始收拾家里,做饭,洗衣。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两个人也还是聊天,可两个人都明显地感觉到,没有以前那种激情与活力了,以前天马行空地说开去,说到哪里就算哪里。现在说不过几句,就回到了现实里面,东家的小李要结婚了,份子钱该随多少,西家的小马前两天借走的几百块怎么到现在还没还,等等等等,说着说着就没了聊天的心思,转头各忙各的去了。

小林早上去上班的时候,媳妇送他出门,小林还是对自行车说,加油,老伙计。小林媳妇却说,你这车子该收拾收拾了,当心哪天把你撂路上。小林有些恼,但是没法说出来,就头也不回地骑着车子走了。

骑在路上的时候,小林一直在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怎么聊天的甲乙双方都没变,这聊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了呢。他思忖着,是不是两个人现在挨得太近了,反而出现了斥力呢。想了好久也没个结果,小林觉得自己的聊天事业遭遇了滑铁卢。他不由得有些懊恼,却也感觉无可奈何,于是使劲晃了晃脑袋,把这事抛到脑袋后面,然后把自行车蹬得飞快。

小林的聊天生涯,是被老周拯救的。

小林上班的钢厂,大家工作都很繁重,好不容易有点空闲时间,大家也都忙着休息,没人顾得上和他聊天。

小林的心里就刺挠,心里埋着的那些话不停地翻涌,以前小林能忍住,到下午回家把这些话一股脑地倒出来,全给媳妇听。

可现在夫妻两的沟通出了问题,这些话就没地方去了,有时候还在小林干活的时候捣乱,搞得小林好几次把工件弄错了尺寸,挨了领导的批评,再犯了两次错,小林就被调到待遇差一些的三车间去了。

但要不说因祸得福呢,小林就是在三车间碰见的老周。

小林见过老周,知道这是厂里的一个人物。

彼时按照厂里的规定,上班必须带上工作证才能进大门,若单单是纸上这么规定也就算了,偏偏门口的门卫不一般,拿了这条命令,那叫一个铁面无私、执法无情!不管是车间的工人,还是部室的主任,任谁不拿工作证他也进不来这个大门。

自打这门卫上班到现在的三年间,唯一的例外就是老周。

食堂也是凭工作证打饭吃,但毕竟比较通融一点,都是下苦的工人,不吃顿中午饭下午怎么顶得住呢,于是就放个本子,没带工作证的人,登记一下也就可以了。自打这个门卫来了之后,倒是没人登记了——没带工作证你连门都进不来,哪里还需要登记吃饭啊。

但偏偏那个周三,大家都在排队的时候,老周堂而皇之地走到本子旁边,一笔一划登记上自己的名字,老周的同事老翟很疑惑:“你没带牌牌子?”老周看了他一眼:“乃我带牌牌了我还要登记?”老翟有些不理解:“那你早上咋进来的?”

老周神秘地一笑,不言语。

他这不言语倒是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吃饭时候,好多人凑到老周跟前讨问进门的技巧。但平日里话多的老周今天倒是出奇地沉默,任大家怎么打听,也是不言语,只是吃饭,只是笑。大家久了也觉得无趣,于是也就散去了。

小林那会和老周不熟,没凑上去问,但是也是一肚子的疑惑。时间一久,这疑惑本来都沉下去了,但刚进三车间的门,小林就看见老周,那一瞬间,以为已经沉底消失的疑惑再次浮起来了。

小林初到三车间,因着刚受了处分,于是格外地低调与勤奋。但心里这点疑惑像是松树的细针,又像是狗尾巴草似的,搅扰得小林不得安生。终于在一个中午吃过饭休息的时候,小林忍不住去找老周了。

老周看到小林慢慢地过来了,却也只当没看着,等到小林到了近前,他才眼睛一翻:“有事啊?”

