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著名心理学家彭凯平在接受采访中说:“我们的教育培养的都是打工人,我们真的没有教如何开心。”这番话冲上了热搜。
的确,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去年发布的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去年我们也在我们的家长群体中做了一次家庭教育问题调查,其中关于“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有超过61%都选择了“身心健康”,仅次于“综合能力”排在第二。
在选择了对身心健康重视的同时,很多家长也表示了困惑,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保持身心健康呢?
正好最近看了一本书,是来自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教出乐观的孩子》,这本书里不仅仅分享了关于乐观和悲观品质的不少心理学研究、理念,还有切实可以操作的方法,为广大家长在如何培养积极乐观孩子上指点了迷津。巧合的是,前面提到的彭凯平教授正是将积极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首先,和我们通常的认知不太一样的是,塞利格曼在书里提到,乐观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从小培养的,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塞利格曼有一项著名的心理学研究,其研究结果已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可。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当人们有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而他们控制环境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失败后,就对控制环境并且达到目的产生无助感或绝望感,而且当他们处于其他的本可以控制的环境中时,也不再努力去控制。这一结果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孩子感受自己无价值、对自己没有掌控感的时候,他们就会失去对自己、对世界的信心,陷入悲观,甚至抑郁之中。
因此,作为父母,尤其要重视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掌控感,教导他们让自己表现满意的方法,学会将对事物悲观的看法改变成乐观。
在我们培养孩子学会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三个重要维度:
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
永久性:坏事的发生是暂时的,好事的发生是永久性的。
当孩子来到一个新学校:--- “永远没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永久的、悲观的)
---“我需要花些时间来交新朋友。” (暂时的、乐观的)
当孩子被选为班长: ---“我被选为班长是因为这次运气好。”(暂时的,悲观的)
---“我被选为班长是因为我在班上受欢迎。”(永久的,乐观的)
普遍性:坏事的发生是特殊的,好事的发生是普遍的。
“我运动是笨手笨脚的。”(普遍的,悲观的)
vs. “我不擅长踢球,但我擅长游泳。” (特殊的,乐观的)
个人化: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当坏事发生时,是责怪自己,还是归因于外部环境。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将不好的事情都归责于外部原因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改进孩子的解释风格,第一是要确定孩子要负起实际责任,第二是让孩子认识到行为本身的问题,而不是普遍性自责。
在培养孩子注意从以上三个维度去看待问题的同时,父母也应该以同样乐观的解释风格来引导孩子。任何时候发现孩子有错时,都应着重于特定及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
这本书里在指导父母和孩子养成乐观解释风格的时候,介绍了认知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ABC模式。A(adversity)代表事情本身,可能是任何负面事件,B(belief)代表对事情的看法与解释,C(consequences)代表结果,事件发生后的感受和行为。
这种模式的理论是,A是客观事实,可好可坏,无法改变,但A并不能直接导致C,C是由B来控制的。这就是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会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管理情绪的关键是通过改变B来调整C,降低C的强烈程度。而重要的是,B(即对事情的看法与解释)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
书里推荐的练习方法是写“ABC日记”。
什么是ABC日记呢?
1.拿一张A4纸,用笔划分成三栏。
2.第一栏把A(不好的事件)写下来。
3.第二栏把B(想法)写下来。
4.第三栏把C(这个想法导致的后果)写下来。
写下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当你写下abc日记之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件事上自己的想法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消极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消极,无意识的消极,只要看到了,就可以改变。这项训练可以是父母和孩子同时完成,父母写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而孩子写自己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共同练习,共同进步,也增加了亲子间的交流和参与感。
书里的最后一段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特意摘抄在这里,与各位家长共勉。
“当你教导孩子乐观,你就是教他认识自己,并对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论感到好奇。你教他/她对自己的世界及塑造自己的生活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不要消极地等待、接受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但,乐观不是万灵丹。它不能去取代父母的良好教养,也不能取代孩子发展起来的强烈道德观,更不能取代雄心壮志或是正义感。乐观只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强烈的价值观与理想面前,良好的工具就可以促成个人的成就与社会正义。”
在社会压力如此大的当下,不仅是孩子不开心,成年人中也很难听到愉快的声音。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想要培养一个幸福的普通人,确实任重道远。
如果内卷是不可逆的大趋势,与其对抗,不如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