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胝 (Calluses)
胼胝俗稱繭,是表皮因長時間的摩擦、壓迫所引起的角質增厚而突起。表皮會因摩擦形成的壓力和水平剪力的作用而與真皮層之間出現裂縫、血液供應缺乏,進而撕裂、破裂,最後受到感染;患處邊緣不清晰,且中央無核。最常見的現象為不適的鞋子所造成;除了出現在腳底外,手掌、腳趾側面、足跟也是易發生的地方。當手用來緩和衝擊的皮下脂肪層失去彈性時,疼痛就會產生。
症狀:皮膚角質層明顯地變厚、變肥大,且因此而感到不舒適。當施予壓力於患處時,不一定會感到疼痛,但粗厚的表皮很容易造成疼痛。
處理:
*胼胝的治療原則即是要除去其刺激來源。
*立即換雙寬鬆舒適合適的鞋子,襯以柔軟的鞋墊以減輕足下的壓力。
*將患處浸泡於溫水中半小時,使胼胝稍軟化,再使用指甲銼刀、砂紙或小刀片小心削去厚皮部分,如此重覆數次。
*於練習可後使用乳液按摩患處,破壞胼胝的生長,每週約1~2次。
*可在夜晚使用5﹪~10﹪的水楊酸軟膏 (俗稱雞眼膏),於柔軟膠棉上,貼於患處 (要注意勿貼於正常的皮膚上),使之能在隔日脫皮。
*在使用脫皮軟膏之前,須先使用指甲銼刀、砂紙或小刀片小心削去厚皮部分。
*最好的處理方法即是不移除胼胝,保護它避免受到壓迫或刺激;可使用甜甜圈墊 (dount pad) 來避免壓迫到疼痛點。
預防:
*穿著合適的運動鞋,避免太窄或太短。
*若是因腳姿勢不正確,則可使用甜甜圈或用支持足弓貼紮來校正,使腳能更平均地支持身體重量或負荷,以減少皮膚的壓力。
*運動時可穿兩雙襪子 (內層較薄,外層則為普通運動襪) 。
*可在鞋內使用吸汗粉末以保持腳的乾燥。
*若從事胼胝易發生在手部的運動,如:自由車或體操,則應使用保護性手套。另外,可將手浸泡於鞣酸 (單寧酸) 或鹽水以增加皮膚對產生胼胝的抵抗力。
*若有起繭的地方,最好隔一段時間就把太厚的繭削平,避免因繭過厚、過硬而起水泡。
水泡 (Blister)
和胼胝一樣,水泡 (Blister) 為表皮因長時間的摩擦、壓迫所引起的現象。表皮會因摩擦形成的壓力和水平剪力的作用,而與真皮層之間出現裂縫、血液供應缺乏,造成局部細胞壞死;接著組織液進入此裂縫,形成了水泡。運動中的高溫、汗溼則更易促使水泡產生。這種情形常見於手掌、腳底及腳趾側面、足跟。
症狀:灼熱感 (Hot Point) 及劇痛,患處充滿液體,運動受限制。
處理:
*對於因長時間的摩擦、壓迫所引起的水泡,最初的處理即是除去刺激來源,避免再度受到刺激而使情形加劇。
*在水泡尚未形成之前,當症狀為紅、腫及感到不適時,可對患處施予冰敷以減緩症狀。
*完整、未受損水泡的處理:
最初的24小時,先讓水泡保持原封不動;過了這24小時,症狀或許會些微減輕。
若水泡很大且位於易受刺激的地方,則將水泡以清潔皂或殺菌劑清洗乾淨。
以無菌小刀在水泡突起組織的周圍切開約1 / 8~1 / 4吋的開口,且要夠大才不會再密封住。
以一軟墊施壓力於患處,使液體排出,軟墊須壓迫於患處直至液體完全排出且不再充滿患處。
當液體被清除後,使用如優碘清潔消毒患處,再以抗生素軟膏塗抹並覆蓋紗布。
可在患處貼上一甜甜圈墊以避免再受到刺激、壓迫。
每日檢查水泡區域是否有受到感染,若有,則立刻求助於醫生。
當紗布因再度流出的液體而變濕潤時,即要更換敷料。因在潮濕環境,易助長葡萄球菌的滋生而受感染。
當柔軟處完全消失後 (約5~6天) ,可將硬皮剪除,但若有任何的柔軟處存在,則不剪除。
*表皮撕裂面積小於其直徑的1 / 2:
保持水泡為乾淨且不受感染的。在最初的處理,小心地完整地以清潔皂和水清潔水泡;清潔後以殺菌劑消毒。
