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有各种改建的地下通道,但并不是所有的过道时刻都灯火通明,总会经过那么一两处年久失修,而行人却依然保持着习惯走进去。
这里有一处早已废弃的地下通道,还没有走上10来米,原本透亮的通道逐渐昏暗,显得异常诡异了。不时有‘吱吱’声响起,一只黑色的影子像风一样穿过去,消失了黑暗的尽头。
通道上方有络绎不绝的车辆呼啸而过,整个通道发出一丝咽呜的嗡鸣,一缕寒风吹过,止不住的冷颤。
夕阳西下,老妇人牵着小孙女还是一如往常的快速穿过通道,眼神滴溜溜的转动,四处查探。紧接着到达琳琅满目的菜市场,回到家才发现小孙女面色晦暗无比。
她推开紧闭的窗户,望着从高楼夹缝之间透射过来的余光。
不一会儿天变得黯淡。星星点点的灯火缀挂在一处处高楼之上。
老妇人手里拿着从附近寺庙里请回来的桃木枝,在一座晦暗的楼层里,照着墙壁、房梁、家具、电器等处,敲敲打打,神色异常凝重,口里念念有词“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都驱走。”
她回过头来,看向坐在沙发上翻阅报纸的老汉有些生气的埋汰了一句“老头子,赶紧挪一挪,莫要挡住了神仙。”
老汉几乎光溜的头颅,两鬓还有一丝稀疏的黑发,散漫在一旁。他听到了老妇人的话语,又看了一会儿,不舍的放下攒着的报纸,想要站起身来。
老旧的拐杖已经倒落在满铺的地毯上。他刚直起身子,张了张嘴,一拍脑袋,又是摇了摇头。
老妇人低声一叹,一边敲打着走进厨房,怔怔地盯着熏的发灰的墙壁,鼓动的石灰随时都会掉落下来,仿佛墙壁将要倾塌一般。
她紧闭着眼,不敢多看,心里默念着祈求灶神爷保佑。她回过神来,将摆放着整齐的餐具擦拭了一遍又一遍,终是放下心来。
她摘洗干净菜叶,剖开鲫鱼肚皮冲洗一遍,那鲫鱼比老妇人的巴掌还要大的多的。
随着一声呲溜的滚油溅起,鲫鱼下锅,扑腾一下跳将起来,翻了个身,又是颤颤巍巍的抖动几下,变得乖巧。
老妇人一脸满意的对着锅里的鱼嘟囔了一句,似乎只有这鱼才能听得她说一番话语似的。
“老头子!”一声喝叫,打破了整个屋子里难得的平静。
老汉忽地一愣神,他放下手里早已是翻了多少遍的报纸,“啊,怎么了。”
老妇人没有脾气,又说了一句“老头子,去冰箱那里~”似乎是故意的停顿。
老汉颤颤巍巍的朝着冰箱挪动着步子,打开冰箱“然后呢?”忘记了一切,如同正在等待着命令的士兵。
“拿两个鸡蛋过来,你可得小心着点,别打了啊。”
老汉将半个身子靠在冰箱上,拿出两个鸡蛋似乎都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接着他用胳膊肘轻轻一点冰箱门,杵着拐一步一颤地向厨房挪去。
“喽,你要的鸡蛋!”他握着拳头往前一伸,嘟囔了一句。
老汉靠在墙壁上,又说了一句,很是责备的语气。
老妇人忙完,盖上锅盖,才回过头来,故意嗔怒的骂道“尽说些不吉利的话,你个死老头。”说完就是懊悔不已,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嘴巴。
接着她又是不悦的一句“莫要在这里碍眼,赶紧回去看你的报纸吧!”
