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aoxiuxiang
18K到1D之
棋力自我分析与感悟
自我分析:
在我18k的时候,我认为1D的棋力一定是相当的牛逼,至少是完全入门及全面了。可当我磕磕绊绊连滚带爬的站在这个我曾仰望的地方的时候,我才发现1D的棋力其实真不怎么样。就像你好容易追到了一个大胸MM,开房后激动的扒了一看,郁闷的发现原来她只是戴着魔术bar。有一次这样经历的棋友请举手,有两次这样经历的棋友我和你同病相怜,有三次这样经历的棋友我请你吃饭。另外,有戴魔术bar的女棋友请走开,本文作者不欢迎你。
1D真的不怎么样,因为我就不怎么样,职业棋手的棋我大部分步数都看不懂,从技术角度我感觉还有好多好不会,我的技术也非常不全面,譬如我几乎不懂官子。就这样,也1D了。。。好吧,让大家看看我这个1D囊中都有些什么货色。
先简单给自己的技术打个分,10分制(按照业5可得满分的标准,非职业标准)。
布局:5分
定式:4分
死活:2.5分
力量及手筋:2分
官子:0.5分
满分50,我大约14分吧。我不谦虚,在这个没人知道对方是不是条狗的网络上,我没必要谦虚,我就是这么认为的。有些项目可能分还打高了。18K们不信?好,接下来我分别每项自我剖析一下:
布局:
对于这个我自我打分最高的项目,也只是因为我曾经花过不少力气,而且在大部分对局中布局能稍占优势的关系。但一仔细分析,我的布局还是不及格。
最大的问题,我会的布局太少了。我深入研究过的只有中国流,我黑棋95%都是中国流开局。拿黑棋我经常能把握到主动权,可以这么说,我的白棋实力比黑棋实力要起码差一个贴目。所以我不爱拿白棋,为了拿黑棋,我每次升级,都是尽量找高一个级别的对手对局。在我的升级赛中,我找高一级,平级,低一级的对手的对局比例大约是6:3:1。平级对手也尽量找比我胜率高的,那样我才能拿黑棋。
除了中国流,我还稍微研究过迷你中国流,但用的少自然不熟。三连星和小林流基本没研究过,只是偶尔尝试玩玩。布局只用平行布局,对角星布局我从不用,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力量不适合走对角星。
每次拿白棋,我总有一种不会下棋的感觉。早期主要是二连星或者三连星。但也都只是徒有表象。后来逐步改成错小目。为什么走白棋就用错小目,原因有3个,一个是想快速取地,用实地抗衡有贴目负担的黑棋。但主要的原因只是因为我的小目定式不熟悉,而且小目定式又太多太复杂,用错小目能增加对小目定式的熟悉。其次是错小目容易形成迷你中国流的布局,虽然我用的不多。
对于白棋我到现在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布局,曾经下载过吴清源的白布局,打开一看,昏倒,里面的棋谱不是数字标明,而是中文标明的,简直没法看,看了两页就扔了。如果有白布局心得的棋友,希望你能回复此贴,让兄弟我也学习一下哈。
对于K级棋友,你能深入研究一个布局,并在实战中不断检验就够了。你看我,一个中国流也不到1D了么。当然不反对你多研究些,但是一个不研究是不够的。不是星位拍了三个就叫懂三连星,也不是会走星小目再分投一个就叫懂中国流。
定式:
为什么定式给自己打4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下棋的时候总是把定式大全放在电脑前啊,所以我不太会定式走错,哈哈。如果扔开书,我大概了解的定式也就20多个。数量其实不多。
但是关于定式我也有自己的缺陷,我最熟的是星定式,而小目定式因为种类实在太多,所以到现在我还是感觉把握不熟。三3定式因为少,还算基本掌握。但目外和高目,不好意思,只偶尔翻翻,从不去用,所以也基本不会。当然实战也很少遇到,遇到了也不搭理他,等他自己补角,实在要进去,也是翻开定式大全,照着书冲进去。
学习定式对K级棋友是最有帮助的,多走走你慢慢理解这个定式的这么走的原因,从而提高棋力,反正我除了布局,定式是看的最多的。但是不要去背定式,定式不是背出来的,我从没刻意背过一个定式,定式你只要多走,自然就记住了,如果不走,你背的再牢,过阵子也一样忘。
