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真的是一个脑子性感到让我起鸡皮疙瘩的人。
该(程璐)
“父母愿意让我们啃老,说明他们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人生像一个公司,父母让我们啃老,就像是给我们的天使投资。”
“从生物学的角度,越高等的动物独立的时间越晚。人类要经过父母长期的养育,长期的啃老,才能够让我们步入社会。因为只有这样,人类的文明才能够得到传承,经验才能够得到积累。”
不该(王凯曦kc)
“真的只有毕业生会拮据吗?毕业后我们拮据,结婚我们拮据,生小孩之后我们拮据的不行,只要我们想啃老压根没有不拮据的时候。但爸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这样一辈子走过来,又有多少想要的东西得到过呢?”
在爸妈为了我们已经错过很多他们心爱的事物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满足他们这一点点微小的渴求。他们撑得住我们的生活,但撑不住无止境的担心。我们忍住不啃老,其实是在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努力成为那个让你放心的人,虽然这条路并不平坦。但我希望以后你们每次双手合十祈祷的,都不是希望我能过得好这么容易的事情。
该(冉高鸣)
“相比于那些已经啃过的时间和人脉,钱是最不值钱的资源。”
“我们是牺牲了成长期的时间和精力,燃烧的是自己成长的机会和效率。父母这个时候愿意出钱资助我们,不仅是满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钞票,更是为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买了门票。”
不该(大王)
“有手有脚的人哪儿那么容易被饿死?”
“我们之所以会心动选择去啃老,是因为我们刚刚毕业,对要从父母身边开始独立有点不适应,对我们自己开始要单挑生活感到很不自信,但是只要你真正战胜了这种不适应和不自信,你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有多牛。”
该(程铭)
(这段程铭打的不太好,前面正方一二辩打的很棒)
不该(储殷)
(这段跳过,储殷教授离题十万八千里)
“一家人之间的生活方式从来不是按你的一辈子和我的一辈子来过的,我们算的是一家人这辈子怎么过。”(陈凌岳)
“没有人能保证父母和孩子的时间是同步的。”
“如果是父母自愿拮据,来换取你的不拮据,换取让你有学习成本的时候,你还觉得这是机会成本吗?”(颜如晶)
毕业后过得拮据,但是没有定义怎么样算是拮据。
拮据是什么?就是手头有点紧。租房子的第一条定律,是房租不要超过工资的三分之一,觉得拮据的话,可以把公寓换成合租房;不能打车出行的话,就选择地铁公交;不能每天点外卖的话,就学着自己买菜做饭;不能去专柜试各种化妆品,就海淘必须的护肤品;不能去商场随意买衣服包包鞋首饰,就攒着买一套得体的衣服配饰……
父母愿意让我啃老。大多数父母都会操心孩子,不管多大在父母面前都是小孩,只要孩子需要,不要说啃老,就是把骨头砸碎了都愿意把骨髓抽出来双手奉上。
毕业后的房租,是我爸帮我付的。当时刚毕业找到工作,特别硬气的说毕业之后绝对不要你们钱,我能自己养活自己了。我爸付了两个两个月房租,我说就算是问他借的,到现在也没还,他说压根就没想过要我钱。
该“啃”吗?其实我是觉得不该的。
父母愿意,意味着我该不该和我可不可以,我可以,但我不该。
他们这一辈人,七十年代是最辛苦的一代。年轻的时候是集体生活,算工分领工资领粮米油面,中年开放二胎政策,开始为小孩打拼,工资上涨幅度跟不上物价,房价说在调控下降,怕不是加速度减小。
我们这一代人,九十年代是最幸运的一代。小时候衣食无忧,千禧年之后日新月异,一直跟着社会发展被推动着不断往前走,相对压力没有八零后那么大,思想没有零零后那么不切实际。
诚然,父母能让你“啃”,意味着你的要求都在他们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会说让你啃的都是他们的骨血。但是你要明白,成长注定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争,不可能一直在象牙塔里踽踽独行,在学校和父母的庇护下蓄力了二十来年,到底要学会面对各种成人世界和社会的磨砺和打击。
你要懂得分辨是非,也要学会善解人意,更要知道自己的底线和能力到底能支撑走到哪一步。大环境下明白取舍,会讲究,也能将就。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