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知道读什么书,看了下书架,突然看到《巨婴国》,这本书已经在网上不让卖了,被列为“禁书”的行列,因为揭露了中国的些伤疤现状。
上次读已经两三年前的事情了,具体的内容已经忘了很多,重新翻读,又有了不少的亮点,来说一下这两天读到不错的观点,有以下两点
1、把人比作一个能量体,人随着成长都要向外界延伸自己,如一个章鱼不断伸展自己能量的触角,伸展方式各种各样,如爱、欲望、表达、创作等。人的这些触角往外伸展被人看见或者接住,建立连接,这股能量得到祝福。能量本性是灰色的,被祝福变成亮的、生的能量可以成为正能量。过程不被看见,就相当于触角没被其他能量体接住,那诅咒会发生,从中性、灰色的变成黑的能量,也叫负能量、攻击性的。这里我举个例子就好比有些人对自己的亲人、爱人表达出自己的欲望和爱时,被他人接受到了,并得以同样爱的回应,那这是同频的,会得到温暖会更有爱,人也会更积极向上,相反,表达的爱都没有被回应被冷漠,这样会更加消极,慢慢的会生出怨恨等。这种负能量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向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逐渐会有抑郁症。
2、理想家庭结构
夫妻关系是定海神针,夫妻关系是在一个家庭和家族第一位的,而亲子关系为第二位,夫妻关系稳定质量高,他们的亲子关系也自然不会差。
相反有问题的家庭结构: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焦虑的母亲:对丈夫和孩子家庭总是出现着急焦虑情绪,不够稳定。
缺席的父亲:一种很少在家,另外一种对家庭的回避,回避与妻子关系,回避和孩子的高质量沟通,比如爸爸们只会低头玩手机,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闻不问。
从而导致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这让我想到了最近热播的《小欢喜》,里方圆家庭就是一个表达爱接受爱充满正能量体的家庭,他的孩子方一凡也是最幸福的;反之乔英子,她的爸妈离异,乔英子她妈就是一个焦虑的母亲,英子的爱和欲望对其妈妈表达,而不被接受,能量体更加变暗,她对内攻击从而积郁成抑郁症。
我们需要做一个敢爱、敢表达和积极接受别人的正能量体,在家庭也是一样,我们互相接受了爱的表达我们也会更有爱,夫妻关系会更加融洽,孩子也会更加心理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