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室友说你科二挂了五次竟然还有心情哼歌!
那我就写篇文章告诉大伙儿,我科二挂了五次为什么还在哼歌,我告诉你我因这五次考科二的经历、前前后后所花的两年时间、前前后后所花的好多钱等等巨大的精力心血所感悟到的两个道理。
一.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当时我选择那个驾校的过程在这里我反思一下。注:我的驾校名字就不公开了,为了方便称呼,下面我就称其为A驾校。
当时我选择A驾校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是一个驾校代理学长拿着一个表让我看,那个表列着我们这个地区各大驾校的优缺点,比如说各个驾校的价格、各个驾校的服务态度评分、学员口碑、各个驾校的通过率、各个驾校的规模、各个驾校有没有自己的考场(这个很重要)。在我当时的认知下,我比较在意学员口碑,我觉得学员口碑决定一切,什么规模、什么有没有自己的考场都是扯淡,跟我没关系(现在我才意识到我错了)。所以当我看到A驾校的学员口碑较好、价格又便宜,我就笑了。尽管A驾校没有自己的科二考场,规模又比较小,还是新办的驾校。第一个选择了它,然后我和我的同学就去看了驾校,整体还算满意吧(因为没有对比呀),然后对方一个劲的说他们价格更便宜。我和我的同学就这样报了A驾校。我们再也没有去其它的驾校看一看,比一比。再也没有。。
今天我早上预约考试的时候,约了350多号,然后工作人员说要到下午4:00之后才能排到我。所以我和跟我一起考科二的朋友dt(名字拼音缩写)就觉得还早,便出去逛逛,出去时看到车管所马路对面有另一家驾校(不公开其名,我以下称呼其为B驾校),我当时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就想冒充要报驾校的学生进去看一看,结果不看不要紧,一看B驾校,再一听那里的工作人员一介绍,这件事就成了导火索(因为其实这个时候我们才有了对比,A驾校和其他驾校的对比),当时我和dt一肚子感慨。至于感慨什么等一下说,先说我们为什么感慨,因为那个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B驾校和对面科二考试的车管所是一家的,他们驾校的学员平时练车熟练了之后就可以去车管所的考试场地练车,而且是免费的,无限次练车。而我们A驾校呢?由于没有自己的考场,所以要想在车管所练车就得交200块钱,而且只能练一次。要知道科二考试那些点位最重要了,你如果熟悉了考试场地的点位,等于成功了一半。还有没完,B驾校的人还说每次考试他们都能把他们自己驾校考试的学员排在前面考,而我们其他驾校的人不管你来多早排队取号,都得等到后面。肯定是下午了,今天下午又下雨,傍晚天又暗下来了。还有没完,B驾校的人还说:你考试时他们驾校的教练也会在考场,所以你考试时刚开始教练会提醒你做好准备工作,如果你第一次挂了教练还会帮你分析你挂在什么地方了,第二次考要注意什么。而且只有他们的驾校教练能进入考场,其他驾校都不行。
所以你知道我和dt为什么会满肚子感慨了吧。我们感慨我们当时选驾校时为什么不多跑几家,为什么不货比三家。为什么没有选择一个好平台,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选择有多重要了,选择了对的方向,你的努力会事半功倍。
另外还说一个细节,B驾校我刚到门口时那个门就自动打开,门有自动感应功能。还有它的装修特别气派,驾校的名字刻在一块黄色背景的很大招牌上,刻的很大。而对比之下,A驾校就显得很那啥,不说了。这里能说明什么呢?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叫做沉没成本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你已经花掉的资源,而且不能够再次收回了。比如说B驾校花大钱装修的很气派,这就是B驾校的沉没成本。那他为什么要花很多钱装修的这么好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说巨大的沉没成本会告诉顾客我这个驾校的实力,所以你应该信任我这个驾校,要不然我所花费的这么多钱砸出去了、用掉了,成为沉没成本了,我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我是想做好这一件事,所以你应该相信我有实力有态度做好这一件事。
再比如说,今天很多生产商花巨额资金请明星做广告,作用就是通过请明星来乱花钱,从而取信消费者,这样才表明自己的产品值得信赖,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被曝光,大家不买我的产品,我的沉没成本就白花了,这样才能取信于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知道你的产品好不好,即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可能在你生产时盯着整个生产过程呀对不对,所以生产商以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消除信息不对称。
