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很多时候会想到母亲,或许是太过熟悉了,常常不愿意写下来。想到母亲,想到的许多,有遗憾,有辜负,有一份份的不舍,最亲的人,总会多了许多无奈,无形中多了份羁绊与纠结。
一
我妈常说,她以前没有读过什么书,只读了一年的二年级。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水平,只觉得她是真厉害,没有学学前班,也没有学习一年级,直接上二年级了。虽然只有一年,但是她的水平确实是不差,懂许多道理,会许多文字,完全不比读了许多书的人差,这是我颇为佩服的。
为什么读书那么少呢?要知道我妈有六个兄弟姐妹,她是最大的,她后面有四个舅舅,还有个阿姨。据说小的时候,外公还养了她伯伯的女儿。
在农村,本来女生就没有什么地位。况且我外公外婆的压力如此之大,扶养孩子读书就很难了,有更多的机会还是给到了我那几个舅舅,以至于她读书并不多。不过她很懂事,会帮忙做各类家里的事情。
她常常说她很小的时候就去砍竹篱(很小的竹子)去卖,也去砍“葛芯”(一些蕨类的芯条),同时有什么能够赚钱和帮到家里的都去做。我曾经去外婆家就看到过那些小孩砍竹篱,母亲说的那些还是相信的。
母亲常说她与我爸认识是她去砍蔗的时候。那时候我爸是承办的负责人,我妈是那些员工之一。我爸说一看到我妈就觉得有一种旺夫相,恨不得娶回家去。就这样,他们结了婚。
结婚时,我妈才十七八岁,我爸已经二十七八了。相差了十岁呢。不过那也没有什么关系,据说村里多是相差十岁左右的,不过代沟却并不是很大,似乎已经习惯了。
他们结婚后,就这样有了我。常常说我是掌中宝,其实我也是相信的,毕竟作为长男,多人疼。而且我小的长得也不太健康。容易多问题,所以多是有人照顾着。
那时候有爷爷奶奶,两个叔叔还没有结婚,甚至小叔还读书。小孩只有我一个。一个家庭,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要照顾小孩,要照顾老人。我妈常常说那个时候很苦,没有钱,一心只是想过好日子。
辛苦想来也是很正常的。哪个家容易呢?母亲是连续生了四个小孩。这样,这个家是更难了。
以前是有计划生育一类的,村里的称呼多少有些乱,村里有叫父母叫“叔”和“婶”的,也有叫“伯”和“姆”的,同样也有叫“哥”和“嫂”的,很少叫“爸”和“妈”。毕竟要避开计划生日叫爸妈就不太好了。我家叫父母是叫做“叔”和“婶”。所以叫母亲一直叫着“阿婶”。
家大总是需要分家的,我三岁的时候。爷爷就过世了。婆媳关系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样,她们吵闹一番,都有些过不去,过不去很自然就分家了。奶奶跟两个叔叔一起过,我家单独脱离出来。
以前的房子是一个两厅的瓦屋。我家在大厅中间,偏向左边的位置就是,一个大厅,一个一个房间,一个厨房,一个洗澡房。左边的小厅一套是属于小叔的,大厅右边的房间也是四叔的。房子不大,也只能如此分配。
就这样,我们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很快又成了一家六口挤在了一个房间里。还好以前的房间是有阁楼的,也开发出来,放一个床铺,不至于那么挤。