老周的冷漠其实是装出来的,小林为啥受处分来的三车间,大家心里都清楚,老周自己也爱聊天,但为着聊天耽搁了工作甚至受了处分,老周很是看不上这种行为,觉着小林的水平有待进一步观察。老周一直觉得,聊天这种事情和下棋相似,讲究一个棋逢对手,两人得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才有聊天的必要,才能得到乐趣。当下老周对小林的水平没有认知,于是先装出一副冷漠的样子, 莫要失了先机。

小林也算是身经百战的人了,哪里看不出来这点门道。他是想知道老周那件事情,但他偏偏不问那件事情。他先问老周的手表。

老周却是被挠到了痒处,自己这块表是大舅哥上周刚从广州带回来的,自己戴上的第一天,预备了一肚子的话,然后把袖子撸得老高,在厂里几乎兜了个圈子。但这一圈里面,烧锅炉的老赵问他吃了没,搞保洁的陈嫂问他家姑娘出嫁没,一车间的主任倒是看了看他的腕子,老周心里只想着要搭上线了,脚步也不由得凑过去,却不想这怂一点没有要搭话的意思,自顾自摸根烟抽了起来。老周的心里像是被浇了一盆凉水,整个下午的工作也提不起精神来。

但老周经过上周的挫败,已经很是收敛了,他把心里炫耀的火苗压了下去,淡淡地回一句:“没啥,戴着玩的。”嘴上这样说,但小林若是顺着这话茬说下去,或者干脆岔开了话题,老周也就准备自此看低了小林,不作往来。

殊不知,自己的所思所想,早就被自己的眉梢眼角给透露了出来。小林精准地洞察了老周心里那点小心思,在他眼里,现在的老周就像是饿了三天的狐狸看到了鸡肉一样,只有最后一道防线摇摇欲坠。但他没准备顺茬夸奖与恭维,虽然这样可以顺利瓦解老周的防线,但这样在小林看来毕竟落了下乘,初次聊天就要借着虚假的夸赞来打开话题,有点丢份,而且后遗症不小。

那怎么应对呢,小林自有主意。小林不紧不慢地瞅了两眼手表(老周也配合地抬起腕子),然后开口:“这可是好东西,正经的卡西欧啊”,老周的激动之色已经溢于言表了,小林看在心里,又接上一句,“到底是德国造的东西,看这造型,这质量,那真是没话说。”

老周内心里虚荣心正欲起飞,却被这句话无情地摁了下来,老周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僵住了,脸色有些别扭。然后恨恨地说:“卡西欧是卡西欧,可这哪里是德国货,这是小日本造的东西。”

小林内心暗笑,心想我哪里不知道这玩意,这不得引着你开口嘛,于是假装疑惑地说:“哎,我怎么记着是德国货呢,老听人说这牌子,今儿还是第一次见,想必是记岔了。您给说说这小日子造的卡西欧它究竟好在哪呢?”

老周本不想搭理他,但见他礼貌周全,加之自己前些天预备好的知识当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便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这卡西欧妙在何处。小林也懂得配合,恰到好处地出声应和和发问,让老周讲得眉飞色舞,口水横飞。

直到上工的铃声响起,老周还有最后的几句没讲完,正欲拉着小林继续说下去(反正都是资深工人了,晚去几分钟倒也无妨),但小林却带着歉意返回岗位,只说自己刚挨了处分,不敢懈怠。

老周心里这个恨呀,你说这怎么就不能再等上五分钟呢,这话都出去一大半了,留个尾巴在肚子里,这算个怎么回事呢。

而转身离去的小林心中却是窃喜,这是他最常用的手段了。小林好聊天,但好的聊天对象不是常有,于是碰见这种合乎心意的人时,小林就喜欢在聊天的结束留一个种子,或者是话说到一半,借口有事离开,第二天好循着第一天的半截话辙再续前情;或者就像今天这种,给对方留点想说但没来得及出口的话茬,引着对方第二天主动上门来。

老周心里没那么活泛,只觉得不吐不快,于是第二天休息的时候主动找小林,两人很快结束了手表的话题,又开始聊家庭、聊孩子、聊很多很多。聊到深处,老周也主动交待了自己无卡进厂的秘密。

老周说:“门卫其实非常好对付,想让人家开门,你不能当人家只是个小门卫,也不能不把人家当门卫。”

小林有些糊涂“那他到底是不是门卫哩?”