写到这里你们可能以为我会怪我的驾校。我想说我不怪我的驾校,我也不怪我的运气不好,我也不怪我自己,怪有什么用?今天这个事实是我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每一步都是我自己走的,没人强迫我,而我为什么这么走,为什么走这条路,都是由我当时的认知决定的,所以你会说要怪就怪我的认知是吧?可是你能怪我当时的认知吗?不能,因为我当时的认知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从出身到现在我所读过的书、我所经历过的事、我所听过的话、我所相处的人、我所处的环境等等等等一切因素造就的,你能怪吗?你怪的完吗?所以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有句话说: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如果以我今天的认知,我会贪图便宜去选择价格便宜的A驾校吗?不会,但是我当时的认知就是没到这个地步,我当时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我以为只要有一个人能过,我肯定也能过,我以为只要我练的好,有什么不能过的?今天我意识到我错了,我意识到这世界上很多事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我意识到贪小便宜其实是会吃大亏的。我意识到每当你要做选择的时候,你应该谨慎,应该货比三家。
二.为自己而活
我今晚把这消息告诉我的一个亲人,我的那个亲人说“那你考研要加油了。别到时成笑话”。我的回答如图:
好吧,我承认有时候我说话有点冲,尤其是对我的亲人,实在不应该,我面壁一下。因为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待人如春风,特别是对我身边的人。但这不是说就不要底线,说到“底线”,我想跑一下题,这是在我高中时对我很重要的一个女孩教给我的,那是我才真正懂得了底线一词。是这样的:很多道理你只是听过,你只是知道,但你并不真正懂得,所以当然也就做不到。韩寒说:“懂得了这么多道理,但我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有点误导人,这句话应该改成:“知道了这么多道理,但我仍然过不好这一生”。那如何过好这一生呢?把道理从“我知道”变为“我真正懂得”,并去践行。
回到正题,我想说的是:我们并不是为别人而活,我们难道要活在别人的嘴里吗?关于这个有个经典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爷孙俩进城赶集,天气很热,爷爷骑驴,小孙子牵着驴走。途中,一位过路人看见他们,便说:“这位老人只顾着自己享受,让小孩子在地上走。”爷爷想想也是,赶紧从驴背上下来,让小孙子骑驴,自己牵着驴走。没走多远,又一位过路人说:“这个小孩子真不懂事,自己骑着驴,让老人跟着跑。”一听此言,小孙子心中惭愧,二人决定一起骑着驴走。走不远,一个老太太见爷孙俩共骑一头驴,便说:“这爷俩的心真够狠的,那么一头瘦驴,怎么能禁得住两个人骑呢?”爷孙二人一听也是,就全都下得驴背来,谁也不骑了,二人干脆牵着驴走。走了没几步,又碰到一个老头,指着他们爷俩儿说:“这爷俩真够蠢的,放着驴子不骑,却愿意走路。”最后爷孙俩决定抬着驴走,走了不远就有路人哈哈大笑,说:“这两个人真有思,有驴不骑牵着也行,何必抬着呢?”
如果我们活在别人的嘴里,这样你会很累的,而且你的一生不属于你,属于别人,是别人的话控制了你。所以说我的科二考了五次,是的,这是事实,但个中曲折只有我自己知道,有没有努力我自己知道,从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什么也只有我自己知道。所以别人的眼光不重要,所以我敢写出来,让天下人嘲笑我 /哈哈/。因为我只活给自己看,我为我自己而活。我唯一担忧的是不想让我家人伤心,所以当我今天下午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本来把这个事发在我家群里的,但是我看见群里的小视频我爸和他的外孙女玩的很开心时,我不忍心发,我不想破坏这一幸福时刻。我为自己而活,所以我不怕嘲笑,而且反而我能将坏事变好事,比如从这件事情当中总结出这么多宝贵的经验来,包括写出这篇文章来,另外以后我也能时不时的嘲笑自己一番,给自己加一个非主流的标签——科二挂了五次的男人。我想这样的人应该不多,所以值得一说。/嘻嘻/
最后,一篇文章下来总得来一个金句:要知道,为别人活是一场永无宁日,毫无胜算的自我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