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喜欢猴子,它们抓耳挠腮、上蹿下跳、呲牙裂嘴的模样令人捧腹。在姥姥口中,它们还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傻家伙!
1、不理比猴丑
小时候读过林清玄的一篇短文,题目记不得了,内容大致是这样的:也许林先生的故乡像我们村一样干旱缺水,在小时候居住的院里,家家户户都有接雨水的半人高的一排水缸。下雨天到处接水,接来的水开始是浑浊的,放入明矾后,等两三天会澄清。做饭喝水就全靠它们了,所以一家人小心地看管着这缸水。可当时他们家离学校近,总有些淘气的孩子来搅浊这水。童年的林清玄就在院里整日看着水缸,淘气鬼们更活跃了,声东击西,“袭击”屡屡得手。所以林先生兄妹们一直紧张而痛苦地看守着自家的水缸。林妈妈对他们说:“你们的心比水缸里的水还要混乱。不要去理那些孩子,你们越理他们,他们越兴奋,水终有澄清的一天!”于是,他们不再管那人那水,孩子们也觉得没兴趣了,水也自然澄清了。
姥姥经常说:不理比猴丑!没人关注,那些“猴子”的期望值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消停。
朝三暮四
“早上给三个果子,傍晚给四个果子!”养猴人对猴子们说。
猴子们不乐意。
养猴人改口:“那早上给四个果子,晚上给三个果子!”
猴子们高兴起来。
果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有分别吗?
无独有偶。当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雕刻起《大卫》时,主管的官员就去验收,他摇摇头说:“鼻子太大了!”米开朗琪罗二话没说,抓起工具就攀上架子,在雕像上叮叮当当修饰起来,顿时烟尘斗乱,石屑四溅,那个官员急忙躲开。过了好大一会儿,米开朗琪从架子上下来,恭敬地问:“您看这样可以吗?”
官员看了看,开心地说:“是啊!好极了!这才对嘛!”
等到官员离去,助手纳闷地说:“先生,塑像您并没有动呀!”
“是的。石粉和石屑是我拿工具时,顺手抓上去的。”米开朗琪罗笑着说,“他们不懂艺术!”
对!他们就是“猴子”,懂什么?那些“猴子”,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形式,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被蒙蔽。这就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
而人际交往不是做算术,一加一等于二,许多事情是抽象的,全靠感觉。感觉好,事情就解决了。如果采用让步的策略,就能更好沟通。姥姥说过:嘴硬的人,沾不到便宜。往往让一步,事儿就能圆。
沐猴冠冕
姥姥说:猴子很爱模仿人,它看见农夫间苗,一晚上就把人家的苗拔个精光;看农夫除草,就把人家的禾苗乱砍一气。农夫很生气,可赶也赶不走,撵也撵不上……在秋收季节,农夫要下玉米,他只是在地头掰了几穗玉米,扔到一起,就离开了。结果,猴子忙活了一天,帮农夫把地里的玉米全收了。哈哈!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究竟不是真人。
从前,广东大旱,善良的宰相奏请皇帝免税,可皇帝只说“让我想想”就把这件事搁在一边了。宰相应招每天陪皇帝下棋,每走一步前,宰相总是用棋子先轻轻敲着棋盘唱:“锵,锵,锵,广东免解粮!”一天唱,两天唱……有一天,皇帝下棋时也轻敲着棋盘唱:“锵,锵,锵,广东免解粮!”宰相赶紧跪谢隆恩,君无戏言嘛,于是当年免缴皇粮,灾民得以生存。哈哈,又一个“模仿秀”,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的。
弄鬼掉猴,超泼皮;杀鸡骇猴,心胆寒;猴子搏矢,喜卖弄;猕猴骑土牛,行太慢……
猴啊,看上去伶伶俐俐,怎么吃亏的总是你?你毛毛躁躁未学走路先学跑,一展双臂就讨不到好。可你直到今天还自以为是“齐天大圣”,鼻孔朝天,扁腮尖嘴傻乐呵,你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