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个月前,老二总是肚子疼,起初没在意,一是因为工作忙,二是觉得孩子小毛病很正常。后来发现疼的利害,去2个医院做了检查,也没查出来什么问题。最近几天疼的厉害,我联系了自医堂的张姐,之前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在她的指导下治疗感冒,发烧,咳嗽,效果明显,并且不打针吃药。我对她的三观,理念也是比较认同的。
在她的指导下,每天给孩子用心推拿,用心准备一日三餐,喝水,陪伴孩子休息。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孩子的症状明显好了很多。
看到这么明显的变化,想到家庭教育讲座上老师讲的孩子的力量来源,我就在想:孩子这次生病,身体原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对孩子疏于照顾,关注少,孩子感觉不到我的关爱引起的?
想想最近一段时间,整天忙工作,晚上回到家,自己也很累了,压根没有精力换孩子。孩子生病,也是在给我提个醒,多关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
想到这里,听到老大在房间里写作业,有干咳,赶紧去给孩子冲一杯自制的梨膏水端进去,孩子也很开心的接受了,然后又给他削一个苹果,切块,孩子这次没有像以前一样表现出不耐烦。我很开心!
自从上次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老师用情景呈现的方式展示孩子面对的课程压力,还有父母对孩子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引起的各种负面情绪:恐惧,担忧,不安,紧张等等,各种压力裹挟着,让孩子动弹不得的那个画面,一直深刻的印在我的脑子里。
后来又参加了一对一的咨询解答,杨老师针对每个家长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策略。回来后给孩子爸爸讲述了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回放了老师的音频。后来爸爸也有了改变:每天晚上我把孩子的早餐准备好,第二天早上爸爸会提前叫孩子起床,给孩子热好早餐,然后到车里等孩子。早上再也没有爸爸的牢骚声,催促声。班级群里,也没有班主任老师迟到的点名了,早上的自测题也没有出现来不及写,或者写不完的现象了。
孩子最近晚上回来玩手机的时间也少了,晚上10点多作业就写完了,会主动在电脑上搜一两个关于课程的视频听,然后洗澡,拉伸,睡觉。对自己的时间也有合理的安排。这个过程我尽量不去打扰,只提供必要的帮助。
今天晚上,和孩子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他有很多想法,想的特别好。对妹妹教育的建议,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告诉我妹妹的朋友圈,我们要替她筛选,身边有几个孩子,不建议妹妹和她们玩(我也有这个想法),又不能直接跟妹妹说不要跟他们玩,要引导他;对妹妹看书的内容也要把关,说他小时候我让他看的书(虽然现在不看书了),对他现在的影响特别大,现在他刷短视频,会知识类的会偏多一点。聊天的过程发现他是一个三观特别正的人,对生活,学习有自己的规划,也有超强的执行力。听了之后,我也是挺欣慰的。同时也发现,孩子在长大,他的认知已经超过我了,我再不学习,就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了。
回想起今年三四月份之前,几乎每个周末,都要跟孩子发生一场大战,轻则争吵不休,重则摔摔打打,把家里搞的一团糟……孩子也不愿意跟我说话。真不知道那个时候自己脑子里怎么想的?
最近整个家庭氛围都变的不一样了,首先是和孩子矛盾没有了,其次也能理解孩子了,发现孩子的很多想法,有自己完善的处理学习,生活的体系。其次是和爸爸不会因为孩子的问题争吵,生闷气。还有,杨老师的教育,让我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和孩子的关系。
今天和杨老师连麦,描述了最近的情况,她为我们家庭的变化感到喜悦之外,又给了我很多的智慧:处理家庭关系的智慧。杨老师让我以后多关爱孩子的爸爸,他也很久没有得到我爱的滋养了。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夫妻关系和谐,家庭自然和谐,孩子最终收益!
做益新的家长真的太幸运了,学校每学期会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青春期孩子心理教育讲座。提高家长认知,更好的教育孩子,引导孩子。
对于我们二胎家庭来说,意义更是重大。
真的是一个孩子在益新,全家4口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