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知识,就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抉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李笑来
从接触《樊登读书会》,就开始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知突然一下子被打开,仿佛很多事情都变了透明清晰。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很多的焦虑得到了缓解。为此,还买了一串金刚和菩提,时不时的拿出来盘一盘,让自己保持正念。并且,还背会了《心经》,听了无数遍《金刚经》。真的感受到了,放下执着,心无挂碍爽快!
然而,中间出现了一段插曲,中断了对“读书会”的依赖。甚至,有意回避关于佛学的内容,以至于有一段时间,还刻意不看“读书会”。
原因很简单,它与我现行的价值观不一致。
随着对《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学习的深入,慢慢的发现,笑来老师在教我们笃信。并且,要执拗的践行某些原则。甚至达到“你不懂,我懂,叫你做,你就做,少废话”的境地。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也就是说,关键的时候不掉链子,在即便做的不好的情况下,也要持续做下去的能力。
而佛学教给我的却是“放下执着”,甚至是“无欲无求”。
当你喜欢某个人,或者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的时候,出现“求不得苦”时,要学会放下心中的执着,让一切顺其自然,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得到安宁。
在第一次接触佛学的时候,觉得非常有道理。并且,也按着这个道理去做了。然而,当接触到笑来老师的时候,觉得他讲得也很有道理,而且逻辑非常的严密,甚至选择了笃信。
当时,真的纠结过一阵子。即便后来选择了紧跟笑来老师的步伐,我也是对那头的佛学恋恋不舍。偶尔也会听一次《正念的奇迹》,回味一下那个时候的感觉。然而,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那个感觉了。
我没有像笑来老师那样,觉得自己没有思考能力,没有判断能力,然后去找来《超越感觉》研究。而是选择了默默的远离它。
直到这两天听到熊逸讲“佛学浅谈”,才突然明白问题出在哪?
愍度创立“心无义”,这套理论的要领就是教人不执着。比如你看中了一套豪宅,爱上了一位美女,朝思暮想,念念不忘,这是不对的。虽然豪宅很漂亮,美女很迷人,但你应该转换心态,放下执着,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外在的一切事物都不上心。——熊逸
而事实上“心无义”竟是异端邪说!
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原因,爱学、求上进值得赞扬,但是如果学错了,学偏了,那可真是要悲剧一辈啊!
在听“熊逸书院”音频的过程中,脑子里一直在闪现了一个词“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然而,错误的知识,给人带来的只能是毁灭性力量。
当我再翻看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关于知识的概念时,又一次意识到,其实“错误的知识”本该不叫知识,要么叫谣言,要么叫垃圾信息。
现在想想还觉得有点后怕,真不知道过去的自己学了多少谣言,又接受了多少垃圾级信息的教育?
这又让我想到了前两天学“写作课”强调的内容:一定想办法提高输入质量。
在输入质量这一环节,一定要做到苛刻的地步,这真不是闹着玩。
总结:
又一次体会到了付费就是捡便宜,现实生活就像“股票市场”,25%是知识,75%是心理学知识。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环境里,充满了真实与虚幻,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瞬间都会被谣言和小道消息牵着鼻子走。
股市,天然是个流言满天飞的地方,而真实的世界何尝不是这样?
人是有主动性的,如果你不能主动改造自己,就会被别人改造。
未来的路还很长,在牵涉到学习方面,请一定要警惕“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