刚搀扶着他,又急忙的松开了手,揭开锅,用筷子点了一下锅里的鱼汤,送进嘴里咂巴两下,才是放下心来,搀扶着老头回到刚才的沙发坐下。将那皱巴巴的报纸递到他的手里,伺候的极其到位。
这桌上的报纸很是皱巴。他沉浸在往日的时事新闻中,咂舌着日新月异的生活,人们变得是越来越幸福了。
老头放下拐杖,拿起桌上的烟盒,从里面抠出一根香烟,显得很是凝重。
啪嗒一声,点燃了火苗,颤动着手往嘴前送去,吸了一口,吐出一口烟圈,用掐着烟卷的手指点着报纸,说了一句“你看,这报纸上写的,咱们国家现在多么富有,到处都是好消息。”
“我看着这些就是得味,心里舒服。”
老妇人也不搭话,白了他一眼,就去厨房里了。
老汉喜滋滋的看着报纸上写的各种各样的幸福生活,脸上洋溢着笑容,一直是满意的无法言语。
老妇人将饭菜端上早已收拾干净的桌子,上面画着各种扭曲的小动物,五颜六色的,千奇百怪。
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擦拭,这图画依然很是欢快,只是有些地方,线条渐渐的模糊了。
老妇人解下暗淡的围裙,就连围裙上都是画满各种各样的的小动物,很是稚嫩的画法。
她回想起孙女当时特别喜欢画画,家里四处,但凡遇到一个空白的地方,都会被涂抹一番,才能显现出趣味。
从极为安静的房里传出一阵扭动的声音,小女孩显得很是奇怪,低着头,一言不发,很是木讷的走过去,坐在椅子上。
小孙女突然眼放精光,望着桌上稚嫩的画。然后她捧起鱼汤,用汤勺舀来一口,尝了尝,嘴角露出一股许久未见过的喜悦。
整个饭桌上一言不发,很是安静。
有时候好奇小孙女到底在房里做些什么,她打开门一看,才发现墙壁四处摆放着各种童话般的画,一个孩子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身边是两个年轻的身影,没有清晰的脸庞,仿佛忘却了一般。
老妇人拿起那张画,看的发呆,刚见小孙女有些好转的迹象,忽地又回到从前的模样。
老汉哀叹一声,憋不住的说了一句“你做这些有甚用?再多的桃木枝也是无甚效果。”
坚韧的心似乎再也承受不住,老妇人呆立在原地,眼神瞬间失去了光泽,僵硬的张着手,嘴巴半张着,没有呜咽。
轰地一声,吓到了在沙发看报的老汉。老汉焦急的呼喊了几声。
他顾不得杵起拐,拼着力气一跛一跛的向发生声音的地方挪去。
老汉才发现瘫坐在地上的老伴,手里捧着一张张画,身子在那里颤抖着,嘴巴也是张着抖动,眼角的泪花止不住的往下流。
不知过了多久,才见老妇人缓过神来,怔怔的看着一旁的老头,刚想骂一句,到嘴的话又是缩了回去。
定定心神,自己爬起来,将那一张张画藏起来,如同不曾触碰过一般,仅留下浸湿的一个个圈圈。
老妇人望着面前的老头,将他搀扶着到沙发。替他点起一根香烟,再也没有一句话语。
整个世界如同沉默了一般,只有寥寥的烟圈缓缓地升起。
回家面对着这么一个老伴,颤颤巍巍的,在那里与世无争的读着报,仿佛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一样。
老妇人无奈的摇摇头,眼神暗淡无光,盯着面前一本正经看着报纸,陷入喜悦的老伴。
还有那紧闭着房门放学后就躲在家,平时连房门都不敢迈出一步的孙女,每天就这样将自己锁在房间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放下手里的报纸,伸出自己干瘪的手,替她擦拭眼角的余珠,颤巍的说了一句,一把将她搂在怀里,似乎是只有他这样的安慰才有效果。
尽管她收到了一些邻里间的关怀,各方捐赠的钱财滚滚而来。
一大笔的款项经过她的手,置办了各种生活乃至精神上的需求品,却是从未改变过她的生活,至少内心深处依然无助。
平时送她上学后,都是异常的小心翼翼,生怕她又与同学发生摩擦。
不知多少次被叫去学校,在办公室默默地听着老师在那里苦口婆心的劝说,要给孩子多一些关怀什么的,很有一番济世的风范。
三年了,一个本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享受在阳光下,与同岁的孩童在一起玩耍。
孙女却是逐渐变得孤僻,患上了连他们都想不通的精神障碍,也就是医生说的自闭症。
老妇人回想起三年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的儿子媳妇,倒在回家的路上,一片血泊。
她知道自己不是傻子,只是还没有从三年前的阴影中走出来,如果一切都是正常的,那这个家庭应该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