听母亲说,那时候是特别的难,因为吵得太严重,几乎什么都没有分到。也算是净身出户一般了。锅、碗、米是当天去买回来的,筷子是当天砍了竹子现做的。
我记事以来,就见到过母亲常常去砍竹做筷子,做各种生活工具。以前穿的鞋也是母亲做的木屐。以前以为小孩都是这样穿的,后来才发现,只有我家是如此。
分家后,母亲是很不服气,觉得一定要争气给人看。父亲也很拼,为了家到处在外面奔波,常常一整个月做都没有回来。
分家后,母亲看到那四亩田。她也觉得不够,许多地给她开荒了出来,硬是去开荒出了两亩。一个人去耕这六亩地。
钱没有怎么办呢,也去做她以前的活,去砍竹篱,去找“葛芯”,去找“香胶皮”(做香火的一种植物),去找“黑老虎”(中药),有时候又与父亲一起去砍木头,总之看到有什么赚钱的都去做。
那个时候,吃上饭却没有菜,她开发了个菜园。肉是许久也吃不上一顿。后来我长得不够高,母亲常是以那时候太穷为借口,说我营养不够。
踏实,肯干。生活就有了盼头。她以前过的就不是很好,似乎啥都能做,啥都会做。从不肯向生活低头。慢慢也多了起色,养鸡鸭,养狗,养猪,养牛。一步步落实,别人有的,自己家也不能落后,别人没有的,也无须纠结,照顾到这个家就好。
养育四个小孩,还是让人心累,很多让人很难受。父亲是顾不上家里,需要去外面赚钱养家呢。而家里的一切也只能母亲来处理。而且我们四个也都是多灾多难。
我小的时候,三岁还不会走路,刚会走路没有多久,是经常腿麻,又没有办法走路,需要有个人背。
等好了之后,有次洗澡,妈妈倒滚水到盆里,还没有来得及倒凉水,我就一只脚踏了进去。一下子就弹跳了起来,是各种“哇、哇、哇”声。哭得让人心寒。后来父亲回来,送去镇里医治,回来脚是胖了一圈,根本无法走路,我妈抱着我整夜整夜无法合眼,偷偷抹眼泪。
那时候不知道是多心疼母亲,她到底多懊悔,也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每每想起,为自己心疼,也为她心疼。
我两个妹的状况更不好。大妹是送到外婆家回来,生了大病差点死掉了,回来各种拜神,各种治疗,最终才好转。那时候我妈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神鬼一说,对神佛很是虔诚,以至于常去算命。
小妹身体也不好,耳朵流浓。我妈找了各种偏方来治疗,好几年才有所好转。因为这样,我家很多东西不能吃,与别的家庭有些不相同。
我弟是稍微好一些。只是比较调皮,常常是一个人走去外面玩。好几次差点被牛踩到。更严重一次是下大雨,河里已经成了水涝,弟弟竟然不见了。整个村去寻找,后来还是在水边找到的。各种不省心,多少让人心累。
我们家许多事也颇为公平,有什么都是平分的。吃一个苹果,我们四个也要平分,分成四块,一人一块。有时候甚至吃茄子,也要做四个“腿”(带着杆做成鸡腿状)。
其实也有些重男倾向,像吃鸡肉,我和弟弟要有一个“鸡腿”。两个妹妹只能要“鸡翅根”,也相当于四个腿了。剩下的才是我父母吃的。不过很少吃到鸡肉,多是过节或是重大节日吃的。
小时经常掉牙齿,母亲跟我们说,掉牙齿的话,下面的牙齿就扔到地上,上面的牙就扔到屋顶。更重要的是要喊一句:“老鼠,老鼠,请送我一只锋利的牙齿!”
