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 首先,点评一写今年用过的资料,没标注的都是个人觉得很有帮助的,还有就是[一般][坑],前者更多是我没找到合适的用法,不见得东西本身不好,后者是我觉得就是没啥用。
- 下面的内容,带着批判的观点来看吧,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够了。
英语
1.墨墨背单词:单词/例句/混淆词一页展示,可搭配键盘操作
其实我早期用的是不背单词,甚至买的词典和词根词缀还没过期。但不背对于我来说,一个是页面美观>信息展示,二是个人更倾向墨墨的复习频率,不背复习次数有点过多了,设定目标也没那么方便。
2.张剑黄皮书:做阅读和刷套卷
除最近三年,其余年份有根据阅读/完型之类的分册
3.潘赟九宫格大小作文:易上手,看笔记足矣
我是直接上手了别人整理的笔记,初期读背写学起来挺方便,它对应的那本九步作文也挺好用的
我后期觉得他的内容也还是多,得删删
4.唐迟阅读:学做阅读的思路
有时间不妨听课,没时间直接看别人整理的笔记,讲阅读题的思路还是挺清晰的
5.[一般]刘晓燕长难句
我听完了课,笔记也反复做了(主要还是那段时间我的 App 一直丢笔记,坑)但但就个人感觉来看,效果有,但是效果不好说。毕竟句式结构这种东西,论程度还是不及词汇量?当然长难句还是比他的作文课实用,真要用的话看笔记,或者看他的书也成
6.[一般]刘晓燕作文班
第一次听她的作文课又被震撼到,后面觉得刘的作文过于注重华丽辞藻,需要的可以直接看作文笔记,视频课不建议
7.[坑]红果研作文模板集合
本来以为 9.9 买不了吃亏上当,但是这东西没给出啥笔记,模板也不全,9.9 还是拿来打印资料吧
数学
1.张宇强化班+真题:常规操作
选老师看个人,我个人听张宇的习惯了,不知道选谁就都试试看
2.送的公式小册子:考前巩固知识点
这东西送了好几本,我之前一直没用,后面发现它有点类似强化 18 讲的摘抄,有些东西没 18 讲详细所以没基础看着会懵,考前复习或者学完一个阶段用来加深记忆就挺合适
3.[一般]张宇基础 30 讲:基础班很强,但性价比?
并非说课程不好,但是在强化班的难度并非不能接受的前提下,我在基础班花的时间太多了,加上专业课的失误我战线太长兼顾不来,血泪教训。
还是那句话,东西好坏,看怎么用。
4.[一般]空卡数学类导图:主要用的概率论、线性代数
可能我用的张宇,或者我数学复习的进度真的太差,感觉我需要的内容挺多上面没有。尽管后期我自己在上面补充了很多,以及打印出来复习,但出于各方面原因还是不好使。
5.[一般]李永乐线性代数基础班:大家的永乐大帝,但不是我的
可能我还是更倾向张宇,听了基础版我还是回去学张宇了。
还是说大家强推的是他的强化班?
政治
1.肖四肖八:考研人必备
1.空卡肖四带背 :务必听课打印使用,稳
2.空卡肖四肖八帽子题总结:考前看看加深印象,还不错
3.小白XX选择题答案(背诵版):肖四肖八解析
实际上是个整理好顺序,画好重点的选择题答案解析,用来配合肖四肖八用很舒服,不喜欢帽子题总结的这个也可以直接背,有按试卷排序和按科目排序两种
4.腿姐技巧班:刷肖八前用,有点像考前小抄
我看的是一烫整理的笔记,确实还不错,有带题目的技巧解析,不错
5.[一般]精讲精练/各种XX班/背诵小黄书/:性价比问题
对于我的 408 和数学任务来说,政治费太多时间没啥必要,而且一般人政治花的时间不多,这个性价比不高
6.[一般]红果研政治导图+肖 1000 题:
导图是听了空卡推荐,配合 1000T 用的。虽然每个博主都推 1000T,但个人的情况是虽然做完了 1000T,没有时间再回头复习,更不用说看导图了,而且没太感觉出来收益。
专业课
1.王道 408 全程班+书:常规操作
2.王道 408 直播课:9.9 买的直播课居然有划大题重点,可惜我看晚了
2.王道脑图:买真题送的好东西
我对这东西期望很高,花的时间也不少。但我对无纸化的理解有问题、用法也不对,结果就是把 PDF 版几乎填充成和课本差不多的内容,查阅不方便而且打开也很慢,最后用来复习并不方便。后面有反思,下一年会继续用。
还有不需要盲目听课,大部分资料微博上有整理好的精华版,效果也很好,尤其是一些口碑一般的课。
无纸化的反思
- 今年,出于对【无纸化】概念的兴趣,年初我就出掉 Pixel C,换成了现在三星 Tab S3 + SPen/ Wacom DTC131,开始今年无纸化学习的尝试。
- 我今年主要是这样使用 S3:
1.在书籍上大量笔记标注,包括 线代基础班/张剑黄皮书(早期)/王道导图/刘晓燕长难句 / 数学导图等
2.在精简资料上轻量标注+补充:各类英语笔记/唐迟阅读
3.自制手写复习笔记:英语大小作文笔记 / 408 重点笔记
4.墨墨背单词
5.网课 - 使用下来发现,虽然用笔书写方便,但是并不适合大量笔记/跟上网课写内容,由于延迟/体验差异/字丑,耗时更长,笔记多了复习的体验下降。反而是某些一次性资料/体验资料,少量笔记/简单标注,后期还能打印使用。
- 另外,我经常去图书馆学习,屏幕的反光以及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用眼疲劳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今年踩的坑
- 三星笔记 / Noteshelf 导图的偏移
建议用三星笔记 PC 版导图/ Noteshelf 打不开请断网,位移已修复了
- 过于注重无纸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
- 王道的导图上光顾着太多的笔记标注,没有考虑导图的使用和平板的尺寸限制,放缩延迟等等造成复习并不方便
结论是
对于仅需要轻量标记/多为一次性使用/不要过多放大/数量较多的 PDF,配合笔来使用确实是真香。另外,我也用来整理一些笔记,比如 408 最后的重点,比如作文内容的提炼整理,类手写的体验值得点赞。
如果对于重度背诵/频繁复习 + 数量 50 页以内的资料,我建议还是打印纸质版。频繁的放大缩小反而降低了效率。
我对于导图的建议:提醒&会议,非面面俱到
1.可以在纸质版上做适量标注,用来复习,PDF 上轻量标注,提示重点加快复习
2.另外,一个更通用的标记习惯能够减轻你复习的困难和压力
比如蓝色是概念,绿色是例子,红色是重点,黄色是补充,考点高亮,这样复习时更容易抓住自己的做笔记的思路,而不是摸虾
- 导图我下一年会重新再处理,目前 PDF 上的内容都太多了,下一年我会在纸质版上尽量标重点,然后 PDF 版划线和高亮,用来轻量复习和构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