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书籍《品牌洗脑》
在多年的营销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发现有一个事实是正确的:亚洲人是全世界最容易被洗脑的。
在亚洲国家,一个男人拥有五六块昂贵的瑞士手表,或者一个女人省吃俭用就为了买一双普拉达的鞋子,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亚洲,甚至比美国更甚,人们会通过着装评判一个人。但是真正有趣的是,在那里,品牌偏好是有社会传染性的。大多数亚洲女性拿路易·威登的手袋不是因为她们迷恋这个品牌。正如一个专家所解释的那样:“‘适应’的能力和需求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亚洲是集体主义的社会,群体身份比较重要。所以在日本,如果办公室里有个女员工拿路易·威登的手袋,这就意味着要去‘适应’,而其他人也会做同样的事。”
路易·威登巧妙地利用亚洲文化中的从众心理,迎合了78%日本女性“在巴黎结婚”的梦想。他们是怎么做的?在营销、广告和店铺中突出“法国性”。
首先,在日本(比其他地方更甚),店铺设计的灵感都和法国有关——迷人、旧式的巴黎街景以及法国地标,比如埃菲尔铁塔或凯旋门的图画。日本店铺的经理通常是法国出生的(他们的口音通常比莫里斯·雪佛莱还标准),而店里出售的手提箱或行李箱,上面挂着法语名字的名牌,而且被刻意地摆放在旗舰店的大堂(店铺甚至还为最佳顾客提供法国酿的酩悦香槟)。路易·威登产品目录里的照片也以巴黎风格为背景,日本店铺甚至都从不请日本模特,模特们都有明显的“法国形象”,要么有“法国脸”要么有“法国味儿”。无论你在哪个国家上网,当你打开路易·威登的主页,你就会立即被询问是否要用法语浏览网页——即使从全球来看,法国消费者也只占了路易·威登产品销售额的一小部分。
(事实上,法国的精英阶层大都不喜欢这个品牌)。最后,即使路易·威登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在印度制造的,它送往日本市场的产品也继续在法国生产,只是为了保持“法国”形象。)
从我旅行的所见所闻来看,我可以说在那些经济新近崛起的地方——比如中国和俄罗斯,你会发现他们对品牌迷恋的程度最深。
我认为这也是源于不安全感和对“适应”的渴望。长期以来,中国和前苏联在全球经济中处于劣势——很多居民感觉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不接受或不尊重他们。
所以他们通过购买品牌来过度补偿自己国家缺失的自尊——名声越大、越引人注目、越是放肆的昂贵,越好。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在一次会议上,一个俄罗斯男人给我讲的故事。他回忆起第一次他取得去美国的特殊许可时的情景。在转机的都柏林机场,他冲进一个小店,用他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罐可口可乐。但是拉环坏了,他打不开罐子。当他试图在顶上打一个孔时,整个饮料罐爆炸了,但他毫不在乎。他不在乎能不能喝到可乐,重点在于,他买了一罐原装的可口可乐,而对于他来说,可乐就象征着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