母亲也认为摔倒时因为有鬼拌脚捉弄你,应该立即站起来,迅速踩上几脚,后面它就不敢了。
母亲总是懂很懂道理,我懂的大部分东西都是她教给我的。
在那间屋子,总是有无数的温馨的画面。而心中总会记得那间瓦屋的不堪回首往事。每次下雨,屋顶就会漏水,我们只得找各种盆,各种桶来接。我们村的电都是自己家的小型水电站,灯光昏暗。我们吃饭时,就那两碟青菜,肉并不多见。我爸也不多见回家吃饭。
每每下雨,母亲总是说:“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二
母亲虽然没有怎么读过书,却也听过很多故事。常常给我们讲一些故事,讲了人熊,让我们害怕有些人是假扮的,也讲许多鬼怪故事,也讲一些好笑的故事。只是,我后来也没有机会听到过,不知道出处到底是哪里。总觉得很让人惊艳。后来我去读小学时,还听同学讲过,只是没有母亲讲得好。
时间慢慢过去,我很快就要上学了。我妈教我写字,教我简单的数学,也就是从一加到十。每天在家里练习,写过名字,写数学。似乎也没有懂更多的了。用铅笔写的痕迹,多是擦了重写,不愿意浪费一张纸。
就要上学了,父亲还在外面做生意。趁着墟日(集市日),村里很多人去镇上买东西。我和母亲也去。坐华叔的拖机器出去,装一车用袋子装好的花生,坐上十几个人。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坐得上的。一群人到了镇里的榨花生油的厂才下来,之后是各种逛街,各种买买买。
街上琳琅满目,各种吃的,喝的,玩的都有。母亲去每个地方都要做一番砍价。有时候我多嘴说我手里有一块钱,还被她狠狠地说了一遍:“在砍价的时候不要多嘴”。似乎对每一分钱都利用到极致。
给我买了书包,买了新衣服,也买了一打鸡蛋。钱不够,水果都不舍得买,还美其名曰:“不吃水果不会怎么样,不吃饭才会死”!其实,那时候我不知道那是因为没有钱了。
回来时已经比较晚,拖拉机里装了许多油和地豆敷(榨油后剩下的花生渣)。大家都是大包小包坐上车回去。很不巧,母亲在路上摔下来了,手被擦伤,不过她也没有管那么多,只是看书包里的鸡蛋有没有事。看着鸡蛋都碎了,看没有漏出来,也没有去管那么多。
回来后,母亲一点点挑出鸡蛋壳,把那些鸡蛋全部煮了。那算是那时我们吃得最为奢侈的一顿。本来能吃好几天了的,鸡蛋已经当是吃肉了呢,这下,又得有些时日才能吃顿好的。
读书前,要去拜神。母亲给我讲了许多事,要认真拜,保佑学习好。后来又有去算命,又得送“眼回”等等。期待我学习好一些,当然也是相信我会学习好的。
很快到我读书了,那是读学前班。读书才知道这个世界的广大,一下子跳脱出了村里的范围。对很多事情都变得好奇了。回到家,我是各种的说:“这是排队,这是牵手”,似乎都不知道还有那么多不懂的玩意。
我去上学,早上是与华叔一家轮流搭过去学校的。从家到学校有六公里多呢。父亲每天搭过去是会有些累。村里似乎都分配得很好呢。华叔家有两个小孩上学,这样坐三个人是正好。
只是与别人一起,总是会有许多矛盾。矛盾一多,就变成不愿意搭我了。毕竟小孩间有矛盾,大人间也有矛盾,这是很心累的事,都不想一起。就这样,还是各搭各的小孩。
记得有一次,我爸没有回来。母亲是早早起来做了早餐,吃过,而后带着我走着去上学。
那时正下过雨,天还没有亮就出发。路途很多蜗牛,还有许多癞蛤蟆,蚯蚓等等。我是特别好奇,第一次发现这路那么有趣,有时候不想走,母亲总是说再不走就迟到了。那时候也很任性,任性得要她背,已经忘记自己多大了,到底多重。走一段,背一段,路途也捡了一袋子的蜗牛,很不容易走完那段路。到了学校去。
那种感觉是那样好,不过却很少有走路去学校的经历了。那么远,六公里呢,走一个来回,她一天还能做什么呢?
