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为鸢:一个教师的成长手记》

文/雪落砚

(一)命运的伏笔

十年前的夏天,我在南京某所高校的香樟树下拍毕业照时,怀里还揣着烫金的"财务管理"学位证书。那时的我像株随风飘摇的蒲公英,看着同窗们西装革履地奔赴各大银行,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土壤。直到偶然路过一家教育机构的玻璃橱窗,看见讲台上那个被孩子们簇拥的身影,心底突然响起破冰的脆响。

"洪老师笑起来真像绘本里的仙女!"第一节课后,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脸对我说。教培机构的日光灯管把教室照得通明,粉笔灰在光束里跳着圆舞曲,我忽然发现自己的微笑原来可以盛满星光。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总在包里装着暖宝宝,给每个来补课的孩子塞两颗大白兔奶糖。

(二)裂缝中的光

2016年深秋的雨下得绵密,我攥着被揉皱的面试通知单,站在常州重点小学的大理石走廊上。空气里漂浮着消毒水与油墨混合的味道,评委们的钢笔在评分表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您能告诉我哪里做得不好吗?"我听见自己清亮到发颤的声音撞在贴着奖状的墙面上,像粒孤独的玻璃弹珠。

那个周末,我在书店的落地窗前坐了整个下午。《教育的情调》扉页映着梧桐叶斑驳的影子,咖啡杯底压着写满批注的便签纸。当暮色漫过马路旁的梧桐树冠时,我忽然想起孩子们曾说我的眼睛像会说话的星星——或许该让这星光穿透更深的黑夜。

(三)玻璃瓶里的银河

成为代课老师的第一天,我在教室后墙挂上亲手缝制的星空帘。当孩子们踮着脚往许愿瓶里投纸条时,初春的阳光正穿过玉兰花的间隙,在他们睫毛上撒下细碎的金粉。"代课老师的早餐没有牛奶!"某个寒露未晞的清晨,食堂阿姨机械的询问让我的手僵在半空。不锈钢餐盘折射的冷光里,我看到自己倒影裂成无数个摇晃的碎片。

那天夜里,我在备课笔记的扉页重重写下:"要成为真正的园丁,而不是季节工。"台灯将栀子花的影子投在泛黄的书页上,窗外的晚香玉正暗涌着倔强的芬芳。

(四)破茧时刻

2023年寒假的某个深夜,哄睡三岁女儿后,我轻轻合上儿童房的星空夜灯。客厅茶几上,教育学真题集与《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叠放在一起,保温杯里枸杞沉沉浮浮像暗红的星子。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列着时间表:清晨五点背诵新课标,午休整理思维导图,深夜等孩子睡后刷题三小时。

记得模拟面试那天突降暴雨,我抱着被淋湿的备考资料冲进考场,呢子大衣还在往下滴水。当主考官问及"如何看待教师职业认同",我指着衣襟上渐渐晕开的水渍说:"就像这雨水,看似无形却滋养万物。"话音未落,窗外云破天开,一束阳光正巧落在胸前的鸢尾花胸针上。

(五)花开有期

如今站在属于自己的教师办公室,窗台上摆着历届学生送的多肉盆栽。有个扎着紫色缎带的小花盆特别醒目,里面是孩子们用彩纸折的"永久花",便签上歪歪扭扭写着:"洪老师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午餐时经过食堂,看见新来的代课老师正在帮孩子们分餐,餐盘里的汤泛着温柔的乳白色。我驻足片刻,仿佛恍惚间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后记:

十年辗转,终于懂得教育不是精心设计的剧本,而是师生共同书写的叙事诗。那些深夜的眼泪、黎明的咖啡、讲台上的星光、试卷里的青春,最终都酿成了岁月窖藏的甜。如果你也在迷雾中寻找方向,请记得:每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时序,当东风途经你的原野时,请勇敢地开出最本真的模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