老周斜了他一眼:“是,当然是。但你不能让人家觉得你看不起人家门卫的工作,你得把人家当回事呢。这一层好多人都知道,但光知道这一层也不行,二车间的小伙子上次不是快迟到了没带工牌,把门卫叔长叔短地叫着,人家一样没让他进来,为啥呢,这就离了题了,你光敬人,不敬衣衫。不行。”

小林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

老周接着说:“敬衣衫是咋回事呢,你看咱这门卫这么一丝不苟的,你就得顺着这茬多夸夸。我上次就说,你不让我进是完全正确的,这门卫工作多重要的,以前的尉迟敬德多威武的大人物,也不是当了门神么。然后我又说,这门卫工作好干吗?哪个门卫不是政治觉悟高的责任心强的人才能安排到这个岗位上。”

小林学到一点门道,接着问:“那人家咋说的?”

老周说:“他说是,那肯定么,组织信任咱,咱就得敬业么,这几年了,你看我啥时候放过一个不带工作证的进去。”

小林疑惑了:“那他都这么说了,咋又把你放进去了?”

老周嘿嘿一笑:“你不要着急么,这事得慢慢来。我刚说了,要把他当门卫,这就是我刚才恭维人家的道理。但是又不能把人家只当门卫,于是我就继续说呀,是呢,谁不知道您敬业,您看看,这几年说您是干门卫工作,但厂里也没安排个人管着您,这摆明了是信任您么。再说了,能把这工作干得这么好,您这眼睛上肯定是有功夫的,谁是好人,谁是歹人,您这一眼就能瞅出来。其实工作证也就是个形式,您这工作真正的功夫在眼睛上,在心里呢。”老周看了小林一眼“这话当时就把老汉说飘了,老汉说‘是呢么,他谁也别想逃过我的眼睛,之前还有人拿着别人的工作证想要混进去,门都没有’。”

小林有些清楚了,这老周把门卫老头捧得高高的,捧到了不属于他的高度,门卫若是沉稳也还罢了,若是跟着飘起来了,那岂不是漏出空子让老周钻过去了。

老周接着说:“都接你这话了,后面就简单多了嘛。我接着给老头说,我就觉得吧,您这肯定把厂里这百八十号人都记到心里了,拿不拿工作证你都能认出来。老头脱口而出‘那肯定嘛,就像你,三车间的老周嘛,我早就把你记哈咧’我当时接着老头的话茬说,您今天把我拦住不让进呢,我万分理解呢,您这工作干的就是这嘛。但您要是把我放进去呢,谁也不能挑您的刺,您这眼睛一扫,比那工作证啥的可灵验得多呢,怎么可能放一个坏人进去嘛!”

老周讲到这,不再言语,看着小林。

小林也知道,不必往后说啦,哪有一个门卫经得起这样的攻势。这老周简直把这事当成一场战役安排啦,谁能经得起这样的糖衣炮弹轰炸呢。

老周掏了心窝子,啥话都讲,小林自然也是,两人自此无话不谈。

那个时候,小林和老周都觉得,聊天简直是最好的润滑剂以及调和剂。任凭在工作和家庭里面受了多少委屈,但这么叽里呱啦地往外一讲,心里到底是舒坦了很多,连带着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面色都好起来了。

要说时间也不短,两个人前后聊了十好几年了,可话总是聊不完。话生话,话赶话,无穷无尽的话,七七八八地聊,好像是河里面的水一样,也没个干涸的时候。可到了老周退休,跟着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去享福的时候,两个人还是恋恋不舍,都觉得再找不下这么好的一个话搭子了。

