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我始终固执的认为,过年,只有在农村才最有味儿。

在我的家乡,过了腊八,大人们就陆陆续续开始忙乎,早早的买好新衣服新鞋。小年那一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用一种极粘极粘的糖供奉灶王爷,希望灶王爷上天以后能够多言好事,来年保我们一方平安。

过了小年,在外头工作的,上学的,打工的,都陆陆续续回来了。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左邻右舍会互相串门,大家喝着茶,嗑着瓜子,谈谈这一年都发生了哪些事,谈笑之间,那些缺失的时光好像都补回来了。

忙碌在年三十这一天,到达顶峰。

母亲每到这一天,都会花费半天的时间来剁馅,猪肉的,羊肉的,牛肉的,每种都要准备好,因为过年期间是不允许动刀动剪的。父亲这时会杀鸡宰鱼,劈好柴,把水缸挑满水。

吃过中午饭,我和弟弟就要开始贴对联了。千万不要小看农村的对联,我和弟弟每年都会至少花两个小时做这件事情。

农村屋子多,除了贴对联,我们还会贴一种叫萝卜钱子的东西,长大后我曾专门查过这东西,大概学名叫门笺。贴好后,家里瞬间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喜气洋洋。

街上会有小男孩跑来跑去放炮仗,不时会听到响声。你会看到一个小孩儿,大概两三岁,左手拿着香,右手点炮仗,你为他害怕不已,他却镇定自若,从容的放着一个又一个,好像一个要上阵的将军,对即将到来的战役胜券在握。

那个时候走在街上,人们见了面都会互相祝福,听着家家户户传来的剁馅声,看着升起的柴火烟,会深深觉得这些烟火气息里,充满了祥和。

下午四点多钟,大伯作为我们一家之长,会去请家堂。大伯烧纸给祖宗,意思是过年了,请祖宗到家里来过年。

除夕的年夜饭,照例是整个家族一起吃。大家边看春晚边吃饭,小孩子跑来跑去,热闹非凡。即使现在春晚一年不如一年,对我们来讲,也是必不可少,意义非常。

有趣的是,伴随着春晚的钟声,夜里十二点我们还要吃一顿水饺,素馅。大人们说不吃这顿饭就不会长一岁,于是小时候再困也会强撑着,生怕自己吃不上这顿饺子而永远长不大。长大之后,呵呵,如果不吃真的不会长大该多好。

母亲每年除夕包的素馅饺子都是香菜豆腐,一年之中我只有在三十晚上才会吃到,那个味道深深印在我心里。

初一的早晨照例是被鞭炮声吵醒,整个村庄此起彼伏。

我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漱不是梳头,而是跑到大伯家给祖宗磕头,这个习惯,从我会走路持续到我出嫁前。

大伯家供奉,支一张高桌,上面摆放供品,中间是写有家族去世长辈名字的折子。

我会边磕头边求祖宗保佑,在我的求学阶段,所求无非是保佑我考上个好大学,后来工作了,就是祈祷家人身体健康。

在我的家乡,年是要过两天的,长大后我知道一些地方初二就开始走亲戚,但我们不是,要到初三才可以走。年初二下午,正式过完年了,大伯会带领我们送家堂,把他们送走,也保佑我们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我从小经历这些事情,很具有仪式感,在我心中,过年以及祭拜都是非常神圣的,我始终相信,那些去世的亲人们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保佑着我们。

出嫁后的第一个新年,是在夫家过的。

夫家在城市,初一那天,我们睡到上午十点才起,简单吃了早饭,因为与楼上楼下都不熟悉,便只去对门拜年,过程不超过十分钟。

午睡起来后去看了一场电影。

当然大街上也很热闹,人来人往。

但在我看来,寡淡至极。

先生说,他从小到大,年都是这么过的。

我对他过往的人生充满同情。

又快到年了,依然像小时候那样,无比渴望。

愿所有人都幸福安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味儿 原创 2016-11-16 天虹 米哥小铺 序 这次文章写了很久很久… 只为用最简单的描述来记录我们家这样...
    米哥小铺阅读 377评论 0 1
  • 曾经丢失的年味儿 文/洪门三少 潜意识中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坐在一艘快速运转的时光机中,虽然神志迷糊,但我能感觉到这艘...
    洪门三少阅读 314评论 0 1
  • 这是我第一个在家之外的地方过年。昨天打电话娘还说,我爹给我准备了鸡腿,直到开吃的时候才想起我未能回家的事实。 其实...
    寒雨心亭阅读 424评论 2 3
  • 简书打卡第五天。 日常练习,坚持书写,加油! 下面是写得较好的几行字,挑选出来上传与大家分享一下。
    心宇芯雨阅读 208评论 3 0
  • 接触越多的父母和孩子,会发现孩子们不只是遗传了父母的容貌、身体,最有趣的是遗传了父母的表情、说话方式、肢体动作、喜...
    南风欲雨阅读 5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