勿將表皮剪除,將其覆蓋回患處,使用抗生素軟膏及甜甜圈墊即可。
同時要每日檢查其是否有受到感染,若有,立刻求助於醫生。
*表皮撕裂面積大於直徑的1 / 2
使用無菌剪刀移除破裂的皮膚。
以清潔皂和清水清潔傷口,並使用不具刺激性的殺菌劑消毒。
使用second-skin覆蓋於傷口和甜甜圈以防再受刺激。
預防:
*穿合適的運動鞋,避免太窄或太短。
*運動時可穿兩雙襪子 (內層較薄,外層則為普通運動襪) 。
*可在鞋內使用吸汗粉末以保持腳的乾燥。
*若有起繭的地方,最好隔一段時間就把太厚的繭削平,避免因繭過厚、過硬而起水泡。
雞眼 (Corns)
雞眼是因皮膚反覆受到壓迫、摩擦等刺激所產生的。一般腳底或腳緣生雞眼的情形最多,起初都是只有一個,不過有時是數個集成一個,而中央有個眼,是其特徵,就因為有這個眼,所以才被稱為雞眼。
雞眼是境界明顯的角質增生,形狀類似一倒置的圓錐體,圓錐體的底面位於皮膚表面,而尖端向下深入真皮組織內,走動時,產生壓力而壓迫到神經,造成椎心刺骨的疼痛。
硬型雞眼 (hard corns)
為最嚴重的雞眼;是因受到不合適的鞋子壓迫所造成的軟組織發炎和變粗厚。通常發生於已變形的鎚狀指的頂端。
症狀:疼痛、發炎,雞眼為硬且乾的。
處理:若疼痛與發炎是主要的症狀,建議交由足部醫生來施行外科手術切除。手術後應穿著合適的鞋襪,另可在鞋內放置海綿墊藉以緩衝鞋子與腳趾間的壓力。
預防:穿著合適舒服的鞋子且必須夠長。
軟型雞眼 (soft corns)
是因穿著過於狹窄的鞋子和腳過度出汗所造成的雞眼。通常發生於趾間,尤其是在第四與第五趾間。
症狀:疼痛 (第四與第五趾間) 、發炎,雞眼為白色且軟的。
處理: 使運動員穿著合適舒服的鞋子,保持趾間乾燥清潔;藉棉花或羊毛來分開腳趾以減輕壓力,並可使用含40﹪水楊酸的液體或藥膏塗抹患處。
預防:保持趾間乾燥清潔,穿著合適舒服的鞋子且必須夠寬。
內嵌趾甲 (Ingrown Toenails)
內嵌趾甲 (Ingrown Toenails) 在運動員身上是一非常常見的情況。最常發生於腳拇趾之內側與外側。趾甲之前角會掘入附近之皮膚,造成鄰近軟組織之腫脹和感染。一般而言,內嵌趾甲是因承受來自不當鞋子外側壓力、趾甲修剪不當和因腳往前滑至鞋子前方所產生的壓力而發生的。
症狀:初期有疼痛、腫脹情形發生,罹病部位會有溫熱沼濕感且觸摸時會有壓痛現象;若未及早治療,則內嵌的趾甲會加劇地發炎、腫脹。
處理:
*若是初期的發炎情形,採取保守方式處理:
*將發炎的腳趾浸泡於110℉~120℉ (43.3℃~48.8℃) 的熱水中約20分鐘。
*浸泡過後的趾甲會變得柔軟,且可以將其自皮膚拉出,之後使用無菌的鑷子或剪刀將趾甲拉高,再塞入棉花以保持趾甲和皮膚是分開的。每天依此步驟及方法進行,直至患處的趾甲已重新生長。
*若變成慢性發炎,則採取較激進的方式:
在使用殺菌劑 (如:1﹪或2﹪的來多卡因) 後,以無菌剪刀快速滑過嵌入的趾甲下方。
以無菌剪刀刺入受壓迫的點,剪開並移除患處趾甲。同時移除此部位不良的組織。且保持潮濕殺菌狀態,直至發炎的狀況消退。
若再度發生,則可使用石碳酸永久地破壞患處的趾甲 (現已很少如此做) 。
預防:
*最好的預防即是時時觀察趾甲的生長情形。
*穿著合適舒服的鞋襪。
*固定每週修剪趾甲,且要修剪平齊,避免修剪成圓的。這樣趾甲才不會穿入邊緣的組織。
*趾甲要留置夠長以清潔底下的皮膚,但也要夠短以避免趾甲因腳滑向前而受到壓迫。
甲溝炎 (Paronychia) 和甲床炎 (Onychia)