小林——现在该叫老林了——退休后又有了一个聊天对象,就是老林的母亲。

老林婚后一直和媳妇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面,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前几周老林的母亲雨后出门买菜的时候摔了一跤,没想到竟站不起来了,于是就一直卧床养着,老林是独子,父亲又走得早,他就把母亲接过来伺候。

老林的媳妇也退休了,老林于是就总是想把母亲交给媳妇伺候,自己出去找人聊天去。

但媳妇坚决不同意,媳妇说:我不介意伺候妈,你要是出去干点正事,我伺候妈那是应该的。你就知道出去找人闲聊,前两天和老马说拆迁的事情,老马回家就和自己弟弟打起来了,你说,是不是你的功劳。你还是在这家里好好呆着吧。

天可怜见,老林是有苦说不出呀。老马是执意要和弟弟干一架的,总觉得之前谈的分配不合理,自己那天真正是劝他去了,可谁知道这老东西油盐不进,最后反而连累了自己。但这话没法解释,谁让自己好管闲事,掺和了进去呢。老林也就闭了嘴,低了头去。

媳妇获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得意洋洋地挎上菜篮子,出门买菜去,走之前还不忘回头叮嘱老太太,妈,我给咱买只土鸡去,中午炖鸡汤,你把这家伙看好了,别让他出门再惹事去。老太太笑吟吟地答应了。

老林看她出门了,也就断了自己出门的念想。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母亲跟前陪着她。

母亲笑吟吟地拉着他的手,他突然感觉肚子里面翻腾的那些话安静下来了,自己也不那么迫切地想聊天了。但母亲却不知为何打开了话匣子,说的都是老林小时候的事情,说起他小时候是怎样在冬天贪图玩耍尿在了裤子上,然后回家的时候裤子冻得可以立在地上;说起他小学的时候怎样自以为习得了作文的技巧,在作文中间如何大篇幅地还原了一场涉及祖宗的对骂;还说起他第一次带对象回家的时候,两个人是怎样地把父母扔在一遍,躲在房间里面叽叽喳喳地聊天。

老林听得有些无聊,这些事情真实,而且印在老林脑海深处,而且往往被老林讲给初次认识的朋友听,老林讲的时候不觉得无聊,但那是因为讲述的时候总伴着对方的笑声。但现在老林觉着有些无趣,自己反反复复讲了一辈子的事情了,现在被母亲提起来,就好像煮过多遍的菜叶子,索然无味。

但母亲并不觉得无聊,她事无巨细地回忆着他自生出来六斤的胖小子,如何一步步长大成人,又如何慢慢地担起来这个家。不光是讲,母亲回忆到一些记忆模糊的地方,还开口问问他,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结果怎样。老刘有些莫名其妙,却也耐着性子回答母亲的问题,但这时候的发言不似平日,他只求用简短的语言,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不光是讲老林,母亲有时候也回忆起自己的过往,以及老林的父亲,她讲述给老林自己年轻的时候如何地美丽动人,老林的父亲又是如何从一众追求者中突出重围。她讲述给老林在没有孩子之前的二人世界如何地生动美好,却也讲述到他撒手人寰的时候,自己是怎样地转转反侧、长夜无眠。

老林获得了一些不一样的聊天体验,感觉思绪不像平日里那样活泛,但更深刻地被讲述中的喜悦和哀愁打动。

这样漫长的话题当然不是一天聊得完的。连续的一周,老林每天都陪着母亲,他也有些纳闷,怎么平日里沉默的母亲,近日竟然如此健谈。

这天的话聊完得特别早,老林觉得近期的聊天可能要告一段落了。老林感到轻松,却也有一些失落。老林的母亲把他支走,又把儿媳妇喊来,两人拉着手又闲谈了小半天,等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林感觉媳妇的眼睛红红的,但问她她也不说,也就没多想,倒身睡下了。

