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链说白了就是分别心!这三个字其实是从佛学当中借用的,佛门嘛,老是劝告大家,说不要有分别心,万物都是一样的,都是个空。为什么佛祖和他的弟子们要对大家如此谆谆教导?因为人性如此嘛,大家天天有分别心。
其实我们从进化论上也可以解释这件事情,你看达尔文是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来适者生存,这叫自然选择。但是达尔文在1871年的时候还写了另外一本书,叫《人类的起源和性选择》,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再强,你再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即使你逃过了自然选择,但是如果没有人愿意跟你结婚,你的那个基因还是传不下去。
所以所有的生物物种,尤其是人类,他的生存实际上是有两个欲望在支撑,第一个欲望就是变得越来越强大,在商业上就反映到我们刚才讲的第一个趋势,借助新技术,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实还有第二点,那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个人群中显得不一样,我们要把自己优长的特质拿出来供别人羡慕,然后顺便吸引异性的目光,然后找机会把自己的基因给传下去。
它作为一行代码,刻印在我们基因的深处。你看那些小动物,它们工具少,所以只能靠什么抖搂抖搂尾巴,像孔雀;还有小鸟歌唱,还有甚至了不起打一架,来作为它们性炫耀的工具。而我们人类那工具可是极大丰富,从今天戴的一款表,我穿的一身衣服,佩戴的一个包包,坐的什么车,家里那几厚本房产证等等,这都是我们人类性炫耀的方式。
所以你看,什么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它其实在生物学上理解,就是有一部分人他逃脱了第一把进化剪刀,那是最残酷的,叫自然选择,就是一直危及你生存的那个东西,中产阶级都满足了,我吃不愁喝不愁,于是大自然的第二把进化剪刀就过来了,这叫性选择,你怎么能让自己变得和他人不一样,然后吸引更多的异性,让自己的基因传播得更广呢?
那好,性炫耀一定就导致人性当中的一个东西,就是我刚才讲的分别心。其实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中产阶级消费升级,本质上都是这个东西,比如说有消费学者就研究,说美国人为什么突然开始盛行一种叫芭比Q的东西,就是野外烧烤,可是美国人的芭比Q不是到野外,就是在自己家的后院。后来一研究发现,中产阶级突然他的整个的家里的院落装修的潮流起来之后,才兴起了芭比Q,因为我家的院子装得好,别人怎么能知道呢?请回家来嘛,吃一个烧烤嘛,你不就能欣赏到了吗?
再比如说日本,日本人消费奢侈品,那其实当年比中国现在这一拨那要疯狂得多,全世界去扫艺术品和消费品。为什么?因为日本的社会结构其实比较畸形,每一个人的私生活其实比较不堪,我就说他那个住房条件,他肯定没有机会像美国人一样,去炫耀芭比Q和自己家的院子,他不可能,住房条件狭窄,所以他只能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挂在自己身上。所以第一波消费升级其实都是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富有。
可是社会也在进展,说炫富这件事情很Low的嘛,整个社会结构现在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仅仅是有钱已经不是炫耀的本质了,那其他的叫分别心的入口也在打开。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叫歧视链,或者叫鄙视链。比如说看英剧的人,就看不起看美剧的人;看美剧的人呢,说你不能看港台剧;看港台剧的人看不起看内地剧,看内地剧的人看不起看泰国剧,对吧?看电视剧这么一个娱乐活动,都有这样的鄙视链。
喝酒也一样,喝威士忌的人就看不起喝红酒的人,喝红酒的人看不起喝白酒的人,喝白酒的人看不起喝啤酒的人,对吧?喝啤酒的人可能只能看不起喝黄酒的人,等等。各种各样的鄙视链,其实都是这个分别心。而鄙视链最严重的领域是哪儿?你看,绕这么一大圈才绕回来,艺术嘛,对吧?比如说唱美声的人在很大一段时间里,他就看不起流行唱法。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是因为难,所以在后来的文化演进中它才变得阳春白雪,格调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