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自己想读的书籍,如何高效阅读,如何有效输出?
大锤结合一些书籍中的方法和自己的经验做以下介绍:
1、输入篇
如林语堂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本书是人人所必须阅读的,只有在某时某地某个环境或某个年龄中一个人所必读的书。”如何去确定自己的需求?《越读者》中将不同需求的阅读做了如下分类:
主食阅读,解决生存需求的阅读。为了寻求职业、专业、生活、生理、心理上,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
美食阅读,思想需求的阅读。虽然不求针对人生的现实问题,寻找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会从一个间接,不过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如许多文学、哲学、科学、历史、艺术方面的书。
蔬果阅读,工具需求的阅读。以字典为代表,还包括百科全书、地图等这类书籍。
甜食阅读,休闲需求的阅读。与前面三种阅读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消遣。
2、技术篇
2.1 快速阅读
《如何高效学习》中介绍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如指读法、练习阅读法、积极阅读法。
指读法,手指提供的控制和聚焦会大幅度的提高阅读速度。
练习阅读法,练习阅读的目的是训练自己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读内容。 例,规定 3 分钟,计算可以阅读多少字数,这是练习阅读速度的。规定 3 分钟,阅读完成后,默写材料中的知识点,然后再读一遍,边读边记下所有的知识点,这是练习理解能力的。
积极阅读法,一边读一边获取,理解,拓展,应用。
2.2 便签读书法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可以使用拆书帮的便签读书法来拆为己用。
便签读书法出自《这样读书就够了》。这种方法将阅读分为:R(阅读片段)、I(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和A2(以后我怎么应用)。
3、工具篇
3.1 荧光笔
阅读时,可使用荧光笔来标注重点。在《6色荧光笔学习法》中提出了用不同的荧光笔区分不同的部分的方法,比如:
定义:粉红色
假设:蓝色
分析:黄色
结论:橘红色
优势:绿色
缺陷:紫色
3.2 番茄工作法
更专注的学习,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
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4、输出篇
4.1 涂鸦
涂鸦(doodle)是那些为协助思考而自然画出的记号。
大脑处理信息主要使用语言和视觉两个渠道,运用涂鸦的方法,帮助我们在脑中产生文字和图像的思维关联。比起详细的文字描述,简单的图画更快更有效。
4.2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常见的笔记方法,可以运用在工具类、知识类、逻辑类等类别的书籍阅读,具有一定的全局观、发散思维等。
4.3 笔记
笔记是最常用的输出方式,可以参考《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术》的“黄金三原则”。
“黄金三分法”法则 :
1、留出空余,行首对齐,用图、画、表等呈现“视觉效果”。
2、在笔记本顶部3-5厘米宽的空白区域写下标题。
3、按照“事实-解释-行动” ,这一“黄金三分法”,记笔记。
另外,常见的输出方式还包括书评、PPT笔记等。
以上,欢迎交流~
推荐阅读:
《越读者》
《如何高效学习》
《这样读书就够了》
《6色荧光笔学习法》
《涂鸦思考革命》
《涂鸦笔记》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