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鹤,焦点解决讲师一期班,心理咨询师,成长分享第1153天,坚持运动第54天(2019.4.29星期一)
认知笔记83 互动的最高境界就是潜对话
最具亲和力、吸引力,甚至杀伤力的产品和人,将他们的卓越和不平常隐藏在了一种平常之中。
如何能让自己和自己的产品形成一种“超级刺激”?
如何能对用户形成一种“强助推”?
如何在一种不动声色、极其顺应谦卑的状态中,对用户实行最大化的引导和控制,同时又完全让人感受不到这种引导和控制?
——同理心
曾国藩有一个技巧——在教育自己孩子该怎么做之前,他会先做一个自我批评。
《曾国藩家书》里,曾国藩教育他儿子,用的其实是同一个套路:
进行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对儿子的某个优点进行表扬→告诉儿子“我当年跟你一样,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把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教训告诉自己的儿子。
简单来说,曾国藩的教育方法就是:从训话到对话。
虽然是在“教子”,但他的界面是一种“对话”的方式:从“把我想说的、我的意志、我的认知强塞给你”的这种灌输,到“如何营造一种语境,实现双方认知重叠,形成共识”。
这个共识在哲学上叫“视野融合”,就是“虽然有你的视野和我的视野,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共同看到的——我看到的,也在你的视野里”。
从另外一个角度,曾国藩的教育方法也是“从命令控制到助推”的过程:把一个显性的、强势的命令转化和隐性化,把命令和流程预埋在互动过程中——你觉得是按照你的意愿、立场、视角在认知、选择、决策和行动,实际上,是沿着我事先设定的一个你看不见的轨道在运行。
计算机的发展:人机的“对话到潜对话”
智能技术解决的仍然是“对话”问题,命令仍然存在,但是,命令变得越来越软化和无形化。
智能产品已经不同于“技术色彩非常浓厚”的计算机了,虽然它的技术浓度远大于计算机;
智能产品是人跟机器之间的一种“隐性互动”,它不再是接受人的明确命令,而是实现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一种高级互动——非直接和非监督性的命令执行与需求满足;
智能产品逐渐变成陪伴的配角角色,让计算机成为人的仆人。
简单地说,命令的无形化和隐形化,使人跟机器的互动完成了“从对话到潜对话”:从“以机器的语言跟机器说话,下达明确命令”到“以人的语言跟机器对话,命令变得越来越不明确”;从“人给机器下命令”到“机器揣摩人的需求,并且把人的需求上升为命令”。
最糟糕的员工是:领导下命令,他敷衍打折地执行,甚至不执行;
更高一级的员工是:领导下命令,他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更高阶的员工是,不用下命令,或者只是给出某种提示,他就能从众多的碎片化信息当中提炼、合成领导和其他员工的需求,把这种需求变成一种命令——他们之间的这种互动已经不再是一种用明确语言进行的对话,而是一种基于场景的潜对话。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只有从“用明确的语言下达命令,表达需求”到“用非精确的,多形式的语言表达关于自身需求”,最后达到“从对方的行为、表情、手势、状态里解读对方的需求”——也就是:完成了“从对话到潜对话”,才是实现了最高认知,达到了互动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