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早起

早起困难的根源。作息的紊乱,来自于自己的懒惰,来自于自己的懦弱,来自于自己的不自信,来自于内心的孤独感,来自于对生活学习工作困难的畏惧。如果,我想解决作息问题,我需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还是不给自己压力,好好的正确的爱自己,然后去爱别人,多播撒爱,少释放敌意,不要嫌弃别人,不要孤傲,不要敌视别人,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接受他人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尽管从自己的角度看他们的选择是不对的,但是自己也要接受,减少偏见,减少抱怨埋怨,多感恩,对多感恩。多在心中反刍积极的情绪体验,拒绝负面情绪体验在心中的存在过多时间。每天睡觉前想想一天都有哪些积极的生命状态体验。要永远的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生命状态。

早起与人际关系。以前自己总是觉得身边的人这不好那不好,对他们都很不满意,嫉妒,埋怨,反感,鄙视,冷漠的不利于人际关系的负面情绪充斥着自己的内心,而心中却找不到感恩,欣赏,赞许,热心,互爱等阳光的心态,内心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其实小时候自己也不是这样的人,但是慢慢的自己怎么就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缺少家人亲人的爱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自己残酷的学习经历,让自己的心中充斥着竞争的敌对情绪,看不起比自己弱的,嫉妒比自己强的,周围都是敌人。后来自己选择走上考研这条更加孤独的路,导致自己与周围人背道而驰,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更加的少,同时负面情绪没有消失,反而因为学了一点所谓知识的内心的孤傲更加加剧了这种负面情绪。知识的孤傲成为了新的负面情绪,让自己对别人变得更加冷漠和敌视。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坚决不能让仇恨和冷漠占据自己的大脑,要让爱和热情普照自己的心灵。如果一觉醒来身边都是自己喜欢的人,自己喜欢做的事,有谁会去拒绝这个世界呢?有谁不愿意去拥抱这个世界呢?有谁还愿意蜷缩在被子里浪费这大好时光呢?想着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命状态,找到自己的位置,相信过程,而不是总是和这个世界对抗,也许就会好很多了。

早起与意志力。别指望意志力可以长期的保持早起。我们每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坚持早起的意志力,努力认真工作的意志力,控制饮食的意志力,健身的意志力,其实它们都是同一种意志力,来源于大脑的同一部分,就像电脑的内存,当某一个程序占用过多的内存,就只能关闭其他程序,而如果所有程序都需要来占用内存,机器就可能发热死机。

养成早起习惯的具体方法。能够保持早起的唯一秘诀就是养成早睡的习惯。我们不是为了早起而早起,早起是为了真正有效开启新的一天,以好的状态迎接清醒的时刻。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还是有几分道理的,起床还是赖床其实就是起床做事情和赖床睡觉这两种欲望的博弈,所以重要的不是早起,而是早起之后做什么?有些人早起之后是做背单词之类的非常辛苦的事情,这是你应该做但其实不想做的事情,也就是起床做事情的欲望小于赖床睡觉的欲望,意志力又不够弥补,所以当然起不来。所以早起一定要给自己安排一些特别有吸引力的事情去做,起床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比如起床喝一杯温开水,让自己尽快清醒恢复活力。也许可以是提前找好演讲视频,产生对欣赏激情四射的演讲然后背诵台词并感受情感迸发的感觉的期待,或者做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写作或者关于某个话题资源的积累。也许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有意思的纪录片,毕竟声音和视觉的刺激会让人快速的清醒。

作息与时间安排。上午利用自己大脑较为清醒做一些日常性繁杂重复的工作,记忆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启发性的工作等。后面再具体细化。下午做一些简单有趣的自己最喜欢的思考,能够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然后每天晚上做一些有难度的工作,比如任务型的写作,需要演绎比较费脑子的思考,促使自己去睡眠。不要急功近利,刚开始调整习惯的时候,身体肯定会有不适应,比如中午依然还是很困,晚上还是很清醒,但是一定要坚持上几天,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适应的过程中,不要给自己安排太多的任务,以轻松的任务为主。


破局早起问题的根本路径。早起前的一刻总觉得脑子醒了,身体却还想躺着,因为总觉得身体还很疲惫,没有完全恢复活力,但是当起来之后顿时又觉得全身清爽,充满活力。所以下次再起不来的时候一定要暗示起来之后的感觉会非常爽。要尝试在生活工作中主动一些,能做一些引领性的工作,而不是总处于被动状态,做一个去催促别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被人驱赶的人,掌握生活工作的主动性,就会让自己对白天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向往,有更多的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自然就会产生更多对于生活工作的乐趣和热爱。你想想当你有一大堆工作等着自己的时候,谁会有意愿去起来呢?所以,增强工作能力,去完成更多的工作,然后不断的专注自己喜欢的事业,驱动周围的人陪着自己一起做事。所以当被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时,可以跟他们说,因为我要早起,所以我必须在白天做更多的事情,完成很多的工作,要不然明天我会抬不起身子抬不起头。后天甚至以后我也再难翻身,这就是我努力工作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其实这就是一个循环,寻找一点,攻破全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