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们班的学生好多都是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因此班级中的学生不管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良习惯,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离家远,或者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子女,所以平时都是被爷爷奶奶照看和监护着,因此孩子们也养成了或多或少的坏习惯,如: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缺少自信、不懂得谦让、不懂得分享、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关爱他人等等。
我班有一名女生,她是五年级时从外地转学来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太忙了,所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看着,一家几口过得还算比较幸福。她刚来时,由于原有基础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差,而且性格也比较内向,也很少与其他学生交流。每天上学时她都不和同学交往,也不与老师打交道,经常一个人发呆,甚至有时候会独自笑,她好像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并且从家长处得知该生从开始读书后就一直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她渐渐变得与周围的人交流越来越少,我想:这孩子缺少自信。
于是我就开始关心她,一有空就和她谈心,帮助她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并指导她平时勤看书,要不懂多问。每次单元练习和试卷面批,一起分析出错的原因,弥补知识点缺陷,并告诉她我小时侯的事情,我读书的故事,以及我儿子的故事。跟她谈了几次后,她主动找我说话,告诉我她家里的事,在老家上学时老师和同学的事情,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情。没多久我和她交上了朋友,这样一来提高她的学习成绩应该也是不远的事了。
记得有次学校组织去白鹿塬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一个个开心得合不拢嘴,都带了爱吃的零食和不少的零花钱,高高兴兴地在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做游戏。她一个人在旁边呆着,我看见了,悄悄地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不和同学一起玩?”,她满脸通红,只是低头不语。我拉着她的手和她一起进入场地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她开始还有些拘谨,不好意思,但是在我的热情带动之下,她渐渐地融入到了游戏之中,而且玩得特别嗨。就这样没多久,她就跟我交上了朋友,跟我说她的故事,说她的老家,对我说老师你真好。从那以后她开朗多了,脸上有了笑容,上课开始专心了,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每次看见我,总是主动跟我打招呼。一有机会,她会主动跟我聊天,告诉我她想说的事。还说她现在喜欢学习了,说完她开心地笑了。
一天上课时,我发现她在打哈欠,而且上课时心不在焉,心事重重的样子。我问她,她也不说,经过了解她的爸爸妈妈离了,妈妈走了,只剩下她和爸爸,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然而年迈的爷爷奶奶又长期患病,所以家务活落在了年幼的她的身上。她很懂事,也很坚强,妈妈走了以后,她每天做家务事。每天放学后,买菜烧饭、照顾爷爷奶奶、收拾完屋子后再做家庭作业。星期天她总是要洗很多的衣服,多懂事的孩子啊!在学校里她装作没发生这样的事,照样和往常一样学习努力,作业按时认真完成,成绩已经有了提高,从以前的中下到现在的中等,有时是中上,性格也开朗、活泼多了。可最近,爸爸在工地上打工时不幸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腿骨折住进了医院,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大,她现在每天放学后还要去医院照顾爸爸,因而心事重重,很累。我向学生了解情况,同学告诉我,说她不让大家告诉老师,我想我太不关心学生了,于是当天我就与几名学生一起,买了鲜花和水果,去医院看望她的爸爸。她和爸爸见了我们可高兴了,她爸爸对我说:“老师,多亏了你的关心和帮助,我的女儿才有了笑容。”我说:“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后来,我们班的同学又去看望了她的爸爸,还到她家里打扫卫生、照顾她的爷爷奶奶等。她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有责任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并且要教育班里的学生关心身边自己的同学,课堂上我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现在我看到她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同学、老师也有了交流,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作为老师我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