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有个好朋友,现住在后海边上的小胡同里,每天散步听戏,惬意地生活着。奶奶很羡慕她,羡慕且嫉妒。“想当年她出嫁时,比我穷多了。”那位奶奶朋友生养了六个子女,开枝散叶,个个十分爱家、孝顺,这是奶奶最羡慕的。
奶奶的三个儿女,对她的关心有限。
比如他们家里门廊灯装的不太好,从进门到摁亮开关需要摸黑好长一段距离,打电话让我爸来想办法重新装好,我爸硬是拖了一两个星期。可是这种事情明明最多只花我爸半小时时间。
又比如,奶奶家的洗碗池没装热水器,大冬天的只能用冷水洗碗,我奶奶一碰冷水就抽筋。但是我姑姑、我爸和我大伯,他们就是永远都想不到给他们装个热水。那为什么想不到呢?因为他们不洗碗啊。就连过年时大家在奶奶家吃年夜饭,吃完以后,大量的碗筷,也常常是爷爷奶奶自己洗的。
还有,年夜饭丰盛的菜肴里常常有各种鸡鸭鱼肉吃不完,爷爷奶奶希望大家带回家去吃,免得放在他们那里吃不完坏掉,也没有人积极响应。虽然带回家也有可能吃不完坏掉,但是不让老人看到这一幕,也是为老人图个安心。只是,没有人这么做。
最近,爷爷奶奶的房子快要被拆迁了,他们需要另外寻觅新住处。老人们对信息不是很敏感,腿脚不灵便,奶奶坐车特别容易晕车,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养老的好住处,实在有点困难。
爸爸却迟迟不行动,怎么提醒都没有用。
当我在想认识的人询问该怎么样找到一个合适的养老住处时,他们说,让你爸去办这些事,而不是你。
可是,对爷爷奶奶来说,爸爸不够在乎他们已经是一大伤痛,如果在每次他们有需要的时候,非要让爸爸去解决问题,爸爸又不解决,就等于是在提醒他们一遍爸爸有多么不孝顺,这就更伤人了。
这难道不同样过分吗?很过分了。
可是,怎么会这样呢?
奶奶显然是很爱她的孩子们的。只要大伯、我爸、姑姑不愿意做的事情,绝不多说一句,永远把他们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连一家子吃饭时也从不舍得让他们收拾碗筷……
而他们的三个已经成人的“小孩”,则早就习以为常,理所当然。老大不主动,老二就跟风,老幺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尽管如此,理由似乎依然不充分。毕竟,哪个做父母的不是使尽全力、花式宠爱,大多数的父母以爱得爱,换来的不应该是感激和更多关爱么?
这里面的故事就多了。我揣测着,或许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她的宠爱方式与孩子们的真正需要背道而驰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关于当年我爸的高考。我爸高考那年,高考制度刚刚恢复,这时待考学员积累了好几年,队伍壮大。我爸一看那长长的名单,畏难情绪立即打败了勤奋小人,他完全没动力复习,天天出去玩。
奶奶赶紧找了几个“别人家孩子”的例子,试图鞭策他:你看那谁谁,每天复习起早贪黑,家门都不迈出去……
我爸怼她:大学哪是这么死读书就考的上的。
奶奶一肚子气,不再言语,听之任之。
后来,那些勤奋的别人家的孩子全考上了,我爸落榜。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最后的结果是,奶奶常常提起这个故事,想起来就气,气起来就讲,讲到连我们都耳熟能详,还在继续讲。
在这个事件中,我爸需要的大概是考试前的心理建设,倾听和鼓励,奶奶没有给。而考试之后,是信心的重建和相应的反思,奶奶也没有给。
奶奶的方式是:事前不想劝,事后骂不停。这种爱的方式,让子女无从受益。
二、她不曾教他们如何爱人
在奶奶的语言体系中,幸福是以利益为导向的。
在她的三个小孩建立家庭的初期,奶奶凡事不问对错,一定站在自家小孩这边,坚决打压“入侵者”的“气焰”。
比如,自家儿子在儿媳妇刚生产不久还忙得昏天黑地时,劝他别带娃,劝他到远方做生意,支持他一连出走好几个月。
比如,常过多强调自己的辛苦,却对别人的付出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她常念叨:我当年那么苦的日子都挨过来了……她把更多的理解和体谅留给了曾经的自己,而不是面前需要帮助的人。
即便有以上种种,奶奶依然是个可爱的老人。
她是如此与时俱进,热衷于跟低年级小学生比赛奥林匹克数学题,也常跟跟一帮退休的老同志打麻将摸牌摸得热火朝天,爱养猫,她和爷爷两人,和住房周围的所有流浪猫几乎都是好朋友……
尽管她有时唠叨,有时自悲自怜,和爷爷吵吵架,向我爸和姑姑翻几个大白眼。
反正,我爱她。
标注:这是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天,欢迎监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