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书籍是人生最好的陪伴》。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的开场白。
而我要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也将独自离开。我们的父母和孩子,甚至爱人都不会陪伴你一生,这是残酷的现实。而能像亲人一样带给你温暖,像朋友一样打开你的心扉,在你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像一位智者指引你寻找正确的方向、并赋予你前行的力量,一路陪伴你走到人生尽头的,便是书籍。书,是心灵的陪伴。
读书是一个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自我完善的过程。读书如同一个人的精神旅行,当你翻开一页书,你就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作者用无形的手牵引着你,开启一段从未有过的旅程。在这里,你可以见识大千世界的奇妙,感悟人间世态的炎凉,品尝酸甜苦辣的人生……你的情绪往往会被主人公的命运所牵动,也会在某些问题上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迸发出的火花使你获得了精神上的共鸣,你的思考让你不断走向成熟,思维变得缜密,情感更加丰富。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读书求知来改善。
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与书籍为伴的人,内心一定是充实的,宁静的。那是一种“大隐于市”的安然与自在,是在这浮躁的社会,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到了诗意的栖居之地。与书为伴,苦短的人生会变得精彩而厚重,负重的灵魂也会因读书变得轻盈而愉悦。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董卿就是最好的例证。说起来她长得并不漂亮,但她有着深厚的知识底蕴,无论主持《中国诗词大会》还是《朗读者》,她都能以脱口而出的经典诗词惊艳全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的言谈举止无不散发着让人着迷的书香魅力,她的节目和她本人都给这个浮躁的时代带来了一股清流。
董卿是个不折不扣与书为伴的人,书籍像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她一路打拼,一路成长。她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读书已融入她的生活,融入她的血液中,如果几天不读书,她就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即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回头看看自己,一个正当年的80后,一份有忙有闲的工作,空余时间却让手机做了生活的陪伴,沉迷于微信、上淘宝、追韩剧,读书与我几乎成了陌路,生活得过且过,人变得懒惰,心也焦躁不安。
董卿和她的节目感染了我,县里开展的“书香获嘉”全民阅读活动推动着我,是身边朋友的读书劲头激励了我。我不该在最好的年华颓废,不能让光阴虚度!我积极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我都坚持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读《小王子》、读《增广贤文》、读《爱的教育》等书籍。
临睡前,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听唐诗,给他们讲历史小故事,让他们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律和意境美感;节假日,我会带着孩子来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书,轻声慢语地给他们诵读;我也会读一些自己喜爱的作家写的散文、诗歌,在字里行间寻找精神慰藉,与孩子们一起陶醉在书籍营造的世界里,一起享受读书的快乐与幸福。
书籍俨然成了一个离不开的朋友,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读书成了全家人的一种自觉和习惯。晚饭后把手机调成静音,把一切嘈杂和打扰挡在门外,此刻书籍成了最好的陪伴,静谧的时光在滴答声中流淌,轻柔的读书声携着清新隽永的书香在家的角落弥漫开来。
我想像着自己是一个勤劳的农夫,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热爱读书的种子;我想像着和煦的春风吹醒了原野,丝丝春雨滋润着心田;我想像着一个小小的希望就此住进了心里,枯燥无味的生活从此生动鲜活,有了灵动的色彩。
我俨然成了孩子们眼中好学上进的榜样,孩子们也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着无尽的营养,亲子共读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生活在书籍的陪伴下变得充实,精神的愉悦更带来心灵的满足。
那一天下班去幼儿园接儿子,阿姨高兴地说四岁的他今天竟然主动教小朋友背唐诗,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像模像样呢。这消息让我大呼意外,也倍感惊喜,更深深感觉到了潜移默化的力量,仿佛眼前有一颗小绿芽已探出了头,将在这万物生发的春天伴着书香慢慢成长。
朋友,与书籍为伴吧!因为,与书相伴的每一分钟,都是对人生的最好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