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中比较流行各种关于家庭作业的吐槽,但其实协助低年级孩子完成作业,这是帮助孩子掌握学习能力,建立乐观的学习心态的非常好的机会。 孩子毕竟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不仅不会各种知识点,更欠缺的还有学习能力,认知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在学校课堂上,老师是1位老师负责多位孩子,老师教给孩子的主要是知识点的学习,然而孩子对学习能力的构建、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学习中遇到困难应具备的积极情绪和解决困难的小技巧等等,这些能力的掌握是需要我们家长在辅助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具体实践,潜移默化教给孩子的。重点是:家长辅导低年级小朋友写作业的时候,使力的方向应放在帮助孩子培养学习能力,建立乐观学习心态的方向上,而不是简单重复课堂上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对学校的教育进行互补,培养出一点就透、一学就懂、一教就会的孩子。孩子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也会相对轻松,具有挑战困难的韧劲儿。
那么在辅助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哪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认知呢?
一、在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及时把握住孩子学习中释放出的情绪,帮助孩子科学的认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家长跟孩子的关系,比老师跟孩子的关系更亲近,因此在写作业遇到挑战的时候,潜意识中更容易释放自己的情绪,放纵自己的行为。而往往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家长比较窝火的时候,在家长看来,明明那么简单的题目可就是翻来覆去做不好,明明一下就能完成的事情,非要拖半天动不了笔,所以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情景。但请家长朋友们此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实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释放的情绪,是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的非常好的时机。比如,有的孩子在经过新鲜期后,写作业会出现各种拖拉,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不停的催促孩子、训斥孩子,结果孩子反而更像乌龟一样,缩在壳里,越催越慢、越训斥越慢,于是,家长更加烦躁,仍不住“洪荒之力”就要爆发,陷入一个不好的循环。 但其实这时孩子的内心并不是不爱学习,反而有可能是因为太想学好了,总是达不到心目中的标准,才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适当降低标准要求,告诉她,小孩子刚开始学,做不好是很正常的情况,比起因为担心作业写不好而不写的情况,坚持把作业写完才是更重要的事。
一年级的小朋友写作业时,常常会出现行为能力跟不上心中设定标准的现象,比如写字的时候、还有拼写日记的时候,这时他们往往比较容易纠结于细节问题,而急躁、气馁,容易放弃。因此帮助孩子建立起学习循序渐进、孰能生巧的过程感和整体观非常重要,要让孩子学会不被暂时性的困难卡住,有时候跳出一颗树木,才能见整片森林。这样学习的孩子才会在学习中更具有耐性,更乐观,更容易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二、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要帮助孩子学会区分哪些是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还没有掌握、不会的知识点,要帮助孩子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非黑及白,遇到困难、挫折很容易全盘否定。比如,在对刚接触拼音的孩子来说,各种知识点铺面而来,有时一张题单中即使只有一、两个音节拼不出来,但当消极情绪较重时,也会认为整张题单中的拼音自己全都学不会,会认为自己比别人笨一些,从而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骤减。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帮助孩子把会的拼音一个一个的去掉,然后让孩子看看不会的拼音究竟是哪些,告诉孩子其实她已经学会的拼音比还没有学会的拼音多得多,然后再针对性的对不会的拼音稍微学习一下,这样孩子很快就能记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体会到战胜困难的喜悦。
其实孩子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因为分不清楚,所以有时候在我们家长看来非常渺小的知识难点,在孩子心里面却似巨人般不可逾越。家长的适当帮助,会让孩子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喜悦,从而构建起对学习的信心和挑战困难的斗志。而当孩子真正学会区分哪些是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哪些是还没有掌握、不会的知识点的时候就是孩子已经学会系统分析,独立学习的时候。在遇到困难时,才能不被困难这个看似庞大的巨人吓到,并学会将困难化大为小,逐一攻破,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建立起挑战困难的勇气,寻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这样学习的孩子才会在学习中充满韧劲儿,越挫越勇。
三、在辅助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相信孩子,帮助孩子建立交流提问的能力。学习不是一个单向的信息接收的过程,而是需要不断地反馈和提问,就像打乒乓球那样,要不断发球和接球。而这个类似发球和接球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跟老师、跟家长、跟同学、甚至跟自己就学习话题进行交流思考的过程。所以,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不要代表知识的权威,要试着跟孩子平等的对话,甚至有的时候孩子甚至是家长的老师。因为孩子的知识是在课堂上新学的,是现学现卖,而我们家长只是在记忆中回顾,何况有的教学大纲的已经修改,有些说法名称也发生了变化。当家长和孩子在理解上发生分歧,家长不太肯定时,可以试着让孩子记住这些问题,然后去请教老师。
我们家长只能进行暂时的辅导,而等到孩子上高年级之后是要向老师学习的,所以让孩子养成有问题请教老师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中,我们有的家长会拿老师来吓唬约束孩子,就像用警察来吓唬约束孩子一样,但其实老师和警察一样,都是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帮助的对象,所以家长在平时的说话行为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信任亲近关系,而不是用老师来吓唬孩子,让孩子产生害怕老师的感觉。
综上,至少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辅导作业时,我们家长做的不是仅仅帮孩子读题、催促作业进度、重复课堂的知识点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学习心态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方面面。所以请珍惜给低年级孩子辅导作业的机会。
当然每家的孩子性格不同,出现的问题也各不同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在细心观察引导,跟孩子分享家长的成长经历,这样才能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请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多花一些心思,并多给一些时间。然后,剩下的,就让我们在时间的浸润中,静待孩子成长、花开。