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随言

我们皆知袁隆平,却少闻藤原长作这位来自日本的北海道农民,一位老人对中国做出的贡献。

1980年7月,76岁高龄的藤原先生随日本民间友好访华团来黑龙江省方正县参观访问。在瞻仰“日本人公墓”时,藤原先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作为被侵略的中国人民竟将日本人的骸骨搜集起来,耗费巨资建立了公墓。他对中国政府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感到深深的敬意。

藤原表示:他虽然没有参加过侵华战争,但对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表示忏悔,要把自己创造的水稻种植技术传授给中国农民,以此向中国人民谢罪。

后来因为藤原先生的技术,方正县农民的收入提高了9倍。过去农民住的是茅草房,现在改成砖瓦房,不少人还盖了楼房。而黑龙江农垦集团采用藤原先生的技术种植的万亩大良田,亩产均超过1200斤,让北大荒成了中国最大的粮仓。

1998年,藤原先生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是他提出来,想再来一次中国,再到方正县看一眼水稻。当年还是小伙子的王主任,和同事一起抬着轮椅让藤原先生登上了长城,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藤原先生向中方提出了一个要求,在自己死后,希望将一半的骨灰葬到方正县的土地上。回日本后没几个月,藤原先生就去世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朦胧诗代表作之一,《致橡树》,作者舒婷。 它其中有句是这样说的,“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首诗通篇仿佛...
    昉之阅读 3,153评论 0 4
  • 《挪威的森林》 书中使用的是“干”,这样读起来带有工具性质的字眼。 为什么呢? “你母亲算什么?你说!我失去了直子...
    昉之阅读 994评论 0 1
  •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 额…...
    昉之阅读 2,688评论 0 2
  • 冥想24分。 很享受将流散于外的注意力觉知自身,气吸的微凉、呼出的温热、指间似能力的脉动、盘膝着的酸麻,仿佛气的流...
    昉之阅读 1,878评论 1 0
  • 额,今天珍珠姐,这位威海市的樊登读书会的分会长在她的群里做了一次分享,她是谁呢——个人定义是靠学习从而变得很中产的...
    昉之阅读 1,3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