有次她也到了半路接我,也就是外面村。外面村有小卖部,我们村没有,她是出去买东西的。那时候跟她一起回来。我还是兴奋的跟她说,知道路途有许多地方可以喝水。跟她说了几处,都是我们那条大河的水流下来的。她告诉我,这水脏,不能喝。有些是小溪里的,也就没有怎么说了,毕竟农村的人多喝生水。那次之后,我就知道有些水是不能喝的了。
学前班好像是一个坎,刚结束一年的学业。到暑假时,来了一场台风,我家那间瓦屋就不行了,轰然倒塌。
塌了也没有什么办法,需要找地方住。我们是去了进志叔家,四婆刚好是过年时不在,他去外面工作去了。四婆的房间给我们住。那种没有房子的状态,像是没有了家。
或许因为没有房子,父亲的积极性就更强了。什么能够赚钱的都去做,房子就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建立。
我妈带着我们去砍木头,我们在玩,她在砍。砍过木头,她去砍竹给师傅用。为了省钱自己去河里捞沙,去山上敲石子。也去给师傅做帮手,帮忙挑砖,帮忙搅混凝土。就差没有上手盖房子了。
建了数个月,建了一幢二层小楼房。那是村里的第一间。一楼简单的刷了石灰,就已经进去住了,甚至没有安上窗。二楼是一直也没有装修。
那是我们新的房子,也是新的开始。入住的时候,我们一家是特别开心,我妈请来了每一家的亲戚,让他们来看看我们的房子。好像告诉他们,我们熬出头了。
三
我们四个相继去上学了,一切也都变得乐观了起来。父母也都在拼搏中,父亲认识许多的人,生意也有了些起色,生活多了保障。母亲做事情还是如之前一般的勤快,家变成了更好的家,在村里算是很不错的存在。
四个小孩读书,也不知道压力到底是多大。不过一家人常在一起,就觉得颇为幸福。那是我生活得最快乐的时光。
村里的山要开发了,以前的拖拉机路改为了能够大车进入的泥路。
村里的人也因此开始了一段砍伐木头的工作。每个有力气的都开始了砍木头。许多家庭也因此脱了贫。
砍木头一般是勤劳与力气方面。有些买了拖拉机回来装木头拉货,有些是拼力气去山里砍木头。
有些人又是做夫妻档,有些还有亲戚回来帮忙做。母亲是与隔壁屋表嫂一起组团做这些活。似乎他们两个都颇为勤奋,也能够聊得来。
我们有时候放假,也会去山里送饭。回来吃就太远了,送饭是很需要的。
很快,我家也与别人一起合伙买了辆大车。做起了运木头的生意。母亲白天去砍木头,晚上去帮忙木头装车,有时候也跟父亲学习怎么记账,怎么量木头,之后是记木头的方。
这个都有些难做。母亲每天晚上都会学到深夜,慢慢的学会,并能够背出相应的数据。我多少佩服。
村里开发出来后,许多地方也开始砍伐。我家做木头后,母亲会一个人或与妹妹弟弟们去山里砍木头。记得有次暑假,是砍顶桐。在村的半路。我在家本来是做饭送去给他们吃的,有天没有送去,以至于他们他们饿了,去外面买了威化饼干来吃,说吃威化饼干吃到吐。后来我们家再也没有买过威化饼。这事,我尤其自责。
村里也是耕田的。我长得比较弱小,母亲并没有让我去田里,被安排去晒谷。这算是最轻松的一份了。我们晒谷地有些大,能够晒六包谷。我是抬不起,不过每次可以拖动。晒好谷,就回去做饭吃。每次都是这样子做的。
有时候下雨,全家人都跑回来收谷,每次到这种情况都特别的难。根本收不过来。每次到了这样的情况,过两天,那些谷就有许多发了芽。那自然是不能吃的,只得喂鸡喂鸭,多少也有些可惜。
农村很多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情,一些利益吵架。常常分不清到底对还是错。我妈吵架也还是蛮厉害的,与很多人吵过。或许说村里的人吵架都很厉害,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都很害怕,总觉得没有必要,理解不了。
我妈有跟奶奶吵,跟小婶吵,也跟村里的人吵。吵吵闹闹,没过几天就消了气,像是没有什么了。似乎没有隔夜仇一般。
那段时间为了赚钱忙,也为了家里的那些农活忙。但是母亲还是趁着空闲时间学会了开摩托车,后面有什么活就不需要依靠父亲了,要去远一些的地方也能够去。
村里的山场就一段时间已经结束。但是留下了路。我家接管了一些木材售卖运输,常常修路方面还是得我家出面出头。当然,还是得母亲负责,毕竟这样的粗活都是女人来得实在。父亲几乎不会做这些事情。
