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读《山海经》(一百一十四)

【原文】

5.199 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夫夫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青、雄黄,其木多桑、楮(chǔ),其草多竹、鸡鼓(同“鸡榖”,草名)。神于儿居之,其状人身而身(应作“手”)操两蛇,常游于江渊,出入有光。

【译文】

再向东一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夫夫山(今湖南省华容县的东山),山上有许多黄金,山下有许多石青、雄黄,山中生长的树木多是桑树、构树,草类多是萹竹、鸡鼓。

名叫于儿的神就居住在这里,这位神长着人一样的身子,手里握着两条蛇,常常在长江的深潭里巡游,出入时身上发出闪闪的光亮。

拓展:

【于儿神】

夫夫山的山神。传说愚公带领子孙搬运太行、王屋两山,于儿神看到愚公一家的辛苦和决心,心生不忍,就将这件事禀告了天帝。

天帝也被愚公矢志不移的精神所感动,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大山。

于儿神又是操蛇之神,手中握着两条蛇,能稳稳地立于江水之上,可知他既是山神,同时也主宰着江河。

这类山神最大的特点是与蛇相伴,或手中握蛇,或足底踏蛇,或在耳朵上挂着蛇。

在古代神话中,蛇是神的助手,是沟通天、地两个世界的工具。人蛇关系是古代文化中一个常见的主题,比如造人的女娲就是一位人首蛇身的神。

在古代的器物上,也有许多蛇缠人身的形象,以及大量的蛇纹图案。

【原文】

5.200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同“楂”)、梨、橘、櫾(yòu,同“柚”),其草多葌(同“菅”)、蘪芜、芍药、芎(xiōng)䓖(qióng)。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多怪鸟。

【译文】

再往东南一百二十里有座山,名叫洞庭山(今湖南岳阳市的君山)。

山上有许多黄金,山下有许多银和铁,山中的树木多是山楂树、梨树、橘树、柚树,草类多是葌草、蘪芜(一种香草,可以入药)、芍药、川芎。

尧帝的两个女儿就住在洞庭山中,她们常常在长江的深潭中游玩。

由澧水和沅江吹来的风,交汇于湘江的深潭处,这里位于九条江河之间,她们出入时一定会伴有狂风暴雨。

这一带有许多怪神,他们的形状与人相似,身上盘着蛇,左右两只手也握着蛇。这里还有许多怪鸟。

拓展:

【帝二女】

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名娥皇,一个名女英,两人同时嫁给了舜帝。她们曾帮助舜帝躲过弟弟的百般迫害,成功登上王位。

舜帝登基后,娥皇被封为后,女英被封为妃。两姐妹相亲相爱,走到哪里都不分离,共同辅佐舜帝治理天下。

舜帝在位三十九年,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她们的贤德也因此被广泛传颂,受到民众的称赞。

舜帝晚年时巡察南方,不料在苍梧山突然病故,埋在了九嶷山。与他共患难的妻子娥皇女英得知后,悲痛断肠,在前去南方奔丧的路上一路痛哭。她们不断地向九嶷山的方向张望,但什么也看不见。

最后,悲痛过度的二人,双双投入湘水,为舜帝殉葬。娥皇、女英死后变为了湘水中的女神,常常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漫步闲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