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陪护期间,闲来到周边一小书店转悠,在一堆青春疼痛小说里,翻到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便欣喜的买回了。可能是,我的青春不那么疼痛,也许是看多了不痛喊痛的小说不是很想花钱购置了。
回去后,和朋友分享这件事,朋友听说是《我们仨》这本书,恰巧他也看了,回我仨字:不好看。这本书我并没有看过,但是多次因为各种推送进入我的眼球,我自然是不能评价的。这几天,看完了一遍,说实话也明白为什么朋友觉得无味。
在我看来,选书之时,兴趣很重要。就像中学时期看各种小说(不论脑残不脑残吧),总体分开,大致上男生多爱“武侠修真”、女生偏爱“言情种田”。选书,不过是生活中一桩小事,是你性格、兴趣之所在。若是你本就不爱絮絮叨叨各种家长里短,又怎会愿意停下来听人叙述她的万里长梦呢。插一句,我也没能耐心听完这场梦,就结尾了。本是想在看完后写一篇读后感之类的,目前只能作罢。
书中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能和钟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钟书刻薄了。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