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三宗罪

     图书馆原本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场所,是存放人类精神世界产物的地方。然而我却要罗列出它的三宗罪来,因为我的切身经历让我感到,图书馆不再是一个我向往的地方。

                               

                  第一罪:浪费时间



浪费的时间 就是逝去的生命

       浪费时间?从何说起呢。本周我去了两次图书馆,准备寻找书籍,结果都是空手而归。但是我在寻找书的过程中却是花费了两个中午的时间,放弃休息,最终徒劳无获。

       说说我的寻书经历: 在去图书馆前,我已经在网上图书馆里搜索了本图书馆的书籍信息,我所要找的书均显示“在馆”,我记好了索引号,不同版本的同一书名的图书,我统统做了详细的记录。

     前往图书馆以后,我开始按照索引号搜索书,第一本寻找的书叫做《影响力》,但是当我按照索引号完完整整找到时,显示的书并不是我要的书,而是另一本完全不同的书籍。此为第一次碰壁。接着我开始寻找我的第二本书,《苏菲的世界》,按照索引,我竟然找寻到了存放英语考试书籍的书架区域,《苏菲的世界》明明是一本哲学书,最多把它归为文学类,想来势必不可能出现在英语考试书籍区域的。此为第二次碰壁。这样,我悻悻而归,毫无收获。

     过了两天,我再次来到图书馆,打算寻找另外两本书,这次的两本书都算是文学类的,就在最大的文学类(I类)藏书楼里翻找即可,先找的是《追风筝的人》,依然遭遇了相似的经历,当我按照索引号,终于找到了相同的索引号的时候,显示的是该作者的另外几本书,其中一本是《灿烂千阳》,但是并没有我要找的《追风筝的人》,而且好几本书显示的居然都是同一个索引号,我觉得很奇怪。这一次又失败了,那么尝试最后一本书。这一次,我准备寻找杨绛的《我们仨》,还是同样的遭遇,苦苦寻觅到检索号的附近区域后,又是目标书籍缺失,而且这一回,我连作者的其他同类作品都没有遇到。再一次徒劳而归。

     两个中午的时间逝去,我完全在找书中度过,这个时间如果用来买书,其实就是淘宝上、亚马逊上一搜索,几秒钟就能下单。


                   第二罪  冷漠的服务



图书管理员 应该有个好灵魂

       图书馆里静悄悄,楼下是扫描图书的人员,每个管的最前面坐着一个该馆的管理员。两次来,两次都没有收获后,我心有不甘,于是打算借助管理员的力量帮忙寻找书籍。我先是跑到了借书区域的管理人员处,我说,我想找一本书,但是在显示的区域没有找到,希望能够帮我找找。那名管理员说,这个你和相应馆中的工作人员说,书是他们在放的,我们不知道。

     我不愿和他们多说,多说无益。我再折返回寻找书籍的馆,坐在管理员位置上的年轻姑娘正在看一本书,我不好意思打扰她,但还是凑近问了一句,我说,我找了好几本书,一本都没有找到,这样很令人失望,这是怎么回事。

     她抬头略带抱歉的眼神看着我,她说,那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她问,你会找书吗?我说我会啊,我都是按书籍索引号来的,我选的就是这家图书馆,而且图书都显示在馆。她说,那我也不清楚,可能有人正在借阅吧,也有可能信息没有及时跟新。你要么去新书区看看,那里的书没有编号。我说,我找的书都是很老的书,不可能在新书区。她说,那你也只能去那里找,只有那里的书没有编号,你去看看。我不愿再与她说下去,她也没有起身帮我找的意思。

      我去了她说的新书区走了一遍,就两排小矮柜,显然也没有我的目标书籍。

       我默默的走出馆,她也毫无反应,依然看着自己的书。


            第三罪   不人性化的设置



你知道吗?找书也不容易

      我去图书馆都比较随性,有时候身边也不见得会带个笔和纸,想到就去,拿上图书卡,连手机也不一定带身边,就去馆里寻书。我脑子里知道自己希望找什么书,图书馆里都有配电脑,直接在上面寻找目标书籍的索引号就可以。但是电脑它就那么孤零零的在那里,电脑边上也没有笔和便签纸供读者记下那些复杂的索引号及相关馆藏信息,我的大脑不可能记下那么详细的信息。我问身边坐在那里的管理员,我问,你能否借我一张纸和一支笔,我想记录一下索引号。那位兄台直接来了一句,我没有笔和纸可借。你就手机拍个照好了。

      好吧,兄台,算我没问。我想这句话,你应该应付了很多问你的寻书人吧。这个回答直截了当,人家也不会再追问你什么了。


            对比:以美国图书馆为例



图书馆的精气神去哪里了

     我不想说别人的图书馆有多好,我们的图书馆有多糟糕这种评语。大多数时候,我只是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我也偶尔做一下“五毛党”,但是这几次经历后,我确实不能不说,人家的图书馆就是好。

      便签纸和笔,这是人家图书馆必定会放着的。我找不到书的时候,我随便拉上一个图书管理员,她必定会帮我到底,或者是打电话、或者是给我画个平面图、又或者是直接领着我去找书。那时候,我要借的一本书,不在我寻找的这家图书馆,网络信息显示它在另一个校区的图书馆,人家的话就是,你确定要借吗?要借的话,我们通知对方校区的图书馆,等这本书到的时候,我们会发邮件给你,你就直接过来拿好了。

       这里我就提这么一点人家的好,我想已经足够有对比度了。至于那钟帮我把旧报纸找出来,帮我索印文献、还有古迹等培训这种高大上的事情我也不再展开了。



       最后,当我企图寻找的书都无疾而终后,我已经想好了,这张图书卡我已经不准备用它来寻找实体书,以前想办图书卡用来看书的目的有三:第一个是节约钱、第二个是书的循环利用、第三个是节省家里的空间。有道是借来的书,因为需要按时还,总是会看得抓紧点。但是,现在看来,我宁愿用金钱成本和空间成本去取得目标书籍,也不愿意花了时间成本还找不到书,我不愿再去图书馆大海捞针。

      不过,图书卡还是可以用的,比如网络图书馆如今拥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源,还是很有魅力和前景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25评论 9 209
  • Coded: written or sent in code Burma 缅甸,但英国殖民地时期被如此称呼,独立之...
    万山如墨阅读 1,677评论 0 1
  • 每次毕业,意味着我们结束了上一段或美好或早已不满的路程,接下来,我们会面临新的开始,这一段故事与之前都没有关系,...
    婧妮子阅读 1,098评论 0 2
  • 自从我有记忆起,父亲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则自己对杯独饮,大则三五好友相聚,推杯换盏。母亲也因此,时...
    禾子无心阅读 2,9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