我个人认为,K级棋友没必要去了解高目和目外,K级对战中也很少能遇到。我近700局的经验中,走出目外和高目的次数不超过20次。三3出现的次数也不多,30多次最多吧。所以在K级,你只要学好星和小目的定式就足够你混到1D了。
另外K级棋友不要去研究复杂定式。遇到不会的定式就尽量简明,哪怕吃点小亏,复杂定式里面飞刀太多,很容易就中刀了。反正我近700局的经验中,从没碰到一个人走过大雪崩,小雪崩也只走过10次多点。大斜也只遇到过两三次,妖刀定式遇到的稍微多些,几十次吧,但也都是双方小心翼翼的走了个基本型。这种复杂定式我们K级棋友少碰为妙。也没必要。定式只是个马步架子,初级棋友对局关键还是中盘。
目外,高目,复杂定式可以不碰,但一个种类的定式虽然在定式书上没有专门归类而是分散在不同地方,但一定要熟悉了解,就是点三3定式。角部是棋盘的魔都,而三3就是角部的魔都。任何角部的攻防本质上都是围绕这个点来开展的,虽然表象上不一定是点三3。你要熟悉了这个手法,经常就能赚便宜。这个最好的一本书是韩国的《三3技法辞典》,但买不到实体书,只有电子版。还有一本就是加藤正夫的《角部攻防90例》,看完这两本书,你会发觉什么角都是不牢靠的。。。
对于K级棋友,定式能了解20个左右就够了,反正我就了解这么多。星位的定式,一般就是小飞挂,然后小飞守角,关起守角,压长压虎,和各种夹击,主要是一间低夹。当然还有脱先后的双飞燕定式等等。在K级中遇到的最多的还是一间低夹吧,虽然我不爱用一间低夹,因为有我贪角病,没事不爱把角部给别人,但大部分人都喜欢一间低夹。70%的概率应该有吧。所以对这个定式要认真研究。
小目定式种类繁多,但最常见的还是是一间高挂,最常见的应对还是托退定式。超过50%的概率会走这个吧,不止是我哦。当然托退也可能变成雪崩型。看局面选择了。其次就是各种夹击了,小目的夹击方式比星位丰富的多,一间低夹,一间高夹,二间高夹都走的不少。不会像星位基本就是一间低夹。
小目的一间低挂稍微少些,变化很多,没有比较统一的应对,根据每个人的风格和当时局面情况,什么走法都有,稳健如秀策的小尖,攻击有各类夹击方法。可以这么说,小目的定式种类比其他所有定式加起来还多还复杂。走法也更多变。K级棋友在小目定式上一定要多花点力气。
三3定式相对简单,主要就是星位肩冲后的一些变化。因为实战遇到的也少,我这也不多说了。
另外任何定式你都要学会几点:
1、任何定式,你要尽量明白如果对方不按定式走,你该怎么办。通常他不走的点就是要点。13k后经常遇到定式脱先或无理手,只有明白这个了,这才能说你理解这个定式了。会定式和理解定式完全是两个概念。通常K级棋友定式脱先或者不按定式走都是恶手,但问题如果你抓不到问题,可能恶手就变妙手了。
2、任何定式,你都要起码分别了解取地和取势的选择。譬如小飞挂角遇到夹击,你不能只会三三进角,起码要懂得跳起并肩冲破坏对方摸样的方法。
3、任何定式,你都要起码分别了解不同方向的选择。那个方向适合你发展,你就要往那个方向行棋。同样是对方小飞挂角,可能左右情况不同,你就要懂得选择守角或夹击来选择方向。
4、任何定式,至少了解到这个定式是先手还是后手。如果可以尽量找到分别以先手和后手定型的不同走法,在一些关键时候,一个先手作用太大了。。。
可以这么说,定式的运用和选择决定了一盘棋的基本战场形态和基本战斗趋势。有时候一个定式选择失误,一盘棋本质就已经结束了。
死活:
除了实战怎么最能涨棋?虽然我不愿意这么回答,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死活题还真是很有用的。
其实我真的不爱做死活题,以前看过一篇围棋老师的帖子,那人极力鼓吹实战第一,死活题没用。那些题目在实战中遇到的概率接近为0。我当时深以为然。他说他教的弟子从不做死活,打上1段的也好几个了。当时这也给我找到了一个不做死活题的充足理由。现在想来,那个老师完全是误人子弟,不做死活题能上1段么,当然能,但完全靠实战来锻炼死活效率肯定是低的。
死活题的题型的确在实战中很难能出现,但是死活题锻炼的是计算能力,是观察棋形弱点的能力,而提高棋力的根本就是提高计算力。那些希望提升棋力的K级棋友们,要升级多做题,没错的。
做什么难度的死活题?
