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哈佛大学校训
关于本书
在探讨时尚这个话题时,本书独辟蹊径,从身体的角度解释了时尚的根源和意义。作者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说我们就像摇晃一个不能打开的礼物盒子,以此猜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一样,我们摇晃着自己的身体,尝试各种穿衣打扮,时尚的秘密就隐藏在这个摇晃身体的过程中。
核心内容
一、身体的古怪性,也就是不平衡和矛盾性,体现了人对自身的不安,这正是时尚产生的根源;二、服装除了保护身体的作用之外,还用来传达社会规范,对人进行分门别类,反抗穿衣规则,正是时尚的开始;三、身体和衣服、人和世界之间的不平衡和矛盾关系,既是时尚的不竭动力,也是时尚存在的意义。
一、身体的古怪性,是时尚产生的根源
作者说我们的身体是古怪的。“古怪”这个词是他对英文单词“disproportion”的翻译,而“disproportion”这个词是法国物理学家和思想家帕斯卡对人最核心的看法,意思是不平衡、矛盾。帕斯卡认为人就是一个不平衡的矛盾体,他在《沉思录》中写道,“人要求伟大,而又看到自己渺小;人要求完美,而又看到自己充满缺陷。”作者非常喜欢帕斯卡的这个观点并用来分析人的身体,因此“古怪的身体”,实际上是“不平衡的身体,矛盾的身体”。作者认为这正是时尚产生的根源。
作者先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我们对朝夕相处的身体实际上并不怎么了解,然后发出疑问:虽然我们对身体的了解十分有限,但是却有一幅全身像,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大脑里自己的身体形象是完整的,这要怎么解释呢?作者认为,这得归功于我们的想象力了。虽然我们只能看到身体的某些部分,但是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把剩余的部分脑补出来,拼凑起一个完整的身体图像。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所知道的身体,实际上是一个想象和理解的产物,所以,它非常脆弱和不稳定,我们对自己的形象非常敏感。
作者告诉我们,作为时尚的主战场,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以为很了解,实际上是不了解的,它本身是实实在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却是零散的脆弱的,这正是身体不平衡、不均衡、矛盾的地方。当然,与其说是身体的不平衡、矛盾,不如说是人自身的不平衡和矛盾。这种不平衡和矛盾还会进一步加深,因为本来没有特殊意义的身体,我们却无中生有地制造了意义。
二、反抗穿衣规则,正是时尚的开始
人们通常认为穿衣打扮一是为了保护身体,二是为了好看,但是答案并非这么简单。
作者分析说服装还起到了传达社会规范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服装、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服装的原因,服装以看得见的形式表明了个人的社会身份。服装传达社会规范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式各样的制服了。穿着制服的人,是一个社会属性的人,他的个人特点全部被隐藏起来了。
如果人要通过穿衣打扮找到自己的身份,首先就是反抗制服,而时尚就是这样开始的。在个人层面上,我们一出生就面临着社会已经制定好了的穿衣规则。这对于那些自我意识强烈,同时又想要通过穿衣打扮找到自己身份的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他不想要成为社会的某种人,而是想要成为他自己,所以他开始反抗制服,随便乱穿,不停地尝试,不停地犯错。作者说这种对穿衣规则的破坏,正是时尚的开端。
在社会层面上,日本时装界的山本耀司、川久保玲和三宅一生之所以有“三驾马车”的美誉,也正是因为他们冲破了西方传统时尚的教条,对各种标准和规范一概否定,没有谁必须穿怎样的衣服,这才是真正的时尚。比如,山本耀司制造了“不是衣服的衣服”;川久保玲则发明了里子外穿的衣服,还设计了打破性别规则的衣服,在女装上增加了男装的元素,一反女性服装必须优雅的传统。
三、时尚的不竭动力以及存在的意义
我们想要借助衣服来平衡不平衡的身体,但身体的不平衡又一次一次打破衣服的平衡,时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不竭的动力。当然,这种身体和衣服之间、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最根本的还是人与世界的矛盾,人们想要冲破这个世界的既定规则,看看这个规则之外是否还有不一样的自己,或者仅仅要借助这个破坏的行为,表达内心的种种诉求。虽然时尚并不能完全承担起寻找自我的重大责任,但是衣服也的确给了人小小的自由,让我们可以通过在表面上变来变去,实现自己的一点点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