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过处暑,但闷热的天气依然令人烦躁;即使烦躁,但有了她,便能给我带来一丝丝的清凉。她便是我毕生之爱——淮剧。
八月中旬,泰州市淮剧团启动复排《板桥应试》,那时起便燃起了我心中的热火,不仅仅因为闪耀着主角光环的是我的男神哥,更重要的是这出戏伴随着我度过了最重要的时光。
《板桥应试》始排于上一世纪90年代末期,那时的我胸前还飘荡的鲜艳的红领巾,记忆中,进入到初中阶段后,便无暇顾及我的最爱,只能将她藏于心中。于是,这出“板桥”成为我成年前的最后一出戏,它伴随我度过那苦熬的六年岁月,每一字每一句都刻在心中,甚至他们的故事成为我作文中一个又一个素材。
如今,20年悄然而逝,剧情如旧却放新彩。扮演郑板桥的是我的男神,用一句流行的话说,是如今淮剧界的“流量小生”。粘上胡子的那一霎那,俨然“板桥”穿越,如果说20年前的我仅仅迷恋剧中人,而今天的我却更加贪恋剧中情。流连于山水的郑板桥进京赴试似陷泥淖,却被品格高洁的饶小妹给点醒,区别于原版的是,小妹说“你要是做官定是清官”,板桥回答“这是当然……”品味了无数遍原版戏的我竟然出戏了,我一瞬间想不明白,为何要在那个肯定眼神中加上这句话。然而,好戏值得悟,也许只有铿锵有力的说出这句话,才能为后面的情埋下伏笔。
全剧的一大高潮莫过于“板桥三哭”,短短一段竟然燃爆全场,引发了四五次雷鸣般的掌声与叫好声。摸摸眼睛,不知何时,我竟也泪光泛滥,那锥心刺骨的一跪仿佛震颤了我的灵魂,我似乎感觉到板桥那哭父母、哭妻子、哭儿子的无奈和自己将诗画写到考卷上懊悔,但当听到“要将昨日板桥泪,化作春雨洒四维”,又不免感叹这次是我崇拜的“板桥”。
病重的板桥幸得小妹的悉心照顾,板桥高中,最开心的理应是小妹,但此时的小妹面对高中的板桥,似见一丝丝的落差,在原版中,小妹还玉的桥段中,有一句道白是“我不配”。而今天却是欲说还休的感觉,给观众留下自己的思考,善良淳朴的小妹与如今社会中的“拜金女”作比,若小妹都配不上仙风道骨的板桥,还有何人呢?
一个不入俗流的竹君子,一个相依相伴的兰花枝,一位疼妹如命却又有点世俗的兄长,组成了又一出的高潮“归去”,兄长委屈,板桥傲气,小妹两难,虎哥,非哥和孙海燕老师,三位都是用生命在演绎着这一幕。跟原版比较,我更觉得这一出板桥对哥哥买官的这一举动是气愤和痛心,这也许就是板桥那一句“这是当然”的潜台词的对比,我怎能为今日之我将昨日之我抛之脑后呢?
门前旧板桥,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