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话
儿子正读初中,以下对话发生在几个月前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
“妈妈,我这次语文模拟测考了81分,班上前三。”儿子似乎在用满怀期待的眼神望着我。
“怎么才考这么点儿呢?”我几乎脱口而出。
“这次试卷比较难,整个年级也没几个80分以上的,这是往年的试卷。”儿子依旧在期待着什么。
“那往年有没有超过90分的呢?”我又蹦出一句。
“没有,最多也就八十多分。”儿子期待的眼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殆尽,语气里也有了些许不耐烦。
“那八十一也是八十多,八十九也是八十多,但它们之间可相差了不少呢。”我没觉得说错什么,还继续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儿子沉默了……
过了好久, 我试探性地问:“诶?怎么不说话了?”
……又过了好久 ……
“喂,我在跟你说话呢!怎么不回答?”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我本来就心情不好,放学的时候被同学的篮球打到了鼻子,正生气呢,但想到你上班也累,我不该把坏情绪传染给你,就想着说些开心的事儿让你表扬一下我,这样我心情也许就好起来了。但我非但没得到你的表扬,还听出了你语气里的不满,表扬一下我就这么难吗?……”儿子终于爆发了,委屈的泪水似乎要夺眶而出。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错了,想要弥补,但无论我怎么说都没法改变气头上的儿子对我的看法。
(二)反思
回到家我们各自进了自己的房间,我静静地坐着反思:孩子想在我这里得到一些表扬与肯定,这很正常啊,我们大人不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吗?肯定别人还能给人带去前进的动力,多好的事儿,我为什么做不到呢?为什么对孩子这么吝啬呢?我又在担心什么?
从他的角度看,他放学的时候被球打了本就不开心,想跟我倾诉又怕把他的坏情绪传染给我,就想着以其他事情在我这里寻找些慰藉,而我当时说话不但欠考虑,还没有很在乎他的反应,他是该有多委屈?
从我的角度看,本意其实是想跟平常一样更多的了解情况再跟他一起分析如何才能考得更好,其实在我心里对他的能力我是一直都认可的,我只是担心这考前的夸奖会让他在正式考试时掉以轻心。
但我没认真思考过这样的教育方式适不适合我的孩子,总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会给他造成哪些不良影响,他会不会觉得无论他怎么做都不能使我满意,然后会渐渐失去信心?他还是个孩子呢,才13岁,我怎么能这样打击他的自信呢?相较于学习成绩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阳光自信的男孩啊。他已是初中生了,还能陪我几年,以后他终究是要离开我独自闯荡的,为什么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与他好好相处呢?……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是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我立马敲开了儿子房间的门,生怕这道歉与沟通再晚了半分……
(三)结果
后来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对的。现在的我在教育的这条路上会时常进行自我反思,然后从不吝啬对孩子的肯定,我们之间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了,孩子更没因我对他的表扬与肯定而使成绩下滑,相反好多门课都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法并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四)结论
做了十多年的母亲,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很容易处于当局者迷的境地,所以我就会想:我们在面对亲子教育的问题时是否该跳出父母的角色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与心态去看待问题,多做反思,多换位思考,多沟通呢?
然而通过自我实践证明:很多时候反思能让我们更容易看清问题的本质,看清了本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勤思考、会反思的父母真的能使家庭的亲子关系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