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是一篇总结自得到精品课《怎样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的文章,如觉得有用,欢迎订阅该课程。
时间管理,是个人在职场上实现跃迁的一个重要因素。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对外管理事务、管理合作关系,对内管理自己。
第一讲:如何做计划
在时间管理中,把头脑中的计划,落实到纸面上,就是可视化。把计划可视化这一步非常重要。人的大脑,就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是用来运算、处理信息、指挥身体的,如果你用来记忆存储太多信息,会降低它的工作效率。把计划可视化,本质是帮助你释放“内存”。
用你的头脑来制定计划,用可视化的计划指挥你的行动。
极简的项目管理表:从事情本身出发,帮助你规划行动步骤。
日历表:帮助你从时间的维度,来锁定重要的事情。
我们在时间上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工具去约束住你的时间,你很可能并不会真的花时间,去做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第二讲:提升执行力的关键方法
对于复杂任务,你需要一个进一步的“预处理”过程,也就是把它们拆分成一个个的动作。分拆动作,然后立即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好办法。
“转”、“做”、“存”、“扔”四字诀:
转,转给别人,是指那些可以授权给别人替你完成的动作或任务。
做,马上去做,就是指那些确定要做的事情,“趁热打铁做掉”。
存,放入待办清单,指那些没办法马上做的事情,用本子或其他工具把它们记下来,不要用脑子记事情。
扔,拒绝或者忽略掉它,指那些既转不出去,又没法立刻做掉,也没必要存下来以后做的事情,果断“扔”掉。
第三讲:“敏捷工作法”的管理方式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
第一种,就是“完美主义”。
第二种,叫做“范围蔓延”。
第三种,返工。
以上三种情况,都称为“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要避免这些情况,你需要的是一套“敏捷工作法”。
敏捷工作法,核心是一种不断迭代的工作方式。它不提倡“一步到位”,他提倡不断调整、适应,逐步去达到目标。
好比有两家餐厅,传统的那家餐厅,一口气把客人点的10道菜全部做完,然后一起上。这样的问题是,客人饿着肚子等半天,而且,万一太咸或者太辣,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而“敏捷”餐厅的做法,是先上一道菜,给客人垫垫肚子,然后问问客人的反馈,然后再几道菜、几道菜的上完。
比如说一个好用的APP,几乎不可能一次完成,通吃天下。而是需要尽快上线,获取用户反馈,不断迭代更新,现在的APP更新频率已经达到分秒级别了。
敏捷工作法的两个要点:最小可交付和持续迭代。
重要的事情多迭代,紧急的事情先迭代。
第四讲:如何管理合作者的时间
三个透明沟通习惯:
1、在做计划的时候,就把别人拉进来。
2、“实时同步”。、
3、尽可能的“当面沟通”。
管理上级的时间:敢于去和老板一起管理时间。
学会授权:人的成长是需要具体的事情作为载体的。授权让下属去做他该做的事情,他才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第五讲:如何跟忙碌相处
忙碌的人跟悠闲的人比起来,大概率更靠得住,行动力和能力都更强。
避开“内卷化忙碌”
“内卷化忙碌”的人,工作非常忙,今天在赶昨天的进度,一个人在干两个人的活,忙到没有时间学习,忙到没有时间去想怎么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或者忙到连做个长期计划的时间都没有。
同时,有没有对时间的控制力,反正靠加班、堆时间,好像也能搞定手头的事。下了班以后,累得实在不想动了,刷刷手机、打打游戏,或者吃顿大餐。再不行就去血拼,似乎也能恢复些精力和体力。一个个晚上或者一个个周末,也就这么过去了。日复一日,如此循环,无论是自己的能力,还是工作状态,始终被锁死在这样自我重复的循环里。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身边有不少人,他们忙而不累,总是充满精力,完成了一件事,马上又能全情投入下一件事。他们不但不排斥“忙碌”,甚至主动拥抱忙碌的生活。
工作中,想各种办法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能力,提高业绩产出;工作之外,自己给自己增加学习、健身、社交的各种各样的任务。
他们身上有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忙碌这件事本身,就可以给他们带来能力的成长与内心的满足感。而这,才是他们自律背后的真正动力。
与内卷化的忙碌不同,这是自己驱动自己去做事——自驱模式
形成自驱式忙碌
1、你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目标。
2、给成长留出足够的投入。
3、跑出一个小循序,制造机会让自己尝到甜头。
总结和感想:
1、计划很重要,写好的计划需要时刻跟进和改进,而不是写完计划就不管不顾了。
2、要事第一,不要被每天的琐事给耽误了,要少做事情,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3、没想明白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先行动,去试错,边做边迭代,也许做着做着就想明白了。在这巨变的时代,也许以前想明白的,现在就行不通了呢?
4、时间管理,就是要管好自己的时间,把时间尽可能的投入到对成长有意义的事情上,少打游戏少看剧,做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