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什么样的孩子更听话
本周学习的书目是《无条件养育》,本章题目为《第3章过度管制》。
01 养育模式的最大问题
如果我们不能抓住一个基本真相:即当今社会中,养育模式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纵容,而是对纵容的恐惧,那么用一种模式去代替另外一种模式也不会起到多大作用。我们过于担心会溺爱孩子,最终往往沦为过度管制孩子。
02 什么样的孩子更听话
总的来说,家长不依赖强势、与家长关系温暖且牢固的孩子会更加听话,他们的家长尊重他们,尽量不控制他们,对他们的质疑也会给予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研究人员在一次旨在区分两种不同类型家长的研究中发现,善解人意、宽容温厚、亲和力强、控制欲望弱的家长要比自认为“有权对孩子为所欲为、强加意愿给孩子、制定各种标准、不顾孩子需要和意愿粗暴干涉孩子行为”的家长,更容易拥有一个心甘情愿听话的幼龄童。
在第二次研究中,那些表现得更乐于听从大人某项具体要求的2岁儿童,其家长往往“十分清楚自己要孩子做什么,但除了能够倾听孩子的反对意见之外,他们还会适当调整自己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一种对其自主权和个性的尊重”。
第三项调查的“风险”要更大一点,因为将调查对象锁定在被指认为过于叛逆的学龄前儿童,其中一些儿童的母亲被要求与孩子像往常一样玩耍,有些则被要求“将游戏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控制与母亲互动的类型和规则”,同时这些母亲必须要压制自己“指挥、批评或表扬”的冲动。(注意,表扬也被研究人员包括在管制手段之内。)玩耍时间结束时,母亲们应试验要求对孩子发出一系列指令,要求孩子必须收好所有玩具。结果发现:母亲更少给予管制的孩子,也就是更能决定游戏方式的孩子,会更容易听从母亲的指示。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当我们观察孩子在大人离开房间后的行为时,就会进一步明确传统的、以控制为基础的养育模式的问题所在。一位研究人员想知道,到底哪些学步儿会听从于某个肯定性要求(清理玩具),尤其是一旦被单独留在房间里,哪些孩子还会听从某个否定性要求(不要玩儿某些玩具)。这两个疑问得到了相同的答案:那些从母亲那里得到支持、温暖且母亲更能避免使用外力控制的孩子会更守规矩。
03 最想控制孩子的家长控制力最弱
一个悖论是:那些最想控制孩子的家长,最终会发现其对孩子的控制力最弱。但这还没完,更有意义的一点还在于,这种以强势为基础的养育方法不仅无效,同时还极具破坏性,即使暂时看起来有用。撰写《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的已故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曾指出:“专制的环境令人生病。”
『何远舟的得到』:「这个“专制环境让人生病”的结论,与对成人的研究结论一致。“白厅研究指出,失去控制感让人容易遇到健康问题。而弗兰克则是个反例,他依靠绝对的自由,即对自己的意识到绝对控制权,从集中营中得以生还。」
04 绝对控制的两个结果
家长坚持绝对控制的结局:有些孩子会变得极度顺从,有些会变得极度反抗。
1948年,美国《儿童发展》杂志首次刊登了一篇相关调查报告,发现经常受到家长控制的学龄前儿童“沉默、乖顺、无抵抗意识”,却不愿与同龄人互动,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不具备创新性。研究人员总结道:“专制性管制……获得了孩子的顺从,却以其个性自由的缺失为代价。”
四十多年后的1991年,该杂志再次发表一项以4100名青春期少年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报告,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再次揭示了孩子的表现与养育模式之间的对比。结果发现,家长专制的孩子通常“在举止上更为顺从,更符合成人对孩子的要求”。但研究人员补充道:“这些少年在自信方面付出了代价——无论是在自立方面,还是对自己社会交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评价方面。其整体模式表明这一组年轻人是被压制得服从。
那么极度服从是过度管制的后果之一。但同样是逼迫,有些孩子却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反抗任何事、反抗所有事。他们在生活中的意愿、判断和需要全部遭到了压制,那么唯一可以恢复其自主感的方式就是变得极度叛逆。
当我们让孩子感到无能为力,强迫他们服从我们的意志时,往往会激发孩子内心强烈的愤怒,尽管这股怒火无法立即表达,但并非意味它会烟消云散。这些怒气的命运取决于孩子的个性和所处环境,有时他们会与家长爆发更多的战争。就像育儿专家南希·萨马琳所说:“即使我们‘赢了’,也是输了。当我们用武力、威胁或惩罚强迫孩子服从时,同时也令其产生了无助感;他们无法承受这种无助感。因此会再次挑起事端,以证明他们仍拥有些许力量。”
有时,不敢在我们面前公然反抗的孩子会选择在我们背后发泄怨气。他们看上去完美无瑕,实则过着“双重生活”,正如一位心理治疗专家指出的:“由于家长坚持过度管制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就创造一个他们了解的生活,再创造一个他们毫无察觉的秘密生活。”
这是尾巴。
PS:阳志平老师说: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十年以上的方法。我准备通过每周读一章书的最小行动,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日拱一卒向前进。以十年时间尺度自我修炼,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盈而有趣。
无条件养育.第3章过度管制
无条件养育.第2章爱·给予和撤回
无条件养育.第1章有条件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