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老屾留言说我偷师成功,呵呵,被老师夸的学生是不是可以有点儿小骄傲呢!一个声音传来:放下吧,你还初学在路上,骄傲的萌芽不可长”,好吧,时刻告诉自己,我就是个扫地的,认真扫地就好,扫除名利债,地上舞乾坤!
说到哪了?哦,对了收到老屾的再次回复,我思维凝滞了,起、承、转、合似曾相识,就是健忘得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忘记了呢,八句为律,一可邻韵及二、四、六、八同韵,完全理解,可是这“三仄尾”又是个什么鬼?和诗又有何渊源呢?我忍不住好奇问百度:
三仄尾是诗词术语,一般是指一句诗中后三字为仄声。 对于“三仄尾”是否合律,仍在争论中,目前尚无定论。但我们读唐诗,唐人是并不绝对避“三仄尾”的,即使到清代,虽对律诗格律要求严,但认为“平平仄仄仄”是拗律句。
一个问题在脑中徘徊,算不算出律呢,有争议哦?拗律句这几个字读者拗口得很,尽量避免,习惯还是有道理的。第二个想法自然冒出来:会不会有三平尾呢?我继续百度还真有三平尾,网络解释有点多,看着挺复杂,化繁为简我试试哈,简言之一句话:三平尾复姓三平,单名尾,足或脚,和三平仄应该是兄弟吧,暂且平为兄,仄为弟,一句诗中最后三字均为平声,古诗中比较罕见,对联中也是不待见它,故为创作大忌或败笔,避开三平尾是明智之举。
还顺带认识了三平家的老三,叫做“孤平”,同为诗律术语,律诗大忌,具体不多赘述。有事问百度,是个好习惯。
此处应该插播一则笑话,说有一位牛人,自家电视遥控器找不到了,无法打开电视机,思来想去无奈问百度,结果百度一问,更牛的人出现了,神人回复:“冰箱上看看”,结果真的找到了,哈哈。
我精心搜索了一圈,大概解决了心中的疑问,便沉浸在研究自己的诗句韵律和修改当中。自我感觉良好了,又发给了“老屾”,没想到马上有了回复:“格式上没有什么问题。在诗意方面,有点感觉像朦胧诗哈”。其实我也有同感吧。当一切尘埃落定,我猛然想起,一直只顾请教了,连句感谢都没说,不应该啊,慌忙给“老屾”发去了我衷心的感谢:
“启蒙之师,感激不尽,衷心感谢!”
“老屾”也很快回复了六个字:“不客气,常交流”。见时间不早了,互道了晚安。之后,我和老妈讲了这一番所得,老妈只是笑呵呵的听着,知道我又学到新的知识,自然是高兴,我知道讲了老妈可能也听不大懂,无所谓她听了会开心就好,毕竟报喜不报忧,习惯了吧。
故事讲到这里,“老屾”的橄榄枝已经显而易见了,那个网站是傍身法宝,尤其我这种初学者,极其适用,当然了我也不是自私的人哦,师傅领进门,修行要勤奋,分享给大家,希望对观者有所裨益,也算一种快乐。那时,在我心中,“老屾”俨然是我韵律启蒙的老师了,这份情我A 幸运点记下了哦,在此,郑重向您道声:“师傅在上,受小点一拜”!
后来嘛,哈哈,再投稿格律诗,基本就一个字“过”,我说的轻松,其实写起来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呢,细节不多描述,都是眼泪呀。
后来师傅又写了一文,名曰《三十分钟格律诗入门》,看后更加觉得脑袋不够使了,推荐的书目,我有时间一定好好研究一下。不许删除哦,我已经复制了,删除我也不怕,聪明不,没办法,感谢师傅教的好,阿弥陀佛!
引用师傅留言原文:
1、一不小心被你偷艺了,我这十条腊肉看来吃不到了;
2、弟子要都像你这么好学,为师就是累得吐血......咳咳,说了不要叫老师的;
3、你是个讲故事的高手;
4、写格律,可以用平水韵,也可以用现代新韵。个人认为,既然是继承老祖宗的宝贝,还是用老祖宗的法子地道些;
5、未完待续。
好吧,其实师傅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哈:十条腊肉是不是少了点儿,再加半条,谁让我是讲究人呢!当下,个人认为,我需要加强基本功,再有就是多读书,就从师傅推荐那几本抓一本来读吧,先读哪本呢?这是个问题哦?还有我觉得自己的语言是现代的,少了古风的韵味,我需要常去纳兰蕙若那溜达溜达,此女文字如瀑布,颇具古代风格的语言很值得我学习,师傅觉得如何?她每次出手都有我看不懂的字,意境我基本靠猜的,她知道会不会来砸场子,我打不过她,到时候看师傅的哈。那些文字学起来会是个漫长的时段,毕竟不如现代语言常接触,重头学古文想想都能吐血,幸好我血压低,没等上来就降下去了!
哈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