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只小白兔,去钓鱼,没钓到,就回家了。第2天又去钓鱼,还是没有钓到。空手回家了。第三天,当小白兔刚来到河边正准备钓时,一只大鱼从河中跳出来,大声对小白兔吼道:你再拿红萝卜做鱼饵,我就扁你......家长朋友们,听了这则笑话,在开心一笑同时,是否引发了你的思考呢?
我们把自认为最好的给了孩子,但你给孩子的是不是刚好孩子需要呢?
今天,我想给大家谈谈幼升小的问题。我所说的幼小衔接,不是暑假期间让孩子上个幼小衔接班,学习小学的知识,更多的是孩子的一种心理衔接。倘若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
《儿童人格教育》一书中说:“一个新的处境是对小孩准备情况的一种考验。如果一个孩子准备充分,他会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环境。如果他准备不足,那么新环境将使他紧张不安,从而导致无能感。这种无能感会使儿童对环境的判断扭曲,反应失真。”可以说,每一个新环境都可以作为儿童准备情况的一种测试,所以,今天,我们讲的幼小衔接如何指导孩子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
家长朋友们,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就像我们从学校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你肯定有许多的想法:我是不是适合这份工作?我能不能干好?领导怎样?我会和同事处好关系么?孩子也是一样,从幼儿园到小学,他会害怕,会担心会焦虑。就像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的儿子从大房子搬到小房子的情景,首先,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幼儿园就像大房子一样漂亮舒服,而小学就像小房子一样,适用性强,大房子虽然漂亮,但小房子有大房子所没有的变形金刚。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适应这个转折,更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就像我们大人毕业时,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会有不安,焦虑的感觉,如果我们提前对新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的焦虑感就会降低,同样,孩子如果对小学提前有一定的了解,也会更容易适应小学生活。

这份表格呈现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我们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告知孩子,或者带孩子到即将入学的小学看一看,玩一玩,给小学老师说说话,让孩子熟悉即将生活学习的环境。
二、给孩子一个憧憬
家长可以和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读书的事情,讲讲小学会学到很多的知识,会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觉得小学比幼儿园好。既然是新的起点,那么一切都可以是新的,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起购买新的书包、文具,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想象。因为没有对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环境的向往,就很难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千万不要让孩子背着幼儿园的书包、用着幼儿园的文具上学,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有的孩子可能对新环境适应慢,当他看到幼儿园时的东西,就会怀念幼儿园的日子,从而更难适应小学生活。
三、给孩子一个仪式
《小王子》中,有一段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小王子问:“什么是仪式感?”狐狸说:“他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还建议小王子每天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带有一定的仪式。”这段话很好的诠释了仪式感,令人回味。
那么,在孩子入小学前,我们家长可以在家给孩子一个仪式,比如买个蛋糕,一家人聚在一起,谈谈未来,让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那么,倘若孩子在小学遇到了困难,当他回想起曾经的仪式,他就会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孩子一些礼仪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行证,让孩子学一些基本礼仪,有利于开学后和老师学生之间的交往。如:如何跟同学、老师问好,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在家反复模拟直至熟练,这样孩子才才不会怯场,才能学以致用。当孩子来到学校,他的礼貌会让他得到老师、同学的喜爱,从而更快适应新环境。
五、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
我们每一个家长要发自内心的接纳、尊重老师,尊重老师就是尊重知识,相信自己孩子遇到的老师都是好老师,那么你孩子遇到的一定都是好老师。我们家长的言行一定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让孩子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从而更好的成长。
总之,一句话,孩子感觉好才能做的好!期待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