母亲总是很能做事,之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老板娘,后来就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没有父亲去,母亲也可以处理得很完美,只要父亲打个电话去联络就可以了。
那时候,总觉得很幸福,有个那么优秀的父亲,也有个那么顾家的母亲。一家人平安无恙,每天都在一起,那就是最开心的事情。
四
我读六年级的时候,学校改革,村委会的小学缩减了招生。四年级以上都要去镇里上学。我们四个也顺理成章的去了镇小学。
我们是幸运的,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家就开始去镇里买地皮建房子。镇里离村里二十几公里的路程。那时候,周一到周五都在外面那个还没有盖好的房子住下,周末他们是回老家去,还有各种事情呢。我是在外面的房子看着的多。
建了有段时间才建好的房子。这已经是第二次建房子了,多少有些轻松。镇里嘛,也不太好操心太多。但是母亲确实是积极惯了,许多还是愿意亲力亲为。
需要顶桐,带着几个孩子去山里砍去。需要竹子,去河边的竹林砍去。都愿意花最少的钱去建这样一栋楼。有些需要的处理,如敲铁钉,也自己去做,不能浪费了。
出来镇里多,与外面的人也熟悉了起来。母亲好像与谁都能聊,左邻右舍都是有称呼的。隔壁老师家的老婆与我妈同性,我妈喊她做姐,两人姐妹相称。一下子多了一家亲戚。
房子很快建好,请了七八十围。这下母亲总算是松了口气,像是熬出头了。去哪里都有了些气势。有时候去外婆家,都变得热情了许多。
我们刚搬出去镇里的时候,没有去耕田。村里叔叔家要找人帮忙,父亲带我回了家那边去帮忙插秧,我就一两天的时间,腿晒得通红,久久好不了。母亲特别生气,或许是特别的心疼。不仅与父亲吵了一架,还与叔叔家吵了一架。说:“我自己家还不舍得让阿胜下去耕田呢,不耕田后还让他去帮忙耕?”
这件事之后,我们四个就没有机会去外面帮别人忙了。
自己家也在镇里租别人的地耕了一年。父亲实在嫌辛苦,与我妈吵了一架,说还不如不耕田的好,多做别的事情还实在些。就这样,我们家就此不去耕田了。
不耕田,我们也不会闲着。按照母亲的勤奋,村里又可以开荒了。有些地,改为了种树,有些山也改为了种树。种的多是杉树和桉树。这些收效比较好。所以我们一放假,就得去帮忙。
父亲多是去外面与人打交道。母亲就是各种的开荒。好像有种不完的树,忙不完的活。
种树有些是与别人合伙种的。我母亲负责管理,他们那些负责出钱。其实有钱人多是怕累,找别人管理也信不过,还是得找个靠谱的,我母亲正好合适。
那个时候承包山场也多。父亲去山上看是看不过来的,母亲也跟着去看。后来干脆就母亲与别人去山里看了,最后报价格给我父亲就好。
母亲之前学会的量木头,记方也有了用武之地。很多去装车,去量木头,也都是我母亲去的多。这样下来,有个保障,保证亏不了多少。毕竟有时候男的去做,一些争执就算了,女的去做,争执不了,细心许多的呢。
这样,山场做的越来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好。
只是孩子们都步入了青春期。我其实还好,不算很叛逆。女生的叛逆会严重许多。好像是什么都想对着干一般。大妹觉得去山里忙活,以后种出来分家产也不到她而不愿意去做。而小妹却痴迷于玩手机,看爱情小说。好像虚幻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最清醒的还是弟弟,最帮得了家里忙。多少让我羡慕。
那几年,时间过得飞快。环境那么不错,我学习自然也不错,从班里居中水平,一跃到了第一。最后全校前六去了高中读书。
家还是那个家,每每觉得很幸福。
上高中,许多事情是不懂。那些年,若是在家,肯定成长不少,我弟是越来越懂事。能够帮家里许多忙,有时候一个人也可以去了。我妈把他培养成第二个“她”,许多山场的事,装车的事,甚至跟车去外面城市,也有我弟的身影。大家见到他也都是叫“老板仔”,羡慕我爸有个那么好的孩子。
