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336天,2023.10.13
“允许用一定(可能是一段时间,如一个月、半年、一年等;可能是每天中的某一时间段)时间来试试看…”,看什么呢?看效果,是否朝着人们想要的方向发展。这是焦点解决强调的“有效继续,无限改变”。在咨询,或在日常的聊天中常常会看到人们持续在某种情绪中、某种纠结中、某种选择中而痛苦,进而影响着人的整体状态,和做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效率。比如,家长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往往不知道如何做好。管的多,要求严,怕把孩子越推越远,怕原本不错的亲子关系变差等各种担心;若不管,放任自流,又怕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还都不成熟,怕选错方向、走错路,一失足千古恨而影响一辈子。如果此阶段,再加上老师频繁地“告状”,那么家长夹在中间更是难又难呐。所以,在亲子关系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和孩子协商合作,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告诉让家长相信自己,不要管那么多,自己可以处理好的。但眼见孩子成绩下滑、学校表现、学习状态不如从前,开始顶嘴、辩解、贪玩、学抽烟、化妆臭美等等,总之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如果你是其家长,可以放心地放手相信孩子吗?当然不。然管(不论是讲道理,还是强制要求)又不听,怎么办?那么或许试着给自己和孩子一段时间(时间根据孩子的情况定),允许孩子在这段时间最大限度的做自己(自己当家做主),同时提出要求,比如各科成绩不能低于多少,老师“告状”的次数要逐渐减少等,同时还要告诉孩子那些不可逾越的红线,那些是不可碰触的底线等。如果时间到,没有达到要求,要怎样;达到了接下来要怎样调整等。实际上,这个过程给了孩子尊重与信任,也给了孩子是错的机会,同时也让孩子学会对犯错后果负起责任来。更重要的事是,通过这段时间,不论结果怎样,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经历和体验,协助孩子回看这个过程,带给自己的是什么?对接下来的人生会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等等当然,在这个过程,家长可以明着暗着观察、提醒孩子,在需要帮助时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本身亲子关系就不咋样,那么先考虑如何修复关系是重要又关键的,否则管,或者简单粗暴的管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再比如,如果日常纠结于要不要如何时,打分排序后,甚至使用撤椅子法,依然是五五分,依然是既想要又不要,既不要又想要的的无法定夺中,与其在内耗,不如允许自己在一段时间里试试看其中一个,不知道先从那个开始,抓阄定,或扔硬币或其它方法。总之,先选一个去行动,行动的过程中,或许自有答案。当然,这样的选择,放在人生的长河中看,只要不是必须、马上、立刻要决定的,就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