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磨蹭”?如何解锁,让学习之路不再崎岖?

作为一位尽心尽力的母亲,很多人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自问:“为何我这么努力,我的孩子却总不开窍?”

这个问题压在很多母亲的心头,让我们既困惑又无奈。

尤其孩子玩游戏时精神焕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指挥中;但每当孩子坐在书桌前,那场面总是让人无奈。

不是在那发呆,就是在那摆弄笔,一个小时下来,作业本上只孤零零地写着几个字。即使抓耳挠腮,即使反复指导,还是无法理解。

面对这样的学习状态,他本人似乎还表现得毫不在意,既不反抗也不辩解,我行我素,仿佛成绩的好坏与他无关。

为什么孩子的学习还是毫无起色?难道真的是天性如此,无法改变?

在很多母亲的困惑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关键——专注力。

专注力,这个看似简单的心理特质,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基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专注力的缺失,就像关闭了心灵的门户,让知识无法顺利进入孩子的脑海。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诱惑众多,孩子们很容易分心,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对于学习来说,专注力的缺乏会导致效率低下、记忆力减弱,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探究孩子专注力缺失的原因。

从自身来看,孩子可能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或者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从而产生逃避和拖延的心理。

从外部环境来看,家庭、学校、社会等都可能对孩子的专注力产生影响。比如家庭气氛紧张、父母期望过高、朋友间的游戏诱惑等,都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了解原因后,我们就要着重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首先,一个安静、整洁、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布置一个专属的学习角落,减少手机、电视等干扰因素。同时,鼓励孩子在学习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整理书桌、准备文具等,帮助他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既不过于紧张也不过于松散的学习计划。

计划要具体、可行,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时间分配和休息时间。通过计划的执行,孩子可以逐渐养成定时定量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记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专注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坚持下去。

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如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有趣的科普视频等,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在孩子努力时,家长要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其次,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专注力训练的游戏或活动,如拼图、绘画、阅读等。这些活动要求孩子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专注力水平。

父母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父母用心去理解和引导。

有一句话叫做“牵着蜗牛去散步”。当自己的孩子天赋不是那么高时,父母更应该用心,接纳他的平凡不等于放弃不管。

只有父母和孩子携手并进,一步一步共同努力,才能够共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此,也希望所有为孩子专注力问题而烦恼的父母们,不要轻言放弃。通过耐心和持续而正确的印度,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克服这个难题,让他们在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