反观我,在高中并不怎么如意,运气不好,分去了最差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时候也不敢与家里人多说话。
有次冬至,我妈打电话来说:“冬至了,多加点菜吃啊!”我那时候听了直想哭,好像辜负了她的期待。
家里好像一切如常,我却常常想回家去。有时候放假回家,自然也跟我妈去山里帮忙。有时候去跟着去量木头,有时候去山里修草。总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每次这样,但也很开心。
母亲常跟我说:“要争气啊!”其实真的没有争到什么气,成绩还是那样差。成功回去复读了。
两个妹妹已经恋爱,弟弟也迎来了恋爱季。
我复读的时候,已经听说小妹怀孕了。那时候很伤心,知道母亲更伤心,家像是从那时候起就散了。
五
不知道家里什么时候多了一幅十字绣,绣了“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那是大妹绣的。我总觉得家里那么平静,那么安宁,这几个字没有多大用处嘛。也没有多在意。后来才发现,家里还是有些争吵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父亲没有告诉我,母亲也没有告诉我。
上了大学,我似乎对家里发生的事都有了闭塞的状态。什么都不管不顾,更多的是想着让自己过得好就行了。
家里以往做了许多生意,常有人跟我说:“若我和我弟不是败家子,一辈子就不用愁了!”以前深以为然。只是,人算不算天算,许多不期而遇,让人反应不过来。
那个时候,父亲进了一个叫做“商会”的组织,见的世面是越来越多了。有各种活动,父亲都会去参与。
有好多的志愿者活动,说是做公益,以商会的名义去帮助更多的人。父亲是常去的,别的事业慢慢放了下来,节奏变得更为缓慢。
商会也组织各种的旅行活动。对于以前没有去旅行过的父母来说,这时像是发现了新的世界,去了云南旅行,去了三亚旅行,去了北京旅行。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去参与了,似乎开拓了大大的眼届。但是这也成了问题的开端。
去外面多了,父亲多了许多绯闻,真真假假,总是难以言说。母亲也变得更敏感起来了,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之后成了两个人的互相猜疑。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无法理解。父亲是说做生意失败了,以前的山场一类全部清零,许多项目也卖了出去了。只是说母亲限制着他的生活,没有一点自由。
母亲说父亲出轨了,也不知道真假,只是母亲不允许他去参与那些志愿者活动了,据说那个小三就是在这些活动中认识的人。
我一切都是后知后觉,两个说的,都不太清楚。只知道这一次又回到了贫穷的阶段。只是啊,如今的那种穷,还能走出来吗?有点害怕,也颇多感慨,不敢去多参与。
就这样,大学时过得不怎么好。而家庭也诸多争吵。大妹已经出嫁了,顾不了家里什么事情。弟弟也去上了大学读书了。只是,家里还是争吵得很严重。
有时候是觉得是否到了这个阶段,父母都会争吵,以至于没有什么安宁。每次回家,就觉得那十字绣很讽刺,“家和万事兴”?只家已经不和了,一不小心就是父母的争吵。
母亲常常有空就打电话给我,有时候是关怀,有时候是说家里的事情。多是问我有没有生活费,其实我以为家里是还可以的,有时候给钱我还是要的呢!毕竟大学也很需要钱用。
好几次他们闹离婚,但是还是不了了之了。莫名多烦恼,但是我又无法说什么。心里还是会想着:一切都会好的。
家里不做木材生意了,母亲开了个小麻将馆,每天下午开始开摊,直到晚上凌晨,有时候甚至通宵。我很心疼她,但是我能力不行,只能回去的时候,帮忙斟茶倒水,好让她休息几分。
而父亲,连续做很多事情都失败,已经在家里颓废状态~
六
很快我到了毕业季了,其实我没有拿到毕业证,不敢让家人朋友到学校。觉得很失败,不能让他们看到,不能让他们付出的汗水付诸东流。
我没有通知,但是朋友圈有发。母亲问,为什么毕业不告诉她,他们想来看看我毕业的机会都没有!