在運動中,指甲和趾甲最易一再地受傷和感染。最常見的即是甲溝炎。甲溝炎是一種環繞趾甲周圍之皮膚的化膿性感染。甲溝炎和甲床炎的發生是因開放性傷口或趾 (指) 甲受到葡萄球菌、鏈球菌或海綿狀生物感染。最常發生於需將趾 (指) 甲陷入泥土中的運動員,如:美式足球的前鋒。
症狀:急性的甲溝炎在患處 (近側、外側趾甲) 會有劇痛、鮮明紅色腫脹情形。化膿物質會在表皮下積聚。若發炎情形擴散,則會形成趾甲床發炎的甲床炎。
處理:
*應及早辨識是否為甲溝炎,若是則可將受感染的趾 (指) 甲浸泡在融解硫酸鎂或硼酸的熱液中一天三次。
*浸泡後,塗抹含盤尼西林 (消炎) 或優碘軟膏於患處。
*若是無法控制的甲溝炎,則須由醫生來切開皮膚移除膿或移除部份受感染的趾 (指) 甲。
預防:
*時時觀察趾甲的生長情形。
*穿著合適舒服的鞋襪。
*固定每週修剪趾甲。
足癬 (Tinea Pedis) (即Athlete's Foot)
腳是身體最易受皮黴癬菌感染的部位,通稱為足癬 (Tinea Pedis) 或運動員腳 (Athlete's Foot) 。好發於第三和第四趾間、腳底和腳背。接觸性感染為最主要的原因,如穿著他人的鞋子。
症狀:患處極癢、可能會有小丘疹出現或小水泡破裂且滲出微黃的液體的情形。患者會想抓癢,而導致患處發炎和受感染;患處會有紅色或白色或灰色皮剝落。有可能因不斷脫皮,而導致皮膚角化且變得很厚很硬。
處理:
*清潔並消毒患處,再塗足癬軟膏或抹抗生素 (最有效的方法) 。
*不要去抓患處,以免受到感染。
*使用滑石粉以保持足部乾燥 (因溫濕的環境易助長其增長) 。
*穿著乾淨白色襪子以防再度感染,並每天更換之。
*若再度受到感染,則求助於醫生。
預防:
*注重足部衛生。
*可使用滑石粉以保持足部乾燥。
*淋浴後,使足部乾燥,特別要注意趾間與腳趾下。
*運動時,可撒滑石粉於鞋子以保持鞋子乾燥。
*運動時,穿著乾淨的襪子。
*浴室和房間應保持乾淨。
*平常儘量不要穿鞋子,多穿拖鞋。
骨骼肌肉損傷之分類(成因)
扭傷:韌帶受到過度伸展或扭轉而造成撕裂
撞挫傷:骨頭或肌肉受到撞擊力量所產生之傷害
拉傷:肌肉或肌腱受到過度伸展或撕裂的傷害
脫位:韌帶受到過度伸展或撕裂後,無法維持關節原有之穩定性導致組織之相對位置受到破壞或改變。
骨骼肌肉損傷之分類(性質)
急性傷害:可明確知道傷害發生原因、在傷害發生時可察覺到明顯的生理改變。
慢性傷害:無法明確描述傷害發生經過與機轉會因長時間運動而逐漸累積、或是由急性傷害後轉化造成。
傷害後的生理反應
*原發性傷害v.s. 續發性傷害 *紅腫熱痛 *組織發炎
*肌肉組織及關節僵硬 *組織結構病變 *二次傷害發生
*肌力衰退 *動作模式改變
急性傷害的處理原則(RICE處理原則)
*保護患處,避免再次傷害(PROTECTION)
*休息。(REST)
*冰敷,使微血管收縮(ICING)
減少出血;降低代謝速率
減少肌肉痙攣的現象
*壓迫,控制發炎與出血
*抬高,減緩出血與組織液滲出量
冰敷的方法與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特殊疾病不冰敷
*防止凍傷(加水、濕布、膠膜)
*避開表淺神經(尺神經、腓神經)
冰敷方法
*每小時一次
*每次15-20分鐘(約至麻感消失)
*壓迫(COMPRESSION)
給予間斷或持續的壓力加壓於傷處,可以幫助止血.消腫,避免腫脹對組織產生機械性的壓迫疼痛,阻礙循環系統的修補工作。可使用彈性繃帶加壓,亦可利用物理治療儀器的間斷式機械壓縮力量達到控制腫脹目的。
*抬高(ELEVATION)
使受傷部位高於心臟,幫助血液回流,促進消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