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让我更加理解「流水线」存在的目的,即:释放组织中每个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流水线」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意义,它的前提是:流水线的搭建要符合所生产产品的原理和规律。这一门课学习的是:如何搭建「创意」生产流水线,是为了使「创意产品」标准化。
因此,在搭建『创意生产』流水线的时候,首先要界定的是「创意产品」的定义,明白了「创意产品」存在的目的、发生效用的机制和原理;其次,要在「创意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动作显形』将创意生产过程中的流程、环节、动作等细节可视化,才能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生产线。
在学习这门课以及跟实际工作进行对比的过程,我明白了搭建流水线这件事的难度是远远高于目前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难度在于,首先要对生产产品存在的目的、发生效用的原理和机制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其次要有搭建流水线提升组织效率的决心和意志力。
也就是说,大家其实清楚效率不高,并且默认效率不高是正常的,首先这种默认是很诡异的,因为它是一种接受现状的状态,并不是质疑现状的状态。这也就是阻碍改进和升级生产方式头脑层面的禁锢。我突然明白,两种生产方式的背后反应的也是两个思想层面,不理解其实是维度的问题。其次,大家接受“从来如此就对”的现状,而不去质疑的时候,永远都不会基于提升组织效率的层面看待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不认为生产问题跟组织生产方式落后有关,只会停留在个人层面,也就是质疑人的能力和效率。
华楠老师课上讲道:“流水线从1913年到今天这一百多年来,它其实是在不断地释放人的创造力,不断地释放人的生产力,让我们单位时间的劳动产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物质财富。我们看到在工业革命之前,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吃不饱的。我记得有一本书里讲过,90%的人处于贫困线下,就是因为生产力极度低下。但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吃不饱穿不暖,已经是人类当中的极少数,所以人们才有时间精力去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所以我认为,流水线是释放生产力、释放创造力的。”
这里让我想到,从狩猎时代原始人每天活着就是为了外出打猎获得满足活下去的生存需要;到农耕时代,通过耕种提供稳定的粮食作物满足生存需要;再到工业化时代,开始流水线批量化地生产产品的时候,大多数人活着其实不太会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并且因为批量化生产效率很高,人的基本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满足的成本也越来越低。比如,原始人为了填饱肚子在外跑一整天,才能获得些食物,还有可能挨饿;农耕时代,想吃个馒头,还需要种小麦,等小麦成熟,一步步地加工,才能吃上馒头。现在,楼下便利店就有。除了在极端环境下,出到哪都有饭吃,也就是说填饱肚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变低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这些需求满足了之后,是要追求更高层面的需求的满足的。同时,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也给人提供了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条件,比如基本需求能够很便捷地得到满足,人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更高层面需求的满足和实现,发挥自身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但现实情况并不是如此,因为人还是被困在了满足基本需求的状态中。比如,人不满足于吃馒头活下去,而是要吃更好吃、更新奇、更刺激味蕾的食物,这些食物所需要的成本也就更高,这也就意味着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劳动去交换满足更高成本的生存需求。这里让我明白,生产方式的改进本质上给人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去发挥创造力,但人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欲望的膨胀,生存所需要的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多。两者抵消掉了。
华楠老师讲道:“创意流水线的本质在于什么呢?在于我们对创意进行了标准化的定义,创意发生的场合、发生作用的场所是媒介沟通和大众传播。在媒介沟通和大众传播这两个场景当中,我们要去找人类行为的发生机制。人类行为发生的机制它是不变的,它不是说今天是这个样子,明天是那样的,或者在你们那是这样的,在我们这儿是另外一个样。都不是,它都是一样的。几万年来人类行为在媒介沟通、大众传播这两个领域里面,机制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过。由于人类行为的这些机制永远不变,规律永远不变,那我的应对就永远不变。”
这段解读让我明白,对于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这个物种而言,人的基本需求、人行为的发生机制其实永远都不会改变,之所以不会改变是因为这就是「母体」对『人』这个地球上的物种角色的剧本设定,每个人都要经历一遍生老病死,产品只是经历人生这个剧本的不同阶段的道具,生产方式再怎么迭代升级,生产出的产品的本质都是为了满足「母体行为」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