根据我的经验,别做太难的,那个是找虐。除了能打击你信心没其他作用,提升不了你的棋力。那些发阳论啊,天龙图啊,我们一辈子或许都没必要碰,那起码也是业余3-5段后才需要考虑的。尽量做比你能力稍高的题目就可以了,而且效果也是最好的。什么样的题目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呢?按照三分钟一道题做不出就算做不出的标准,大约是一本死活题集,你能做出70%的程度就行。然后逐步换更难的。
我的死活题生涯
除了儿子的围棋作业,我只买过1套12本的《李昌镐精讲死活》《李昌镐精讲手筋》,各6册,由简到难,每册123题。这套书的优点是讲解比较详细,除了正解还会讲常见错误。我目前做到死活的第5本。但做的断断续续。总体来说,死活题从第一本开始,我能做出的概率也就20%到30%。很受打击。。。虽然我棋力逐步增加,但每册的死活题也逐步更难,所以每册的死活我的解答率一直很低。
除了李昌镐精讲死活,我每天上班一般尽量会在围棋学研网上做4道死活,这个网站是收费的,但每天会免费提供4道死活,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各一题。我刚开始做的时候,入门解答率大约90%,初级大约50%,中级大约30%,高级10%都不到。现在逐步进步到入门解答率100%,初级70%,中级50%,高级30%。虽然缓慢,但总算在逐步提升。
我的死活题量一直不大,平均就是每周20题的量,我知道很少,但我真的不喜欢做,我能坚持下来已经很不错了。K级棋友们,你们想做多少,自己看着办吧。不做当然也行,慢慢升呗。也不是每个人下棋都是追求升级,自己开心就好。
中盘及手筋:
关于这部分,我真的没什么好分享的,因为我自己也太弱了。我只能说多做做手筋题吧。中盘的本质还是计算力的比拼。想要增加计算力,好像做题效率最高,其次是实战。反正我个人没什么天赋,我自己算过,我的计算力大约也就是5步左右,最多7步。因为死活题和手筋题里面,一般如果答案超过7步的,我基本都做不出。听说业余高手们算个20多步像喝水一样。我也看过坂田荣男全集里面他自己说,一般的棋型,他能算到50步-80步。有些棋能算到100步以上。对此,我相信但我很无语,都是人类,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但是我不相信所谓的一局棋才走了50步,李昌镐来看了一眼,记者问他怎么判断,他说A半目胜,然后A就真半目胜了。这个传说可能很多人听过,但我认为这完全是扯淡。这完全是侮辱围棋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是人们总是愿意创造出一个神一般的人物来用来膜拜。如果他倒下,人们又挤着上去踩上一脚,然后吐口唾沫说哥早知道你是骗人的了。妈的,人类,就这个德行。
我的中盘力量有多差?这么说吧,我的600多局里面以屠龙胜的肯定没有50盘。但以被屠龙而失败的起码超过150盘。而且我的屠龙一般很少是主动屠龙的,多数是我的摸样建立起来后别人打入后的歼灭战。另外由于我开局经常能有优势,常常走到中盘能有20多目的优势,就更不愿意冒险打架了,慢慢的收然后小胜。当然因此而被翻盘的也不在少数,但是我印象中这么被翻盘的比我动杀心而杀崩输掉的还是要少一些的。
手筋除了李昌镐的精讲手筋以外,还做过一本对杀技巧。其他没有了,到现在我的手筋还是不行,只能靠纸巾替代了。输了用来擦泪。此时,电脑正放着郑智化的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官子:
我其实很想把自己的官子打0分的。。。但是貌似1D打0分脸上实在挂不住。所以关于官子,我顶多和K级棋友做些负面例子的分享了。。。
我的官子有多差?我不久前在1k上下了一盘,在开始收官的时候我领先26目,收完后我居然2目负。夸张么?创纪录了。。。但就在平时,如果我在收官前不能领先10目以上,经常会在官子阶段被翻盘。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我能经常在官子的时候走出自撞一气这类的蠢事,造成一块棋莫名被吃或者对方大龙突然复活。不是偶尔。。。是经常哦。。。崩溃啊。。。
为什么这么差,首先我从没有做过官子的题,只翻过2页关于官子的书。连关于官子的教学视频都没看过,王元的所有视频都看了,就是没看官子大全。因为没兴趣,不喜欢。对于官子的理解大概就知道有什么双先,单先,逆收,后手官。尽量走双先,然后逆收。然后尽量从大的开始走。一些最基本的棋型的官子大约有几目大致有个印象。另外听说还有先中后,后中先什么的,还有厚薄对于官子的影响之类,这些我暂时还没搞清楚。
我不喜欢官子,这个貌似是力量大人才够资格说的话,他们喜欢中盘就解决战斗。譬如坂田,古力,陈祖德等。但我这个毫无力量的人,还没事喜欢把棋拖向收官的人居然也不喜欢官子就有点搞笑了。。。其实因为骨子总觉得官子太小家子气了,为一目半目斤斤计较,不是大男人作风。有本事前面多赚点。后面可以随便花嘛。。。
但我知道,要成为高手,官子是必须跨过去的一步,前阵子遇到一个朋友,他孩子已经考出1段了,问他最近在教什么,他说什么也没教,就是集中练习官子。官子走好赚10多目很正常,等于吃一片子了。当时对我还是很有感触的。以后慢慢再学吧。官子,大家就把我当反面典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