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绒花》即刻氤氲着童年气息,那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心爱的曲子……
那烙着“大海航船靠舵手”字样的收音机里飘扬的耳熟能详“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粒粒鲜血染红它……啊~ 啊~绒花 绒花,啊~ 啦~一路芬芳满山崖,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花载亲人上高山,顶天立地迎彩霞……啦~ 啦~”
刚才又和老妈在聊《绒花》,她记得是李谷一唱的。说到李谷一的时候,好像她特别兴奋。大约是同为湘籍的缘故吧!
整部影片的音乐设计堪为精品。《驼铃》送别场面让片里片外哭声一片。好久没见自己泪腺如此发达了。
我对音乐着实一个门外汉,然熟悉的旋律带我走进那难忘的儿时岁月——
刘峰,何小萍这一类的善良的苦人还是随处可见的。我邻居的一位从对越自卫还击转业到法院做法警的大叔就是一个活雷锋。他脸上、身上负多处枪伤,老大不小才娶到老婆。还是二婚带着前夫女儿的。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孩子,却不到16岁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大叔一如既往待人和善,可谁会知道他内心划过的那一缕忧伤!小时候居然还觉得看他满是伤疤的样儿,避闪不及。偶尔还会尖叫起来!
看着刘峰和他的战友们浴血奋战的场面,内心深处的愧怍难以言表。
记得刚入少先队不久,参与一次慰问活动。到一八一医院问候重伤员。那是一个白色的世界——医院的墙壁洁净纯白、床、床单、被褥以及伤员全包裹的白纱布,有的露出一只眼有的两只眼……只有白色是完整的,其余的白纱布包裹的让人不寒而栗。当辅导员让我念慰问信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信里的只言片语多么苍白无力!我们勇敢的辅导员轻轻上前做了握手状,我却后退几步,泪水迫不及待地喷涌而出……后来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身边有很多是越战转业的长者,他们经过了血雨腥风后对活着的理解是不同于常人的。他们会毫不犹豫在清明左右的日子到老部队探访战友及其亲属。他们对自己的荣辱沉浮也完全是去功名利禄的。因为他们不止为自己而活着还有为曾经一个战壕的各位弟兄们好好活着!他们也许没有让自己和妻儿过得很理想,但他们会时刻惦记着已故战友们的家人!
他们是一群有大爱的真汉子!
正是这一群血气方刚的汉子们指引着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也必须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芳华》里的刘峰就浓缩着这个时代的烙印,他们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
我们应该如何善待他们?我们应该如何关爱青春不在的更多长者们?我们也会青春不在,我们的下一代会怎样感悟这一切?
“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绝代芳华之后,让历史在前行中有一抹震撼人心的思考……
愿《芳华》的温暖给寒冷的冬天披上唯美御寒的风衣!
一睹为快吧,不可多得的好影片!
人性的思考化作看似轻巧的拷问,实则在你我内心深处很纠结——不是么?当面临被集体冷落,你确定你依然保持自我?那么强大的你,你确定吗?不要自己评判,让大家说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