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口头禅
孩子跑得飞快时,我会提醒他:“慢点”、“小心”,这话说得十分习惯,有时他正常地走路、奔跑,我都会提醒他“慢点”、“小心”。
一直以为这是出于爱的关心和善意的提醒,有时他觉得唠叨,我还感到受伤,好心怎么还被埋怨呢?但其实,从未思考过,这些提醒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如果关注自己的“潜台词”,就会发现,事实并非我说的那样。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本书中讲到:“慢点”、“小心点”都是糟糕的口头禅。这些口头禅,其实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真是读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才是这些过度提醒背后的潜台词啊!

正确的废话
在阅读时,我们常常读到一些话,让我们觉得句句说到心坎里,恨不得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话。
比如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本书里,尹建莉分析了这段话的“潜台词”,认为包括两个“高人一等”的意思:
1、我和别的家长不一样,别人关心成家,而我关注未来;
2、孩子,你不懂,当下的用功和未来的体面生活、尊严挂着钩,我要提醒你。
这段话流传很广,被无数人转载,都觉得说到了心坎里。问题是,这段话说到了谁的心坎里?孩子的,还是父母的?
其实,深入一点思考就会知道,每个父母关心的都是孩子的未来,即便是焦虑和紧张地逼迫孩子用功读书、考取好成绩的父母,也是因为他们相信那是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最好的方式。这段话里既没有高人一等的观点,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只是被正确的废话唠叨了一阵而已。

如何说好“潜台词”?
“潜台词”是一个人的无声之语,很难被觉察到,但它却是一个人潜意识的真正表达,是真正对教育产生影响的部分。
要说好“潜台词”当然不是要我们去设计所说的每一句话,而是要我们不断觉察、学习和改变,从观点上提升,从言语上改变,多思考“孩子从我的话里接收到了什么”。
这一点,在我们向外学习的时候同样适用,多思考一点,就少一点被当成“韭菜”的机会。

我是@凯妈读书 和我一起读好书,育好儿,做智慧父母,养育幸福孩子。
#凯妈读书笔记# Day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