我是无言以对,不敢说那份失败。只觉得一切都那样可惜。
家里还是吵。他们两个的生活像是有了割裂。父亲养牛蛙,母亲是开麻将馆。两个是互不相干,只是有时候也会互相帮忙。
毕业后我混得并不如意,连连碰壁,只觉得人生就那么多蹉跎,无法走出困境。起初,我还要我妈不时时的接济一下。在广州,没有钱是完全活不下去呢。有时候一两千,有时候三千。给了几次,还被父亲骂了好几回。确实是很理亏,大学毕业,赚不到钱,还要问家里要钱,多么惭愧。
后来我不敢问家里要钱了,浑浑噩噩过了好长一段日子。直到走出时,内心才解开了那份阴霾。
等可以赚到钱的时候,发现家里是糟糕透了,只是以前看我自身难保,才没有告诉我。
父亲是欠了一大堆的外债,也不知道是怎么欠的,竟然有同学问我还钱,真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情况。后来,父亲还是问了无数次的借钱,一个无底洞,像是完全填不平。
问母亲怎么回事,她只是一次次的哭,每次问她都是说以后不要给了。但是我不忍心,每次还是给了,后来统计才发现,给的真的很多,这是我没有钱的一大理由。
也因为钱的原因,家是彻底散了。父亲与弟弟起了很大的争执,差点要脱离父子关系。弟弟给了许多钱回家,最后被骂得那么狠,女朋友也因为这个关系而分手,内心是心灰意懒,常常不愿意回家去了。
大妹家离得近,常常下去帮忙。或许人穷时,什么都觉得不好,父亲又与她吵了起来,她是边哭边帮忙在家收拾,内心是很委屈,也不想去家里了。
母亲常跟我说:“家里如今这个样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熬过去,你不要多操心,自己顾好自己吧!我们还是可以生活下去的!”
每次与母亲聊,我就很心酸好长一阵。以前以为没有原生家庭的影响,后来发现全是原生家庭的影响。有时候聊着聊着,我竟然哭了,她也哭,我受不了看不到头的苦,她看不了我们这些人受苦~
为了还债,父亲把房子拿去抵押了。母亲看着却尤为平静,一切都没有了,山场,各种生意,如今房子也没有了。家已经不算是家,还可以怎样呢?一切又得重头开始。
我没有与父亲聊,我帮不了家里什么。与母亲聊了许多。如今他们又回到了老家,回那最初的地方,不知道如今是否还能够拼搏出去。
母亲跟我说:“心怀希望,一切都会好的,以前那么穷都走不出去了,现在大家都长大了,别慌,总能走出去~”
我在偷偷抹眼泪,替母亲不值。不知道母亲还要吃多少的苦,不知道还能够顶多久,想起就觉得很累,很迷茫。想来,她以前经历过的苦,以为我们长大就好了,如今却是经历更难的苦呢。
过年时,我没有回家,不敢去看期待着的母亲,看不了那份糟糕的生活。也不敢回到最初之地,过往一幕幕,好像很甜,又好像很酸。眼前多的是灰暗,想要那份阳光~
一个家多少不易,想母亲受的苦,想来,还要继续承受~
我很想把一个家庭写好,写得没有痛苦一些。想把母亲描绘得完美些,但是我做不到,原来亲近之人是那么难以描绘,那么难去言说。想起过往的一幕幕,我突然不敢去想象,害怕许多许多。
想到母亲的期盼,觉得又多了几分阳光照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