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今年秋季入学的孩子们可辛苦了,继语文、历史、法制与教育等教材进行重大调整之后,科学课也开始从小学一年级上起了,最近刚听到的官方消息居然说中医药知识也要进小学课堂,而且还是36课时的必修课!
对于这个问题,不单是专业人士,就算是我们群众们其实也是有许多想法的。想法先不谈,我们来理一理真相,再来谈谈想法。
2016年2月26日,国家层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2017年4月8日,在“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暨《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首发仪式”上,浙江省发布了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这意味着浙江是全国第一个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的省(区、市)。
不久之后,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的《浙江省2017学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显示,中医药与健康这门课被纳入省级通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在小学生5年级上、下学期使用。
今年9月份,浙江省5年级的孩子们就要开始学习中医药知识了,而且是一门必修课,每周一节。
那么其他不说,就从学生方面来说,小学生又增加了学习负担啊!我想问相关部门,你们考虑过孩子们的感受吗?笔者所发现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向就是:只要国家说什么好,那么马上就要说什么要从娃娃抓起!
其实一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从小学生抓起无可厚非,如生理卫生、安全教育,但是随着近年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科普知识、人工智能等各种内容都要进校园,结果最近的中医药知识也要进校园了,还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现在的孩子们真苦!
那从老师方面来说,中医药这门课怎么教?让谁来教?学校有中医药专业的老师吗?这些都是问题啊,不知道相关部门考虑清楚了没有?据我了解到的官方非小道消息,这些课居然由科学老师来教。你没有听错,让科学老师来教就在专家们还在争论它是不是科学的中医药,专家们考虑过科学老师的感受吗?只知道一些科学老师说,他们本来就对中医没有好感,或者说本来就没有关于中医药知识的一个良好的学习,别说让他们去教学生了,这样就怕教错学生,误人子弟啊!
那么相关部门为了准备这门课程的开展,做了哪些准备呢?笔者只知道在2016年暑假,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方剑乔担任主编去组织编写这门课的教材,而他很快召集中医基础、临床、药物、针灸等专业的共十一二位老师开始工作,都是副教授以上。就专业性来说,其实还是可以的,但问题是是给小学生编教材啊?有没有相关教育界的教育教学专家们参与呢?有没有其他人评审呢?然后一年后教材已经到了学生的手里,课就要上起来了。
一门课程居然准备得这么匆忙,还是必修课,据老师们反映,相关部门对一些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时间为一天。然后让各市区自己再组织教师培训,直到8月底了,一些区县也没有培训啊。除了没有良好的培训,也没有一个课程标准,没有教参,但这个课还必须得上啊,效果可想而知。
而笔者认为这是中医药相关各部门联合推动的一个结果,是自上而下的一个推行过程,完全没有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啊!
首先,中医药究竟是不是科学就是个问题,如果说中医药中的一些知识或文化拿出来作为某一课的某一章节内容,那么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成为一门课啊,还要由有科学素养的科学老师上,这课怎么上?因为学校的科学教育讲求一个可证伪的过程,既然讲了某个知识,那么就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而且许多最好能做实验证明,那对于中医药知识,怎么来证伪,一些内容连科学家都无法证伪,科学老师怎么教?
然后,中医药知识学生能理解吗?一般纳入学校教材的课程知识至少是各学科领域乃至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而中医药知识就这样被塞进来了,那么肯定会对学生一直以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科学思维都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学生们可能会想?
最后说到教材本身,这么仓促的出版的教材质量过关吗?虽说是专家编审,那么编排的科学性上面如何?连课程标准也没有出来,培训只是很仓促地培训了一下,教参资料也没有,真不知道教材本身如何。但是孩子们可是把教材当成是权威啊,就怕他们只理解了只言片语,以后以另一种方式来理解中医药,那就可怕了!
所以,中医药这样进课堂,未免太仓促了些吧!即使进课堂,那么也应该成为课外选读课,和家长稍微阅读了解一下。或者只是作为讲座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医药的文化就可以了吧,相关部门没必要这么强调中医药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