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文章,
《不合格父母:代替型和预防型,妈宝男和大龄剩女是他们的产品》,
提到代替型和预防型二种典型父母,
以及他们对应生产的典型孩子是妈宝男和大龄剩女,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很简单,
归根结底就是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宠物养,
他们有很强烈的占有欲,
希望控制孩子的未来,
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
孩子失去了独立性和创造力,
成了妈宝男和大龄剩女,
他们也不得不吞下自己制造的苦果。
那么,
合格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呢?
合格的父母有三种类型,
他们区别于以上不合格父母的共同点是,
他们不是把孩子当宠物而是把孩子当一个和他们一样的个体来养,
他们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赐宝贝,
所以,
他们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一切,
尊重孩子细微的感受,
充分关注孩子的需求,
他们明白自己语言的力量所以不会轻易发怒,
他们知道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所以总以身作则。
从这些共同点出发,
我把父母分三种,
第一种叫专业型,
这种父母对应的教养对象是0-6岁幼童;
第二种叫教练型,
这种父母对应的是7-13岁儿童;
第三种叫导师型,
对应的是14-18岁的少年。
首先最重要的是成为专业型父母,
因为0-6是奠定儿童一生的基础,
特别是0-3岁这个黄金时段,
根据现代科学论证,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孩子的大脑神经元每天都在建立数千万有效的链接,
或去除无效的链接,
大脑把每天通过眼耳鼻口身得到的信息转化为神经元链接,
得到他对这个世界的初步印象,
判断这个世界是否安全有爱,
亦或是危险可怕?
然后,
再得出自己的反应。
这个时候专业的父母必须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一切,
比如说,
孩子在一岁时候特别喜欢把身边的东西拿到嘴巴里面去,
或者是把自己的手伸进嘴巴里面咀嚼,
很多不专业的父母看到这个总是抓了狂的阻止,
咒骂孩子太脏了,
殊不知孩子这是处于嘴巴的敏感期,
他在用嘴巴探索这些东西,
感受它的形状味道质地从而感知这个东西的存在,
当这种探索被不专业的父母阻止甚至辱骂之后,
孩子会沮丧压抑甚至搞不好会把沮丧感带入潜意识,
觉得自己的努力总是被打断以致以后产生自卑感。
所以,
专业型父母必须要知道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种种表面不靠谱行为背后的孩子的需求,
允许孩子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
欣赏孩子的每一点点进步,
就是说你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方式探索这个世界,
当然,
前提父母必须具备相应的儿童发育期的种种特点,
建议阅读书籍《童年的秘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吼不叫》,
一句话,
专业来自于知识的储备。
第二种父母是教练型父母,
因为孩子已经上小学了,
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
能够进行相应的独立思考,
这个时候他还是稚嫩的不成熟的,
非常容易受伤受挫的,
所以,
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信任,
父母的任务就像教练一样,
事前给予勇气事后给予指导,
总而言之,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
即便他考试很烂经常游戏上课开小差甚至逃课,
父母必须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帮助孩子分析他碰到的问题困惑,
支持孩子解决成长中的种种难题,
最重要的,
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第三种父母是导师型父母,
这个时候孩子处于青春期的中学阶段,
独立意识已经增强了,
这个时候,
他不需要你这个教练了,
他需要的是被肯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所以他叛逆特立独行你指东他往西,
这个时候,
父母应该做的很简单,
就是无条件的相信孩子,
允许孩子叛逆一阵子,
这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举个例子,
其实我们看到像王阳明这样的圣人,
年轻的时候也狂妄不羁也走了一些弯路,
他曾经格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差点挂了,
新婚之夜跑去寺庙和和尚参禅等等,
甚至是在他被贬到危险荒芜贵州龙场这种几乎绝境,
依然能够悟道。
所以,
不要用我们自己的局限性去主导孩子的未来,
不是帮他买房找工作找女友,
而是给予他勇气,
相信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天赋走出自己的道路,
父母可以乐见其成。
推荐阅读《不管教的勇气》。
总结一下,
首先0-6岁,
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的一切,
这是专业型父母;
7-13岁,
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
这是教练型父母;
14-18岁,
要无条件的相信孩子,
这是导师型父母。
每个人都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成才快乐,
为了这个目标,
我相信你们也可以做合格父母,
专业教练导师。
一起加油。
我是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一年第一百四十九篇(总第149篇)
欢迎留言互动
201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