第二天老林起得很早,想溜出去溜溜弯,再找人侃会儿大山,经过母亲卧室的时候,他感觉有些异常,平日里母亲起得很早,咳嗽声总是压不住,怎么今天如此安静呢。

老林几乎是一瞬间想到了那个可怕的念头,紧接着,他闯进门去,而后那个可怕的念头被母亲冰冷的手证实了。

老林被击垮了,他看着自己跑出门喊醒了媳妇,看着自己无神地趴在床边痛哭,看着小小的屋子里面涌进来很多的亲朋,他听不见这么多人在一起的嘈杂,他看见自己像一台木偶一般回应着每个人。

后事已毕(老林也说不清自己在其中干了些什么),亲朋们都走了,老林还是没有从打击中走出来。

老林的媳妇安慰他:“妈是带着笑走的,没什么遗憾的。”

老林看着沙发上的自己转过头去看着媳妇,却没有开口。

老林的媳妇解释:“妈走之前告诉我,她拉着你聊了一周的天,其实是在准备自己的行李。”

老林的双眼聚焦了一点,里面有一些疑惑。

老林媳妇也有点控制不住情绪,眼里的水汽开始凝聚,话语间也有一些哽咽:“妈说她知道自己挺不了太久了,但爸走得早,她后来总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她说她老了,记不清许多的事情了,眼看着要走了,怕自己走了后在阴司里孤苦伶仃的,容易散了魂。妈最近总是找你聊天,其实那哪是聊天啊,妈说那是在打包自己走时的行李。人生一世,不带一物的来,但活了一辈子,总有很多牵绊,她不想孤苦伶仃地走,就总是想把那些事情记得再牢一些......”媳妇擦了擦泪水,补充道:“妈说有你那几天陪她,她很开心,很知足了。”

讲到这里,老林的媳妇已经是趴在他的肩膀上,泣不成声了。

老林像是被闪电击中了,这记闪电带着他的魂魄,狠狠地砸进了他的脑壳。“行李”老林不断地嘀咕着这两个字,而后想起了自己当时不耐烦的解释与补充,感觉自己的眼眶像是两个泉眼,有水不断地涌出来,而后伸出双手,左右开弓地往自己脸上抽打。

这夜,夫妻两抱在一起埋头痛哭。

人们奇怪地发现,爱聊天的老林变得沉默寡言起来,大家都说老林被母亲的去世打击到了。

其实老林还是聊天,只是换了一个方式,他把自己这辈子的经历,一桩桩、一件件地整理起来,全记在纸上,而后在月明星稀的晚上,在空旷无人的野外点燃,看着烟尘袅袅升起,心里希冀着清风能将它们带去另一个世界,让一份天人相隔的牵挂,能够有所寄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小汤圆他们期末考试了,考完就放寒假了,二年级上期的学习生活也就告一段落了。 这一来,他每天的电视该怎么给他控制...
    青青林蒙阅读 261评论 0 3
  • 这是一位14岁男生小林的画。小林是家中的独子,165cm左右的个子,蓝色的运动装,中长的头发有些乱,好像好久没有理...
    萍心而论阅读 344评论 0 3
  • 俗话说的好劲酒虽好可切莫贪杯,因为容易上头。爱情虽美但切莫忘已,因为也容易上头。 ...
    wo是小说家阅读 439评论 0 2
  • 文/分湖芝蘭(贝儿由里) 2023年5月22号 周一 多云 15~23 度 自从3月2号同事去静思园聚会之后...
    分湖芝蘭阅读 347评论 8 9
  • 我有第一部手机好像是在十八年前。 也不是自己买的,而是孩子爸爸换下来的旧手机。 那时候,我在家带孩子,大门不出,二...
    笑傲江湖_b8dd阅读 52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